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读课文教学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7
/ 2

略读课文教学浅谈

崔晓芳

广州为明学校(即广州市北大附中为明广州实验学校) 510520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后,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也随之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其中比较明显的是课文的类型比例有了变化。弄清楚各类型课文的价值、功能、任务和作用,可以更科学地进行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构建学生的精神人生。本文着重谈一下略读类课文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 略读 阅读 素养

对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我们常常把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或者放得太过,变成了学生自由散漫发挥的课外阅读课。那么略读课文,到底什么可以略,什么不可以略?略读课文该怎么上呢?还有,高段学生的阅读能力不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学中,略读课文把握的不到位。这些问题也困扰着我们,所以,略读课文的专项研讨变得非常重要。本文以具体课例为载体,从五个方面浅谈略读课文教学研究:

1.“精”读设计,“略”读运用。

一个完整的单元都包括精读和略读两部分,它们两者间的关系十分的紧密。所以根据精读中的一些重点去设计一些与之相关的问题,从而放到略读中去,让学生去解决,做到慢慢的熟练,把所学的东西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例如学完了精读课《穷人》,引导让学生总结,学会了从环境、人物描写、情节这三个方面去品读小说,体会小说创作的方法,那么再学略读课文《在柏林》时,也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让学生从这三个方面去思考,迁移运用,从而厘清小说这一文本特点。这种方法,不但可以把在精读中学到的一些知识进行练习和总结,还可以培养学生好的思维方式与阅读习惯。

2.“精”准要求,“略”知一二。

因为略读课只有一课时,教学的内容就不可能很全面,也不会像精读的文章逐字逐句的分析。所以要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简略,抓住重点,进行合理的取舍,如《学会看病》这篇文章,内容较长,全文接近1500字。如果要面面俱到地分析字词,品读重点句子,抓文章中心、习得写作方法,那可能需要两到三节课,所以在备课时,就需要研究文本,找出这篇课文最具特色,最需要让学生学会的重点部分来确定教学目标。教学中,抓住母亲纠结矛盾的心理变化段落,这一最能体现文本特色和中心的部分来组织教学,这种方法虽然把课文的教学内容变少了,但是其重难点却体现出来了,更加具有针对性。这种“一课一得”的方法,就很好的避免了学生分不清侧重点,最终影响学习效率的情形。因此,略读课文的教学绝对不能定位为不求甚解的“泛读”,走马观花地“浅读”,应做到“略”中有“精”,“简”中有“详”,“粗”中有“细”。

3.“精”细比较,“略”中得法。

略读课文教学,还可以把与课文有关的内容放到一起对比和赏析,让学生习得方法。比如,学完了《桥》这篇课文,学生知道小说结尾这种“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写法,就找到了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鲨鱼》中,同样作为出乎意料的结尾,两篇小说有什么异同。通过这样的比较,不但反映两篇文章的差别,还能找到文本特征。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其思维能力,让认识变得更加深层次。这样,在面对越来越有深度有难度的阅读题时,理解就不会只停留在表面,而是能深入品读,抓住文本精髓。

4.“精”读促写,“略”见一斑。

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积累。写是对读的效果的一种体现,是思想的结合体,读了那么多就是要很好的进行创作。在教学的过程中深层次的开发文章的写作特征,针对某个部分进行专项训练。例如学生在学完了《开国大典》,重点学了第12自然段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那么,在略读课文《灯光》中迁移运用这一方法后,就可以安排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写一些活动场面的片段。这种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方式,不但能把精读课和略读课很好的融合在一起,还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5.“精”搭支架,“略”教“丰”学。

课内课外进行文章的略读主要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这种方法和课外阅读类似,吸引了很多学生。而且略读的文章大多数是名家典范,可以节选其中精华的部分,通过对这部分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其名著的文化内涵和其他的经典的作品。例如,在学完小说单元最后一篇略读课文之后,推荐学生阅读高尔基的小说《童年》,并开展了读书分享会。学生通过读书分享会,对文本有了更进一步的解读,对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生在分享交流中,语文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都在潜移默化积累提升。

利用略读课文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这样,学生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成为学习的主体,也才能有希望达到叶老所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真正达到提高略读课文教学的有效性。“略教”而“丰学”,奏响五部曲,奏响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新号角!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017年版).

[2] 孙国英.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 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J].新课程导学, 20148.

[3].储俊礼.个性阅读,彰显魅力——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5):101-102.

[4].董玲.让个性化阅读成为语文教学的主流[J].语文建设,2013(0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