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3
/ 2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杨旭

东胜区第四小学分校罕台润泽小学,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摘要】素质教育下,小学美术课堂核心素养渗透能力也逐渐增强,如何做好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是当前小学美术教师亟待思考的一个问题,下面论文就对此展开探讨。

Abstract: Under the quality education, the infiltration ability of core literacy in primary school art classroom is also gradually enhanced. How to do a good job in primary school art classroom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is an urgent problem that current primary school art teachers need to think about. The following paper explores this.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美术课堂

Keywords: core literacy; primary school art; classroom teaching; art classroom

1 引言

小学生正处于思想启蒙的关键时期,而美术教学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学生的想象能力,并逐渐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该立足于小学生的基本年龄和心理特点,尽可能的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逐渐感受到美术的魅力所在,进而促进学生自身审美能力的发展,发挥出核心素养的真正作用。

2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特点

所谓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为了实现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实践所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品格和能力。通过对于小学美术教学中核心素养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具备以下特点。第一,综合性。小学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可分为五个方面进行阐述,这五项能力看似相互独立,实际上彼此相依,是小学生知识水平、思维能力、文化修养、情感态度、学习能力、探索精神等诸多品质的综合体现,显示了小学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性特点。因此,教师应该加强教学研究,优化教学设计,使美术课堂作为有效载体,全面促进小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协调发展。第二,阶段性。在不同的教学阶段,由于小学生的知识积累、认知能力、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等不断变化,核心素养具体的内涵也不尽相同,呈现阶段性发展的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不同特点,合理设立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第三,终身性。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体现,是伴随学生一生的个人品格和思维模式,具备终身性的特点。因此,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美术教学,应该具有前瞻性的特点,不仅关注学生当前的学习,还应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3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

3.1 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事物的认知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小学美术教学直接影响着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高质量的美术教学应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使他们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可见,美术学习是小学生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想要表达自己的心理,有效引导学生利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激发他们的美术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参与手工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例如,小学美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了解美术手工课中常常用到的工具材料,如尺子、彩纸、剪刀、橡皮泥、双面胶、透明胶、彩笔、裁纸刀等,然后可以给学生展示使用这些工具材料制作出来的各种漂亮的手工制品。学生了解了这些工具材料之后自然会产生使用它们制作物品的想法,看到既有创意,又美观的手工制品,他们就会对美术手工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美术手工制作活动[1]

3.2 微课传授,掌握专业技法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考虑到美术作品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掌握专业的技法,教师就应该借助有效的教学手段来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美术知识。从当前的诸多教学手段来看,微课的应用越来越频繁,这种依托于信息技术的碎片化的教学形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重难点,更适合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并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学生技法的提高。与此同时,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所起到的辅助作用,能够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强课堂的交互性,拓展课内外知识,从而使学生更高效地掌握专业技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微课为学生创设情境、传授新知,激发学生的绘画创造灵感,使学生融入到意蕴丰富的美术作品之中并与之共鸣。微课以资源容量小、主题突出、针对性强等特点受到了当代诸多教师的认可和青睐,尤其在美术教学中更能发挥出其优势。以浙人美版二上“动物造型饼干”的教学过程为例,我先跟学生交流,了解到他们所吃到过的动物造型的饼干以及各自喜欢的动物,他们大多数没参与动手过,有可能无法根据动物特点创作出其他更多可爱的动物形象。因此,为了使学生能够认识不同造型的小动物,掌握动物饼干造型的基本特点,在课堂上以微课的形式先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动物进行观察,并全面地了解动物的各种憨态。接着播放事先为学生录制了用一些彩泥制作动物的小视频。看完微课之后,要求学生将提前准备好的彩泥或者橡皮泥、塑料刀、牙签等材料拿了出来,随后便利用微课中讲解示范步骤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制作了一些有趣的造型“饼干”,从而使学生在充分了解动物特征的基础上培养了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2]

3.3 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

识图能力是一项最基础的美术技能,也是学生学好美术、形成核心素养的一项重要能力。由于美术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学生的思维要求比较高,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十分吃力。美术老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创设有效的美术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走入情境之中进行充分的感受,加强学生对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的吸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美术老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身心发展规律、性格爱好等,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和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以此提升学生的识图能力。例如,在教学“魔幻的颜色”相关内容的时候,围绕该内容的教学目标,即引导学生认识并运用三间色和三原色,掌握基本的色彩知识并对相关的调色进行练习。按照学习能力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将一些基本的生活图像分别发放给每个小组,让每组学生相互讨论交流,从图片中寻找出其包含的色彩,从而引导学生充分感受色彩带来的魅力。在此基础上,再给每个学生一张空白的图片,让学生利用三间色和三原色进行上色练习。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还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轻缓的音乐,让学生在这样宽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创作,享受绘画所带来的乐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基本的识图能力,还能扩充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3.4 传统文化在美术校本课程中的渗透

中国传统文化已逐渐渗透在美术校本课程中,以小学开发的《青花韵》校本课程为例。为了更好地在校本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营造校园传统艺术文化氛围,学校设置有青花盘、青花葫芦画、青花瓶、青花扇等校本系列课程。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渗透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不仅能促进学生对文化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品味。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创作了大量的青花系列作品,题材和内容比较丰富,在绘画之余也品味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学生的美术作品不仅能美化环境,在市、区级比赛中也能取得较好的成绩。校本课程的实施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也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期间,学校都会举行校园艺术节,届时将会展出大量的学生作品,孩子们看到他们亲手创作的作品,更能增强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3]

3.5 自主创作,提升核心素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推进,我们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以及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美术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作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当然,要想使小学生产生自主创作的兴趣,教师就应该借助相应的美术作品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理解美术作品的基础上主动去进行美术创造。考虑到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较少且无法长时间的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所以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细心观察周围的环境与生活,并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使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提升自主创作的热情和动力,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美术教学活动应该如何实施,是一个有待深入分析和探讨的问题。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还要继续思考和探索高效的美术课堂的创建模式,形成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美术教学的新思路与新格局,推动现代化小学美术教育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殷丽君.浅谈核心素养本位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8(20).

[2]郑明娜.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8(29).

[3]冯皓.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美术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