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简单单学语文,听说读写真语文——也谈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1
/ 2

简简单单学语文,听说读写真语文——也谈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何秋梅

德庆县香山中学 广东德庆 526600

【内容摘要】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的大肆运用,中学的语文教学出现了虚化的现象。语文的真也随之而消失了,而课堂的有效性也大大的降低。本文提出了简简单单的学语文,听说读写真语文的观点,并以此来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简简单单 听说读写 真语文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随教授说:“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自从新课标实施以来,语文的教学成果可谓硕果累累。然而,时下一些语文教师却打着“特色教学”“生动课堂”的旗号,使语文的教学出现了虚化的现象,语文的真也随之而消失了,而课堂的有效性也大大的降低。那么,什么才是真语文?怎样才能提高中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根据我在中学从教二十多年的经验,我也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

北宋教育家张载提出:“书须成诵”。叶圣陶也曾说:“文章的奥秘要通过读才能去发掘。”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做为语言学科就不可置疑的以朗读为生命。在教学中,我无论对哪一篇文章或哪一种文体都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方式上,我采取多种方式的读。如:默读、慢读、快读、单读、齐读、多人串读、学生或师生交替读、分角色读等。例如在学习诗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我没有在诗句的意思和内容上去作详细的分析,而是强调学生多读。在一节四十分钟的课堂里,我安排了三十分的时间去朗读。初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二读,读流利。三读,读出感情。在朗读的方式上我采取了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学生之间对着读、小组朗读比赛、男女生朗读比赛、个人朗读比赛、学生点评朗读、教师点评朗读等多种方式。在多种形式的反复的朗读下,我在最后十分钟后问:“这两首诗在题目上可以知道是属于什么内容的诗?”学生齐声答道:“送别诗”。我接着问 “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大声答道“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我又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齐回答“与朋友依依惜别之情。”通过这样反复的、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已经深深的掌握了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可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乃学好语文的根本之法!”朗读是古人学习的重要法宝,也是新课标语文教学的重点。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一语就道出了语文的教学应该返璞归真,只有读才能感受汉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也只有朗读才能体现真语文;更能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写是语文知识的巩固

写是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环节,写包括抄写和写作。时下很多教师为了凸显教学效果,都将写安排在课后进行。其实,写虽然平淡,但写却是举足轻重的。所以应将写归于自然之色,应该在课堂上重视写,并通过多写多练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不刻意雕琢,不故作姿态,不故弄玄虚,原汁原味的真语文才是有效的。在教学中,我每一星期都专门安排一节课来抄写生字,每一节课也安排5分钟进行抄写生字。在课堂上要求每一位同学慢慢的写,一笔一划的写,心口并用的写,心无旁骛的写。通过这样认真的抄写,学生不但积累了大量的字词,而且错别字也随之而减少。为了提高学生的抄写兴趣,我还在班中进行了“汉字听写比赛”和“最美的方块字”等活动,并将抄写美的字用手抄报的形式展示出来。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的抄写热情高涨了。抄写固然是重要的,但是写作也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我手写我心”是新课标对写作的要求。在教学中,我将写作安排在课堂上,通过课堂的写,真实的反映了学生在词语和句子的积累情况,同时也真实的反映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写虽然是平淡的,但却深深的体现了语文的真,更提高了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听说”是“读写”的基础

前面提到的“读写”虽然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但“听说”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由于考试对“听说”少有体现,所以教师一直对“听说”重视不够。在教学中,我有目的的培养学生听的注意力。例如让学生认真的听老师上课、听同学回答问题、听朗读课文。同时在听之前对学生提出要求,要求听得准确、听到中心、听到内容的实质。而说,则是人类进行思想交流和感情沟通的途径。在我们的学生中,很多同学不敢说、不会说、不爱说、不善说。所以在课堂中我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说,例如开展了“好故事大家讲”“你一言我一语辩论会”等口语活动,这样每一位学生都有更多的机去说。例如我班的女生李某某,父母外出打工,她和奶奶一起生活,平时很少和同学说话,老师提问的时候声音小得只有她自己能听到。我首先让班中口语好的同学在课余多与她交流,然后在课堂上多提问,课后多鼓励,两个月来,李某某竟然能大声的、准确的、流利的回答问题了,科任老师都在办公室里高度评价李某某的进步。“听说”虽然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但没有“听说”,就没有“读写”。而且通过“听说”的训练,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更浓了。这样的课堂,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也自然而然的得到提高!

重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不二法宝

为了提高学生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知识牢固的掌握就显得十分的有必要了。而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是有规律的。为了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在课堂上我遵循“重要的话说三遍又何妨?”的宗旨。无论是听、说、读、写我都让学生以多种形式的重复来加强记忆。当然这里的重复不是指机械的重复,而是灵活的重复。例如在背诵曹植的《七步诗》,为了能让学生记得牢,我先让学生看视频,然后让几位学生扮演角色,再让学生边画画边再现情景边记忆。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想忘记这首诗都难了。又如在描写人物肖像写作课上,我先让学生自由的写一段人物肖像,然后又在此基础上加入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最后让几位同学将自己的作品读出来,同学点评,老师点评。课后要求学生重新写一遍。通过这样的重复的教学,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得更加的牢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大大的提高!须知:只要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的话说三遍又何妨?”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的大肆运用,语文的教学出现了虚化的现象。很多老师各出奇招,有的语文课整节全方位,高目标;有的语文课成了“综合课”;有的语文课成了电影课……可谓是花里胡哨。要知道《语文新课程标准》曾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以:简简单单的学语文,听说读写真语文!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黄文强.论“诵读”的必要[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9年第25期.

【2】王金石、林丽钦,《重复·破碎·小众——“高效”语文课堂之惑》,《语文建设》,201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