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肝病病区应急改造的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8
/ 2

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肝病病区应急改造的体会

鲍殿云、刘雅静、杨晓、程丹丹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北京 100039

【摘要】文章从肝病病区改造为烈性传染病隔离病区的改造原则、平面功能布置、工作路径等方面对肝病病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按区域放置和穿脱防护用品,最大限度的节约防护物资,减少浪费,缓解现下物资紧缺,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希望通过这次的改造,为其他医院改造隔离病区提供参考、借鉴、帮助。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型冠状病毒;应急改造;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至2019年12月在武汉被发现,发病急,传播广,病情重。各级医院是新冠疫情防控的前线,大家缺乏经验,防护物资混乱。我院做为全军唯一一所传染病专科医院,此次疫情定点收治医院,大量收治新冠病毒感染或疑似患者,我院一号病房楼四层虽有标准的负压病房,已收治确诊新冠肺炎患者,但仍不能满足此次收容任务,在此紧急状态下,我院以最快的速度抽调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将一号楼全部改造为收容新冠肺炎或疑似新冠肺炎病人的隔离病区,组建新隔离病区,一层至三层用于收治疑似患者。我科室于2020年1月25日下午接到任务,经过24小时应急准备后开始收治疑似患者。现将病区改造及工作流程介绍如下。

1、病房改造

1.1病房改造原则:严格遵照烈性传染病的医疗特点,对医务人员的“进入”、“工作治疗”、“回路”和患者的“住院”、“出院”等部,按“三区两线”进行分区改造。病房床间距>1.1米,单间隔离,所有墙体及门窗均须密闭,内走廊门窗内外予透明胶布封闭,关闭空调系统,避免各区空气流通;我院有专用污水处理系统。进行隔断的部位为外走廊第四缓冲间与库房、外走廊护士站与第三缓冲间、内走廊绿色与黄色分界处、内走廊潜在污染区与污染区。见下图1。

1 病区平面图(加粗线为隔断)

外走廊

外走廊

病房

病房

病房

病房

病房

病房

第二缓冲间

库房

第四缓冲间

第一缓冲间

女更衣间

男更衣间

标本放置处 电梯

内走廊

内走廊

内走廊

病房

病房

病房

病房

病房

病房

第三缓冲间

护士站

医生办公室

值班室

库房

外走廊

污染区

潜在污染区

清洁区

1.2分区:根据传染病污染程度分为:清洁区(更衣间、医务人员办公及休息区)、潜在污染区(医务人员工作区)、污染区(患者治疗区)。

1.3医务人员的工作路径为:

清洁区(更衣间:流动水洗手、穿二道防线、换拖鞋、戴一次性帽子、医用防护口罩)→

第一缓冲间(穿分体工作服、戴内层绿色手套、换工作鞋)→潜在污染区(着分体工作服)→

第二缓冲间(穿连体防护服、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屏、戴乳白色外层手套、穿靴套)→外走廊→污染区(治疗)→

第三缓冲间(手卫生、脱外层手套、手卫生、摘护目镜或防护面屏、手卫生、脱靴套、手卫生、脱连体防护服、手卫生)→潜在污染区(工作区)→

第四缓冲间(手卫生、摘内层手套、手卫生、换拖鞋、手卫生、脱分体工作服、手卫生、摘口罩、帽子、手卫生)→清洁区(更衣间淋浴消毒更衣)→离开病区。

1.4医患分流

医务人员由病区右侧入口进入洁净区,更衣后穿分体工作服进入潜在污染区,由第二缓冲间经外走廊进入病房,治疗结束后不经原路返回,而是经外走廊进入第三缓冲间回到潜在污染区,再经过淋浴更衣离开病区。患者入口在病区左侧,经发热门诊诊断后,由专用通道进入“医学观察室”或“确诊病房”,穿病号服,患者衣物专门消毒。

1.5入出院分流

患者排除疑似或痊愈后,沐浴更换已消毒的衣服,戴鞋套、双层口罩由护士陪同由出院口和出院通路出院,与入院口和入院通路分离,避免再次感染。

2按各区功能准备物品

2.1清洁区

更衣间:二道防线、拖鞋、一次性帽子、医用防护口罩、手消液、污物桶(双层黄色垃圾袋)

2.2潜在污染区

第一缓冲间:分体工作服、手套、工作鞋、手消液、污物桶

第二缓冲间:连体防护服、护目镜、防护面屏、手套、靴套、手消液、污物桶(双层黄色垃圾袋)

第三缓冲间:护目镜浸泡箱(1:2000含氯消毒液)、手消液、污物桶(双层黄色垃圾袋)

2.3污染区:患者生活用品、治疗车、手消液、污物桶(双层黄色垃圾袋)

3.体会

以上为此次我科临时改造隔离病区的基本情况,按区域放置和穿脱防护用品,医务人员在潜在污染区可不穿连体防护服,最大限度的节约防护物资,减少浪费,缓解现下物资紧缺,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在更衣间戴一次性帽子及医用防护口罩,程序前移,以保证更好的保护医务人员,预防感染。希望通过这次的改造,为其他医院改造隔离病区提供参考、借鉴、帮助。

通讯作者:刘雅静(1993.02--),护理本科,护师,

电话:13611312821,E-mai:6311058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