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中专服装专业校企“协同育人基地”的探索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7
/ 2

县级中专服装专业校企“协同育人基地”的探索与实践

高绍玲

岑溪市中等专业学校 广西省岑溪市 543200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以及科技化水平的不断深入,行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服装产业具有的结构形式对行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针对县级中专服装专业校企协同育人基地的建立,展开详细分析,从而使服装行业在专业人才的输送下,具有的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服装专业;中专;服装企业;结合教育

引言:为了使服装行业具备能够适应新一轮产业革命和产业结构的能力,各县级中专院校必须加强对服装专业学生的教学力度,将产业教学与产业建设作为目标,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每一个环节融入校企协同育人的理念,从而使中专院校服装专业学生具有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因此相关人士必须对校企结合给予足够重视,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将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对应的措施有效解决。只有明确发展目标,结合各种有效的方式方法,才能保证对建设力度进行有效控制,从而使校企协同育人基地的建设目标顺利实现。

一、完善机制体制建设

在服装行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的前提下,县级中专不仅要结合实际情况以及发展需求开设服装专业,而且还要与各服装企业开展积极的合作,保证服装专业学生就业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为服装企业输送大量的专业人才。服装企业应该结合自身情况成立校企协同育人基地建设的委员会、管委会、董事会,其中对其日常生产行为进行规划统筹和协调组织等相关工作,由委员会负责。将校企共建、资源共享、风险共担作为校企协同育人基地的建设理念,将校企共建、工作共管、收益共享作为校企协同育人基地的建设原则,将建立具有较高便捷性的实习场所作为目标,为校企角色融合、文化融合、环境融合奠定基础。与此同时,服装企业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激励补偿机制以及多元化资源分配机制,并使其与质量评估机制协同联动机制共同发挥作用。除此之外,通过企业管委会和董事会,建立具有较高专业性的选聘平台,从而为企业筛选具有较高专业性的经理以及各级负责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使平台组织结构具有较高的企业化特点。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工作内容以及能力差异,签订不同的劳动合同,从而使企业人事管理水平能够满足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

二、完善生产设施建设

服装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各个岗位的实际能力、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以及技术发展需求,以满足自身生产实训需求、生产经营需求以及专业教学需求为目标,为校企协同育人基地的建立提供健全的设备设施。从而使企业在校企联合、开发共建的环境下,结合自身实际能力,合理调整服装专业学生实习场地,购买先进的服装生产设备,从而为校企结合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对服装行业实际发展需求,成立户外用品研发中心、国际贸易仿真实训中心、技术培训服务中心、服装功能检测中心、创新创业体验中心,使校企协同育人基地在产教深度融合的环境下得到有效建立。与此同时,根据服装专业具体教学内容的不同,合理添加对应的生产设备和教学设备,使服装行业企业主流技术教学设备水平同步提升。这样能够为后续建立集教学培训、生产研发、创新创业为一体的综合性校企协同育人基地奠定基础1]

三、完善教学资源结束

在进行校企协同育人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将为企业培养大量具有较高专业技能型人才作为目标,打破各个专业之间具有的隔膜,以专业人才具有的能力为核心,建立一套具有较高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规划以及考核标准,对教学组织进行严格的管理,使生产实践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顺利开展。以服装制作工艺成衣篇第3版中,外衣的成品规格为例,从外衣成品教学计划、环节、内容、方法、考核、评价等各个方面入手,对教学技术进行建设。与此同时,要从硬件方面和软件方面共同入手对教学资源进行建设。在硬件方面,加强对职业核心技能素养的培养力度,构建具有较高前沿性和先进性的教学仪器设备以及虚拟仿真实训系统,从而建设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实训平台。在软件方面,通过各软件之间具有的互联互通功能,加大对相关软件、影像、课件、教材的开发力度,从而使学校与企业、学校与社会之间实现资源共享,实现满足老师、学生、员工学习需求的目标2]

结束语:校企协同育人的教育方式是我国中职院校在社会经济结构快速调整以及发展的环境下,产生的一种能够有效促进行业发展的新型模式。协同育人基地的建立能够使行业、企业、岗位与专业设置进行有效衔接,不仅对企业培养大量专业型技术人才提供了保障,而且还能为职业标准与教学内容、生产过程与实践教学之间开展互相对接提供重要平台。因此加强对校企协同育人基地的建设力度,不仅是现代化服装行业发展的需求,也是推进校企结合的关键,更是现代化服装教育重要的改革途径。

参考文献:

[1]首珩.共享型国家高职高专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8,(34):28-30.

[2]杨运鑫,罗频频,等.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机制创新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9,(04):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