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核心素养下高中生历史价值观的养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7
/ 2

探讨核心素养下高中生历史价值观的养成

施诗

横县中学 5303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逐渐成为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以核心素养对高中历史的影响为例,首先分析了高中历史的学科素养,紧接着对高中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对读者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价值观

社会的飞速发展使我们对高中生的学业期望已经不再停留于掌握学科的理论知识上,而是对学生的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提出了进一步要求,这也是我国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时重点强调的问题。高中历史学科是人文学科的必修科目之一,为学生日后对历史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对学生的世界观念和格局产生了初步而深远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必须遵循核心素养的要求,以历史的基础知识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和历史思维为导基本导向,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情感、思维、技能等方位的全面发展。

核心素养在高中历史学科的体现

1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改变了我们对“人才”的定义,随着世界格局的不断变化,在越来越注重“国际化”的今天,社会不仅需要精通一门或多门知识的专业型人才,更需要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并巧妙迁移不同知识的综合性人才。为提升我国青少年的国际竞争力,教育部在2014年出台了有关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文件。文件指出,核心素养具象化地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各级各类教育部门、教育机构要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上日程,并切实地发挥到教育工作中。核心素养的提出,不仅更好地衔接了我国的宏观教育目标与具体教学工作,更有利于落实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优秀素养。

2高中历史学科素养

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学者也以此为根据,提出了各段学生在学习本科目时必须具备的基本专业素养,即“学科素养”。各学科的专业素养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对知识经验、技能思维、情感态度几个方面有所涉及。以高中历史学科素养为例,在知识经验上,它要求学生必须对所学习的史实形成准确无误的记忆,具体表现在精确掌握历史人物和历史事迹的相关知识,并对历史的发展过程和关键的历史节点有所了解;在技能和思维方面,它对学生的历史分析和历史解释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需要学生能够对所学习的历史知识做出理性的思考和客观的认识,并形成历史分析的思维模式,令学生能够“以史为鉴”,将历史的知识转化为生活的哲理;而在情感和态度方面,历史学科希望学生能够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形成乐学善学、追求真理的学习态度,塑造辩证统一的判断观念,形成健康的历史价值观。

如何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塑造学生的核心素养

1 创设情境课堂,塑造人文底蕴

人文底蕴是核心素养在“文化基础”方面的基本内容之一,其基本要点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学生的人文沉淀。历史学科作为高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人文性质学科,必须贯彻落实对学生人文底蕴的塑造。为此,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打造充满人文气息历史课堂,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在学习一些与当今时代具有较大时空距离的历史知识时,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扮演”的方式,对需要学习的历史知识进行现场还原,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不同时代的不同思维,学生自身也会在还原过程中体会到历史所带来的人文情怀。例如,唐朝的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时,教师可以将全班同学均等地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代表政治体系中的“六部”,分属于“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并在每个“部”中选出一名“尚书”,带领各部成员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假装颁布“圣旨”给众部,然后由各省各部自行商议自己所负责的部分,共同协作解决皇上下达的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体会三省及六部各自的职能,将机械记忆转化为理解记忆。

2 设置翻转课堂,让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是核心素养“自主发展”维度的基本任务之一,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求学态度提出了相关的要求。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采用时下流行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课内外的学习界限,教师在课前将准备好的教学视频或其他资源直接提供给学生,学生通过自学这些教学资料,对本节课即将接触的知识进行一个大致的了解,而在实际课堂中,教师只需要引导学生对已经自学的知识进行共同讨论。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扩宽了学生的思考范围。以“戊戌变法”的教学为例,这是一节融合了政治、军事、文学、教育等多个领域的课时,学习量比较多,也比较杂。教师可以将之前学习过的洋务运动和中日甲午战争作为课前视频的切入点,帮助学生先对戊戌变法事件始末有基本的认识,进而引导学生向事件相关的起因、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方面进行西靠,提示学生对变法衍生的新变革展开联想,帮助学生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3 感受历史风骨,培养责任担当

“责任担当”属于核心素养三大维度中的“社会参与”维度,体现了对学生综合品质的基本要求。高中历史学科不仅向学生展示历史事件和历史进程,还集中讲述了许多改变历史的伟大人物事迹,这为历史学科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提供了独一无二的优势。教师可以在教授这些名人伟绩的同时,完成对学生的道德素养渗透教学。例如,在学习历史人物“屈原”时,教师可以结合屈原的生平经历以及其所著文学作品,对屈原忠君忧民、爱国爱主的优秀品质进行投入式的情感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高中生正处于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对社会和个人的认识程度都尚有不足,教师必须履行教书和育人的双重职责,培养学生对世界和人生的积极观念。

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扩张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对人才培养带去了新的挑战。高中历史作为高中低年级必修的基本课程,必须立足核心素养,在反思与创新中不断优化教学的各个环节。不仅要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更要对学生的价值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以培养新时期德学兼备的全面发展人才。

参考文献:

[1]廖玉梅.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分析[J].求知导刊,2019(16):116-117

[2]王雪莲. 立足学科核心素养 重构高中历史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29):44-46

[3]陈汀. 立足核心素养,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J].基础教育论坛,2019(17):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