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城市双修”在缓解和改善西安市雾霾创建可持续的城市景观体系的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0
/ 2

浅论“城市双修”在缓解和改善西安市雾霾创建可持续的城市景观体系的措施

苏可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55

一、什么是“城市双修”

“城市双修”是指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其中,生态修复,旨在有计划、有步骤地修复被破坏的山体、河流、植被,重点是通过一系列手段恢复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城市修补,重在不断改善城市公共服务质量,改进市政基础设施条件,解决老城区环境品质下降、发掘和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和社会网络,使城市功能体系及其承载的空间场所得到全面系统的修复、弥补和完善。

二、“城市双修”在城市建设中的意义

“城市双修”是治理“城市病”、保障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途径,是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城市发展方式转型的必然要求,要将粗放扩张性的规划转变为提高城市内涵质量的规划,其意义在于促进城市与自然有机融合,尊重自然,改善人居环境和城市功能,不断优化环境,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

三、南方城市雾霾较少的原因和西安市雾霾产生的原因

1.南方城市因为工业较为发达,其实比北方城市产生更多的雾霾,但是南方城市雾霾天很少,原因大略有以下几种:

(1)南方城市临近大海,海风频繁,可以驱散雾霾。

(2)南方城市植被容易生长,面积较大,可以阻止雾霾的飘散。

(3)南方城市降水多、降雨量大,可以冲刷雾霾。

(4)南方城市有众多分散的水域,可以吸收雾霾。

(5)南方城市河流、湖泊较多,城市规划需要避开这些水域,所以城区无形中被打散分片无法集中建设,这样的地理条件反而利于风的穿行对雾霾的驱离。

如果想要解决西安市雾霾难题,首先需要从西安市雾霾产生的原因入手。

(1)特殊的地形和风向。西安市整个地表形态大致可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北部渭河平原、南部秦岭山脉,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海拔高度差居全国各城市之首,地形犹如一个“大簸箕”

西安市常年吹的是东北风,而其东北部上风头是能源及工业大省山西、河南、河北。众所周知,这三个省份是全国污染大省;而秦岭挡住了南来北往的气流,东北风将上风头产生的污染物源源不断地“扫”进“簸箕”,积聚在西安市的上空。西安市全年静风率35%,冬季达45%,导致污染物不易扩散,冬春季还容易产生空气逆温,处于逆温中的空气污染物、烟、尘、雾等不能上下对流,像一层厚厚的被子盖在西安市的上空,将近地面层大气污染物捂住,越积越多。独特的地形、地貌使西安市具有有别于国内其他城市的空气污染特点。

(2)工业布局的不合理,带来雾霾污染。

工业区布局不合理,西安市的工业生产还是以煤炭为主,因煤炭燃烧产生和东北风吹来的二氧化硫、烟尘等长期笼罩在市区上空。

(3)西安市人口的迅速扩容、工业的迅速发展带来能源和物资的消耗的污染。

西安市人口的迅速扩容和工业的迅速发展带来能源和物资的消耗的污染,特别是秋冬供暖季节更为甚之。高楼大厦和道路也意味着对煤电、燃油等永不停止的巨大消耗,只要城市“增高增肥”之路不停歇,城市能源的消耗只会越来越高。西安市每天百万机动车喷出的污染物以万吨计。再有西安市是国家公路、铁路、航空和通讯电缆的枢纽,仅咸阳国际机场一天航班的排放量相当于几十万辆汽车。

(4)还有由于城市河流、湖泊数量少,降水次数少、降雨量小,植被差。本身化解雾霾的功能差,城市布局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少,城区很容易连为一体,形成集中的雾霾。

四、如何从技术层面阐释如何通过“城市双修”来缓解和改善西安市的雾霾状况,创建可持续的城市景观体系

理清了西安市雾霾产生的原因,便可对症下药。在“城市双修”的过程中,统一综合考虑,将城市景观揉进对雾霾的治理之中,因条件所限,本文仅第1条、第4条展开讨论。

1)建设“城市风道”,借用大风之力,吹散雾霾。

“城市风道”就是在城市规划中引入气候因素,让大区域的气流顺利通过城市建成区而不受阻,充分利用既有自然风,加速城区内部与生态绿地的大气循环、城乡之间日常的低空大气循环流动,提高空气自净能力,消除雾霾的积累的条件。这一点,德国斯图加特“通风廊道”构建已经有了成熟的经验。

建议西安市可采取“风道+景区”、“风道+道路”等的建设模式,如秦岭峪道风、河湖水系风、各大道路主干道等,将东北、西南盛行风和秦岭上、下山风新鲜空气顺着“风道”不断输入城市,有助于缓解西安市夏季高温,削减雾霾的影响,也能吹散城市上空的空气污染物。

2)建设“生态走廊”,增加城市水域面积,绿地面积,湿地面积,减少硬化地面面积。

南方城市的雾霾状况之所以好于北方内陆城市,与其拥有众多的水域、丰富的植被资源是分不开的。

水是治理雾霾的杀手锏之一。众多水面不仅为自然降雨、人工降雨创造了条件,西安市自古有“八水绕长安”之说,是应该花些功夫修复了。

森林能够清除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物;在降低PM2.5浓度方面,园林植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植物的叶表面积一般是植物本身占地面积的20倍以上,能很好地起到吸收、阻滞和过滤灰尘的作用。树冠还能降低风速,拦截颗粒物。据测算,一块500平方米的绿地一年可吸收5吨到10吨的灰尘,作用相当惊人。乔木、灌木、草坪相结合的复层绿地,每年的滞尘量是单一片林的1.52倍,是灌木林的6.9倍,是草坪和地被的39倍。对于西安市的“后花园”——秦岭的植被恢复和保护,已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湿地是地球之肾,它能够净化污水,调节区域内的小气候。湿地通过蒸腾作用能够产生大量水蒸气,不仅可以提高周围地区空气湿度,还可诱发降雨,增加地表和地下水资源。

3)科学规划楼宇群的分布,降低高度和密度,合理走向。

西安市的道路和楼房大多正南正北。楼房坐北朝南,“棋盘”式的格局,道路整齐划一,显然与西安市冬春季的风向没有形成平行线。

建议今后新的规划,可以适度打破道路和建筑“正南正北”的传统理念,考虑设置小景观、南北绿化带或低矮楼宇区,增加风道,提高对雾霾的化解能力和驱散能力。

4)完善治理雾霾省内、省外联动机制,改善工业布局。

一是山西、河南、河北三个省份污染的治理,但联动机制运行的不是很好。

二是实施关中城市群联动治霾。根据西安市冬春季的主导风向,就西安市而言,其西北方、东北方和东南方(高陵渭北工业区、蓝田开发区)都应减少兴建工厂企业,少建高层建筑,这样有才利于风的通行,有助于减弱西安市的雾霾。

总之,西安市的雾霾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多管齐下。采用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通过城市双修,积极提升并重视城市景观建设,将会对缓解和改善西安市的雾霾状况有很大帮助。

作者简介:苏可煜,1998年1月出生,现22岁,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本科就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