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园开发佛山本土多元文化园本课程的实践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5
/ 2

浅谈我园开发佛山本土多元文化园本课程的实践探讨

卢江碧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幼儿园

摘要:在幼儿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的基础上,探究园本课程的开发是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拓宽其视野,了解当地文化的一种方式。本文以佛山本土为例,探讨园本课程与佛山本土多元文化的实践方式,创设有益于幼儿、教师、园所发展的园本课程。

关键词:佛山本土;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实践探讨

前言:

园本课程是指在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地方政策的指导下,以幼儿园发展为本,把满足幼儿的需要作为核心目标,在现实的环境中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而创建的课程。园本课程是指以幼儿园之“本”为基础的课程,是将幼儿园的实际环境以及现有的资源(包括师资力量,环境资源,活动资源等)有效利用的一门课程研究。园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引导幼儿的成长与认知,既要满足园所发展的需要,也让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更具特色。

一、园本课程开发的误区

参考许多幼儿园开发的园本课程,我们不难发现,园本课程的内容各种各样,丰富多彩。但如果认真地去探究,则会发现,很多园本课程的构建在本质上没有多大区别,甚至存在着不同幼儿园、教育机构生搬硬套、抄袭剽窃其他园本课程的现象。这样难以体现其地方特色的优势,还使园本课程的探求过程变得混乱。

许多幼儿园走进课程开发的误区,把园本课程与特色课程划等号。然而特色课程与园本课程并不相同,园本课程是指在利用其现有的环境基础、物资基础和活动基础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强调以幼儿为主体,以幼儿的个性能力发展需要为目标,结合幼儿园办学理念、发展历程,既有完整的课程框架体系,又有融合地区文化资源、符合本园园情的特色,从而达到幼儿发展、教师专业成长与园所可持续发展的共赢,才能够称之为园本课程。

二、本土多元化园本课程开发实践探索

(一)本土多元文化融于主题,凸显园本课程的核心价值

园本课程的核心价值是课程目标,是幼儿园课程开发的基础,可以说所有课程开发都是围绕课程目标,教师在组织活动过程中也必须和课程目标紧密相连。以我园的《禅.趣》佛山本土多元文化园本课程为例,如何让佛山的传统文化转变成视听说都可以体现的教育,如何将佛山本土文化和幼儿感兴趣且能够接受的内容与社会、艺术、语言、科学、健康等五大领域有机结合,让幼儿了解佛山本地文化,知道佛山与众不同的地方,从而激发幼儿热爱佛山、热爱家乡的情感,这些都是园本课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课程建构的过程中,我们首先从主题活动着手,让幼儿在参与主题活动中,潜移默化地体验、感受佛山本土多元文化。如我园定期开展的“传统文化日”、“白话日”、“民间艺术小社团”、“中国味.美食街之行花街”、“民间游戏乐传杨”、“书香迎新春”、“浓情腊八”、“传统文化进校园”等不同内容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接触、体验、了解佛山传统节庆、非遗文化、地方美食,从而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扎根发芽。

在佛山本土多元课程的开发中,教师以尊重本土文化为基础,以领域共融为前提,将佛山本土的民间艺术,饮食,粤剧、舞蹈,武术等以不同内容的主题活动向幼儿展示,从而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兴趣范围,教师再根据幼儿的年龄段和个性发展需要,逐渐划分出表演艺术、非遗制作、传统节庆、生活课程等四大版块的课程架构,让幼儿感受佛山本土文化的多样性,在不同文化形式的浸润中相互理解和学习,进一步开发园本课程的多样性,为幼儿园课程开发提供了丰富的活动资源,使园本课程变得更加有特色。

(二)本土多元文化融于区域,凸显园本课程的本土价值

园本课程的深度开发需要在幼儿园原有的基础课程中,开发有新意的园本课程,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幼儿园的办学品位。在园本课程的创设中不能拘泥于原有的教学形式,混入重复无味的教学任务,尽可能的减少消磨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可能。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学习和探索的个性活动,能够为幼儿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满足幼儿兴趣和能力发展的不同需求。区域活动打破原有的教学活动的限制,满足幼儿的兴趣个性发展的需求,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因此,把本土多元文化融于区域活动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首先打造公共区域环境。我们在幼儿园操场根据中国的24气节和各场馆创设了阳光小镇地图板块,每个气节都隐藏在幼儿园的户外以及各楼层的场馆活动室里,孩子们可以根据地图的标识,寻找24气节和不同的场馆,这样既增强了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索精神,也培养了孩子们对清明、立春、小暑、芒种、冬至等中国气节的了解。二楼和三楼的公共走廊,老师们精心创设了供孩子们共享、自由、自主的独具佛山本土文化的公共区域:公仔街、梨园小花旦、飞鸿武馆、小剪刀体验馆、七彩灯色、茶吧、创意版画等。四楼则是延续怀旧风,打造了时光隧道,如:光影星播客、阳光Mini听、小镇警务处、小镇服务中心等,孩子们在“阳光小镇”中自由交往,不断感受家乡的民俗风情,知道祖国的日新月异,丰富了幼儿知识面,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班级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场所,与幼儿一日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一种隐形课程。适宜的班级环境对幼儿具有激发性,有着不可低估的教育作用。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各班的实际出发,创设本土民间艺术特色班级环境,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一班一特色,每班一场馆”班级区域环境。如:“七彩灯色”的创设是根据佛山秋色中的灯色特点进行班级环境布置的;“创意版画”则是根据佛山木刻年画的特点进行创设等。走进各班级,就犹如走进了一个小型的展览馆和操作间,让人印象深刻。优化各活动区域的建设,为我园全面构建《禅.趣》园本课程提供了优越的资源。

本土多元文化融于园本课程,凸显园本课程的特色价值

通过多年的探索研究,我们逐渐理清了“本土文化园本活动课程”的架构,明确了我园《禅.趣》园本课程构建的思路,对于园本课程资源开发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幼儿和家长在社会实践中有了较大的收获,教师在开发佛山本土文化园本课程中对活动的设计与实践有了初步的经验和方法,提升了幼儿园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效性。

在课程整合和共融的过程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必须以孩子在认知、情感、个性、社会性等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将本土文化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合在其中,适当地以课程体系逻辑进行重整、组合,在整合课程的基础上,变革为我园独具特色的、复合型的课程体系加以实施。我们在实践推进研究的过程中,尝试梳理、归纳课程体系,思考、开发、调整课程结构。

椭圆 3椭圆 4

直线 9

直线 7

椭圆 5

直线 13直线 16

椭圆 6椭圆 11椭圆 12直线 14直线 15

椭圆 10

我园的《禅.趣》园本课程,打破了学科界限,根据《指南》中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目标,在幼儿园原有课程的基本经验上,不断总结完善,结合社区、基地、家长群体等丰富的文化资源,整合本土多元文化教育,强调孩子为主体,突出“以幼儿的发展为本”为宗旨,构建了“传承、多样、创新、发展”为目标体系,从总体目标到各课程目标,再到具体的活动目标。初步建立了《知趣》、《雅趣》、《乐趣》、《生趣》等四大板块的幼儿园课程方案,在课程目标的基础上,每个版块的活动又根据幼儿发展目标划分为不同的的活动。

佛山是中国古代四大名镇之一,是著名的艺术之乡,民间工艺历史悠久,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如“乐.趣”课程,着重点在佛山本土的传统制作,例如:剪纸、灯饰、版画、陶泥、纸雕,幼儿在各个场馆、民间艺术小社团中尝试以各种方法自我感知、体验、尝试,自觉主动地感受本土文化教育,体验佛山文化的多元,使我园的园本课程既顺应了孩子需要,又顺应了教育发展的需要。

结语:

综上所述,园本课程的开发并不是按照一成不变的模式的,而要站在当地文化与幼儿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角度上,在融入当地文化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将教学任务与幼儿兴趣很好的融合,通过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方式,带动幼儿园本课程的发展,让园本课程成为促进幼儿园发展的推手。

参考文献:

[1]宋生涛. 甘南藏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6.

[2]宋生涛. 我国民族地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开发研究[J]. 当代教育与文化,2016,v.8;No.4301:49-53.

[3]龚雪. 河北民间剪纸园本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