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在国内的发展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5
/ 3

智慧教育在国内的发展影响研究

孙晓航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昆明 650100

摘要:研究智慧教育的含义,以及智慧教育对学生学习生活带来的价值,从把握智慧真实含义出发,深入探讨智慧教育的实践性、个体性、内隐性、动态性以及高效性等基本特征,挖掘智慧教育对学生学习思维、教师教学方式以及市场发展的价值,对促进教育发展具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智慧教育;发展;影响研究

以智慧教育引领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发展从而带动教育教学创新发展已成为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在新一代技术的支持下,布满技术“神经”的世界将变得更小、更平、更开放、更智能。当“智慧地球”思想冲击到不同领域时新的思想随之迸发,如出现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电网等。当这一技术与文化相互交织的浪潮涌向教育领域时,智慧教育便应运而生。智慧教育的真谛就是通过构建技术融合的学习环境让教师能够施展高效的教学方法让学习者能够获得适宜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和美好的发展体验使其由不能变为可能由小能变为大能从而培养具有良好的价值取向、较强的行动能力、较好的思维品质、较深的创造潜能的人才。

.国内智慧城市体系中的智慧教育

浙江省宁波市在 2012 年就开始进行智慧教育建设,并在 2014 年成为“宁波市智慧城市”重点智慧应用体系建设的四大工程之一。 截至目前,宁波的智慧教育已建成了一个门户 (宁波智慧教育门户网站)、三大平台(智慧教育学习平台、智慧教育云平台、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五大体系(常态运营维护体系、资源供给交易体系、基础数据共享体系、多元经费保障体系、政府合作推进体系)。上海市在 2014 年印发的《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14-2016)》中,“智慧教育”被列为重点专项, 主要是推进建设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支撑系统、建设大规模智慧学习平台、建设上海教育资源中心、建设上海教育数据中心、建设智慧校园和建设网络服务平台。江苏省在 2015 年印发的《关于推进智慧教育的实施意见》中,提出通过重点实施智慧教育环境提升工程、智慧教育资源共享工程、智慧教育应用融合工程(智慧教学、智慧管理和智慧决策)和智慧教育人才培养工程, 到 2016 年基本建成智慧教育环境,能够实施智慧教学和智慧管理,培养一大批适应“互联网+”和智能化信息生态环境、具有较高思维品质和较强实践创造能力的智慧教育人才。

.国内智慧教育的新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并把“办好网络教育”写入其中,这标志着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入了新时代,即教育信息化 2.0 时代。 与过去传统信息技术推动的教育信息化 1.0 不同,教育信息化 2.0 是由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 AI)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来创新推动。 为推进教育信息化 2.0 的发展,培育教育的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教育部在 2018 年 4 月发布了《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为《行动计划》),这也是继 2016 年 6 月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之后,教育部时隔两年再次发布教育信息化整体规划性文件。 这说明教育信息化在2.0 阶段,不再仅仅是“可做或不可做”和“可多做或可少做”的选择,而是更加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意义, 已成为推动我国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是实现“教育现代化 2035”的主要引擎。

从《行动计划》来看,“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是其中一大亮点。 “智慧教育”这一名词不仅首次出现在国家层面的规划文件中出现, 更是被列为推动教育信息化 2.0 发展的“八大行动”之一。 可见,智慧教育将不再仅限于 1.0 阶段少数发达省市层面的初步探索,而是将在全国范围进行推广施行。更值得关注的是,1.0 阶段的智慧教育是由 Web 2.0 等传统信息技术所支持,而 2.0 阶段发展的智慧教育是由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所推动。这也说明:智慧教育在发展形态和人才发展目标上,都将由网络化和信息化全面转向智能化和智慧化,即从智慧教育 1.0迈向智慧教育 2.0,也可称之人工智能时代的智能教育。发展智慧教育 2.0 或智能教育,一方面,反映了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渐成熟,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的智慧型人才已经刻不容缓;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亟需重构人工智能时代的的智慧教育新生态, 以全面推动实现。

.智慧教育的发展价值

(一)智慧教育对于学生学习思维的价值

谈及智慧教育,首先考虑到一个充满智慧的智者是什么样子,然后思考如何培养出一个智者。智慧这个词语不是科学术语,它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中任何一个小的细节都可能是智慧思维的体现,所以可以借助生活中的体验和个人感悟加深对智慧教育的理解。如说某个人充满智慧,首先在通常意义上意味着这个人很聪明,头脑里可以想出常人所不能及的策略办法。其次,一个拥有智慧的人,他的思维就会潜移默化地运用在人类理想的价值行动之中。即一个人无论怎么聪明,如果他从事一件不符合道德礼仪的事情,就不会视为智慧之举。因此,智慧教育是一个让人聪慧并且高尚的统一教育,而其中的思维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因素。思维是每个人大脑都具有的一项功能。换句话说,一个人只要身心健康,就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不经过思维活动的大脑只能应付日常简单的琐碎事情,一旦遇到专业化水准的工作,大脑就会应接不暇,必须经过一定的思维训练才能处理这类信息。有学者研究过,除了那些进行过特殊思维训练的人,大多数平常人的大脑思维都是一般的,只能处理日常的小事情。但这并没有贬低任何人的倾向,就像人人都会跑步,但与那些国家级跑步运动员相较而言,就不能算作会跑步;人人都会说话,但相比那些能说一嘴漂亮话的公关人员而言,也就不能算作会说话了。因此,凡事都是要针对是否经过特殊专业训练而言。进行过专业思维训练的人的大脑比平常人的大脑就会智慧很多。中国的学生从小到大仿佛都生活在学习氛围中,无穷无尽的应试教育忽视了对学生思维上的系统训练,以致一些人大学毕业甚至研究生、博士毕业后,除了一些死板的公式资料,思维上的进步很有限,处理变化性的问题上也显得不灵活变通。因此,智慧教育对于一个学生未来的思维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智慧教育对教师教学的价值

随着智慧教育的发展,“智慧教师”这个词也成为越来越多一线教师追求的目标——在当今信息社会中努力成为一名充满智慧的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智慧教师在教育情境中应具备教育机智,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心中有数地对待教学活动事件,引导学生朝着“智慧学生”的方向发展,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教会学生发现学习,而不是知识的一味灌输;将教学目标定为追求学生的发展,而不是追求成绩的标准;更多关心的是学生的成长,而不是一时的达标程度。智慧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养以及专业能力,不断地开发智慧潜力,使自身在教学实践中基于智慧教育的理念塑造自身形象,更好开展“智慧教学”,培养“智慧学生”。

(三)智慧教育的市场发展价值

教育是立国之本。近年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快速发展,从过去的数字化校园到现阶段的智慧教育,有具体数据显示,截至 2020 年,智慧教育的市场规模能够超过一万亿元,颇有市场前景。就现在的市场形势来看,基础设施建设是大多数智慧教育投资的首选,如简单的网络建设和一系列教育平台的打造。但是从长远来看,教育市场将逐渐转向高科技 IT 技术的应用,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移动互联以及物联网等,这有助于催生一些新兴的产业技术,如虚拟实验室、移动教育等应用。

.智慧教育对国内教育的影响

(一)重视师生互动

重视师生互动,在将智慧课堂应用到基础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教学工具观, 即现代教育技术在基础教学中的运用,应当避免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与主观能动性产生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重视与学生开展充足的互动,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并对学生所难以理解的内容做出详细的解答。与此同时,教师需要重视为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空间以及探讨空间,从而促使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并为学生智慧的自主建构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在将智慧课堂应用到基础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运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为教学引入环节成效的提升以及良好教学氛围的营造提供保障。在此方面,现代教育技术与基础教育的整合,能够为教学情境的创建提供良好的基础支撑,为此,教师有必要善用现代教育技术,巧妙设计教学引入问题,从而促使学生进入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当中继而有效推动教学成效的提升。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将智慧课堂应用到基础教育的过程中,具有良好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的学生,是智慧课堂中重要的构成要素,因此,教师需要重视技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过程中,一方面,教师需要重视将具有生活化特点的教学内容融入基础教育当中。选择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场景与内容融入基础教育工作中,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而且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有必要合理控制教学难度。具有过高难度的教学内容,容易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过低难度的教学内容,也很难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对学生学习需求、认知能力做出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合理把握教学难度,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路径。

(四)培养学习良好习惯

培养学习习惯,在将智慧课堂应用到基础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推动学生智慧的持续发展,为此,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不仅着眼于当前阶段教学成效的提升,而且也应当重视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智慧自主建构能力的提升,也正因为如此,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应当是教师在构建智慧课堂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具体而言,基础教育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主要包括倾听习惯、思考习惯、提问习惯、合作习惯、自主评价习惯、资料收集习惯等。在引导学生养成这些学习习惯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及时、耐心的指导,并对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进行鼓励与赞扬, 从而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玉龙,蒋家傅.智慧教育:概念特征、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01):10-13.

[3]祝智庭.智慧教育新发展:从翻转课堂到智慧课堂及智慧学习空间[J].开放教育研究,2016,22(1):18-26.

[3]刘军.智慧课堂:“互联网+”时代未来学校课堂发展新路向[J].中国电化教育,2017(7):14-19.

[4]陈伟玲,翁宁娟.对中小学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现状与需求的调查分〔J〕.中国电化教育.2014(3):76-80.

[5]杨现民.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J].中国电化教育,2014(01):29-34.

[6]张丽慧,冯文奎.我国智慧教育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1):332.

作者简介孙晓航(1995.05-),男,汉族,河南省南阳市人,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成人教育学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