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实践中肢体语言沟通的运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6
/ 2

儿科护理实践中肢体语言沟通的运用分析

刘艳

山东省梁山县人民医院 ,山东 梁山 272600

摘要:现在社会中,新生儿疾病受不同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发病率逐渐增加,同时还影响了患儿的成长发育。肢体语言沟通管理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广泛应用,从而提升儿童护理方面的整体质量。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肢体语言沟通,为后续工作提供了方便,能够准确了解患儿在接受护理过程中的需求。肢体语言沟通很好的促进了医患之间和睦关系的发展,降低护患之间的冲突,使医疗机构的工作发展起来顺风顺水。

关键词:肢体语言沟通;新生儿;护理工作

1 肢体语言沟通技巧

由于患儿在生理与心理上受到限制不能准确地用语言表达出来,无法很好的进行表达交流。语言是人与人最基本的沟通方式,通过语言交流可以拉近人之间的感情,并互相建立起友谊桥梁。对新生儿进行护理的时候,需要护理人员用肢体语言给患儿沟通,患儿因无法表达出正确的语言,心理易产生抵触、悲伤等不良情绪。这个时候需要能把握住患儿的疾病信息和身心需要。要细心的观察患者与家属之间面部、肢体动作所表达的意思,助于后期工作的进展。

为了促进护患之间的信任度,肢体语言是与患儿沟通的第二语言。跟患儿进行肢体语言沟通的时候要关注其面部表情、动作姿态、眼神、距离等方面,主动跟其进行护患之间的沟通,患儿及家属之间对工作人员的认可度也会提升,从而增加了新生儿护理的水平。在患儿对于疾病治疗时,存在负面情绪。工作人员首先要仪容仪表干净利落,给人以成熟稳重、和蔼亲切的形象,进行肢体沟通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对患儿要有耐心,保持微笑,最好采用蹲位的姿势与患儿目光平视交流。合适的肢体沟通能增进护患之间情感,建立起愉快轻松的氛围。工作人员有足够的耐心,温和亲切的语气和态度,让患儿感受到工作人员的关爱,负面情绪也会得到稳定。患儿就会愿意配合接受治疗,达到护理的效果,增加了家属对工作人员及医院的信任感和认可程度。

2 新生儿护理中肢体语言的沟通应用

对患儿进行肢体语言沟通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需要新生儿工作人员不断提升肢体语言的沟通能力与技巧。降低护理过程中医患之间的冲突,更有利于护患之间的友好发展。合理运用肢体语言沟通不仅提高了患儿及其家属的认可程度、配合治疗的积极性,而且还提升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护理人员要加强自身的职业技能和涵养,使新生儿的日常护理工作更加完善。工作人员要能正确的了解患儿身心需要和疾病信息,用肢体语言沟通稳定住患儿的负面情绪,护患之间构建和谐关系,减少其沟通中的纠纷与矛盾,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良好关系的发展。

肢体语言沟通是护患之间良好沟通的桥梁,在医疗机构有效运用其沟通渠道可以营造出和谐的环境,为后期的医疗护理和治疗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了减少新生儿护理上出现沟通矛盾,工作人员要从自身肢体沟通语言上不断地提升沟通技巧,提升过程中还要保证护理的质量,通过其沟通技巧来完善与患儿及家属之间的关系。运用肢体沟通技巧来安抚患儿,稳定住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负面情绪。降低患儿因身心特点受到的不良影响,提升患儿对治疗的主动性。要积极的面对并解决在照顾患儿的过程中遇到的沟通问题,改变现状,为后面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了很有用的帮助。

3儿科护理实践中肢体语言沟通实例

工作人员应用肢体语言沟通对患儿进行护理工作,使患儿对护理人员更有亲切感,愿意配合治疗,这样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会更高。患儿刚到达医院时,陌生环境会使其产生紧张、不安、恐慌等不良的情绪,工作人员要采用肢体语言沟通来缓解这些情绪,从而使护理工作高效达成。在与患儿及家属沟通过程中,护理人员除了要服饰简洁大方,面部要微笑、目光亲切,更要态度诚恳、耐心,第一印象很重要。通过适当的运用肢体动作与患儿沟通,树立值得信赖的亲切形象。

以前新生儿患者都是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现在增加肢体语言沟通一起进行治疗。为了提升患儿对工作人员的信任感,是否积极的配合治疗工作,医疗人员会为患儿制造出良好舒适的居住环境。医护人员的管理模式和水平也在不断的完善和提升,工作人员在与患儿沟通的时候,要求护理人员表情要丰富,肢体语言要合理等。为了缩小与患儿之间的距离,安抚患儿的紧张、恐慌、不安等不良情绪。护理服务水平的提高依赖于护理人员的无私奉献,同时控制住了护理的质量。在医院,儿科的护理工作还是比较繁重的,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地改善优化。护士的管理模式采用的是分层管理,依照每个护士的专业特点以及个性特征的不同,进行合适的工作分配,使每个岗位职责都能发挥最大的优势。

笔者在医院进行肢体语言沟通的情况下,根据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患儿家属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评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不良事件次数/护理服务次数×100.0%;以询问调查的方式获取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信息,询问调查中将满意度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3个选项,统计受访者选择满意与十分满意的人数并与总受访人数进行比较。患儿家属满意度=(十分满意人数+满意人数)/总患儿家属人数×100.0%。将肢体语言沟通模式引入儿科优质护理工作中,能够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患儿家属100例随机调查中,满意度观察组十分满意 21 例,满意 28 例,护理满意度为98.0%,对照组十分满意 17 例,满意 27 例,护理满意度为 88.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

例数

十分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n(%)]

观察组

50

21

28

1

49(98.0)

对照组

50

17

27

6

44(88.0)

χ2

3.840

P

<0.05

结束语:

临床护理工作是现阶段临床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均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儿科护理工作的标准也逐渐增加。临床儿科护理工作也逐渐得到关注和重视。医院儿科的患儿年龄小,语言表达不清,不能正确的把自身想法表达出来,带着负面情绪不愿意配合治疗,无法顺利进行治疗。这个时候就要护理人员用眼神、肢体动作、表情等,把情感传达给患儿,让患儿能真切的感受到被关怀,被重视等,积极的配合治疗,提高质量的效果。肢体语言沟通与常规语言沟通的融合,有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展开,达到有效的护理效果,降低了护患之间的矛盾纠纷,护患之间更加融洽和谐。

参考文献

[1]郝颖.探究肢体语言沟通与个性化护理结合应用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2):140.

[2]龙蓉.肢体语言沟通与个性化护理用于小儿护理工作中的效果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7,4(16):3-5.

[3]刘娟,任尉华.肢体语言沟通联合个性化护理在小儿护理工作中实施的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4):179-180.

[4]孙鲁宁.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9,6(6):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