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幼儿童话剧表演的指导策略——以童话剧《三只小猪》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7
/ 2

浅谈小班幼儿童话剧表演的指导策略——以童话剧《三只小猪》为例

邵藜

宜兴市实验幼儿园

摘要

《指南》中指出:“提高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发展语言能力。”“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而童话剧正好满足了幼儿的内心需要,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抓住这个契机,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的理解表现能力有限,对角色的认知不如中大班孩子强,但是通过不断地熏陶、感受、体验和教师巧妙的引导,小班幼儿也会向我们展示出属于他们的精彩。

【关键词】

小班幼儿童话剧 活动组织策略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1]幼儿喜欢童话,喜欢丰富优美的童话世界,喜欢夸张鲜明的童话角色,喜欢奇幻生动的童话情节,从童话故事中孩子们感受到了真善美,并提高认知。《指南》中指出:“提高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发展语言能力。”“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2]而以童话故事为原型,通过夸张手段编排的童话剧正好满足了这些要求。孩子们在表演的过程中,满足了他们对童话故事的幻想和好奇心,以及表演欲,也在一次次地练习表演中变得大方、自信、善于表达。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与生俱来的天真,俏皮与可爱无疑是舞台中最大的亮点,但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的理解表现能力有限,对角色的认知不如中大班孩子强,但是通过不断地熏陶、感受、体验和教师巧妙的指导,小班幼儿也会向我们展示出属于他们的精彩。

那下面我将从:教师组织童话剧表演时应该坚持的原则和幼儿童话剧表演的指导策略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组织童话剧表演应遵循的原则

(一)幼儿为本,尊重幼儿的想法

每一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想法,在选择故事角色时,不同的幼儿对故事角色有不同的看法。比如在讨论《三只小猪》中,当问道:你最喜欢故事中的谁,大部分幼儿表示喜欢猪老三,因为最勤劳,也有的幼儿表示喜欢猪老二这个角色,因为可以吃许多好东西,但有的就说:“我喜欢大灰狼,大灰狼很坏”。现实生活中的乖小孩有时候也想在童话剧中体验一把反派的角色。面对这些不同的声音,我们不妨先倾听,以了解幼儿不同的想法,让孩子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孩子们的积极性会更高。

(二)细心观察,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小班幼儿的坚持性较差,积极性容易降低,在童话剧排练的过程中,幼儿难免会有消极的情绪,需要老师细心的观察,并对此巧妙引导。在一次《三只小猪》的排练过程中,我发现大灰狼的扮演者云朵,在被小猪们用热水泼时,表现出不愿意演的消极情绪,这时,我对她说:“你看呀,大灰狼也是这个剧中重要的角色,没有了它,这个表演就不精彩了呀!再说小朋友还是非常喜欢你的呢!”有了我的鼓励,在之后的排练中云朵再也没有因自己演的是可恶的大灰狼而脸红,相反的,她比之前更自信,大方,真把故事里那只大灰狼给演活了。

当有的幼儿在反复地排练中缺乏了兴趣而无精打采时,这时我们不妨给与幼儿一些鼓励:“我们的小演员真的很幸苦,但是当你们穿上美丽的表演服装在舞台上表演,大家都会十分佩服你们,”通过这样的方法孩子们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也让他们懂得了付出总有收获。

二、小班幼儿童话剧表演的指导策略

(一)从幼儿的角度出发,选择适合幼儿的剧本

童话剧表演的首要环节是选择合适的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否是幼儿感兴趣的,这些直接影响幼儿参与表演的积极性。对于初接触童话剧的小班幼儿来说,应该选择角色个性鲜明、情节简单,拥有趣味性强,对话多次重复、语言琅琅上口的童话故事[3],而在讲读的过程中,幼儿《三只小猪》尤为感兴趣。

为了使《三只小猪》的故事情节更符合小班幼儿表演,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对此故事进行改编,主要有两个场景,第一是小猪们造房子的场景,第二是大灰狼敲门的场景,场景二中,大灰狼说“小猪小猪快开门!”小猪们回答“不开不开就是不开。”等对话多次出现,具有重复性,有利于小班幼儿对台词的记忆。每次讲到这个环节,孩子们很快就能进入表演的状态,有了参加表演的欲望。

(二)巧妙的游戏,增加幼儿表演的趣味性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幼儿在游戏时表现出来的愉悦状态也最真实可爱的。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表演的创造性较差,表演的动作单一。《三只小猪》中,在排练第一段,小猪盖新房的时候,开始孩子们是跟着老师边说边做盖房子的动作,可是排练中孩子们不是忘了这个动作就是忘了那个动作,表演的效果既单板又无趣,渐渐地孩子们对表演失去了兴趣。而“钻老鼠笼”的游戏是幼儿平时经常玩且又十分喜欢的,后来我们以这个游戏为载体,让部分“小猪”围成圈做成“房子”,其他小猪在房子中钻来钻去。这样一来,没有了单板的动作,孩子们在舞台上欢快地做游戏,在游戏中,孩子们展露出了他们最自然、可爱的状态。

(三)富有情节的音乐,连贯了幼儿的表演

蒙台梭利曾经指出,感知觉在幼儿的心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感知在3—6岁儿童的认知活动中仍占优势,幼儿的记忆直接依赖于感知的具体材料幼儿是借助于形状、颜色、声音来认识世界,幼儿的情绪和行动也常受感知的影响和变化[4]。

小班幼儿专注力较差,在排练的过程中,后续出场的幼儿往往会忘记自己什么时候该表演,而出现表演中断的现象。这时富有情节的音乐,在童话剧中起到了引领和指挥的作用。在排练《三只小猪》时,我们为每一个角色的出场配上象征性的音乐,这样孩子们就能根据旋律知道自己的出场顺序。当盖房子音乐结束后,大灰狼就自然而然地站在舞台边等候出场,当听到大灰狼敲门的音乐时,小猪们就会安静地躲藏在房屋的后面。

音乐的巧妙运动,使表演的中断现象减少了,孩子们还能根据音乐相互提醒,这样表演就更加连贯了。

(四)符合年龄特点的道具,为表演曾色添彩

童话剧的表演中,道具的合理运用有利于剧情的发展,在舞台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观看中大班哥哥姐姐们的表演后,有的孩子对剧情中小猪们自己盖房子的情节特别感兴趣,但让小班的幼儿凭空盖房子,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于是我们事先准备好半成品的房子,幼儿在表演过程中在此基础上继续为这些房子添砖加瓦,表演的趣味性更强了。

在表演童话剧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故事、角色的选择,和与音乐、道具的互动,他们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也让童话剧成为孩子们自主、自乐、自信的游戏。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李季湄 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13.3

[3]文卫华乐.快乐表演:表演游戏的指导策略[J].儿童与健康,西安交通大学出版,2015.9:04—05

[4]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