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常见湿包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8
/ 2

消毒供应中心常见湿包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分析

黄燕萍

锡山人民医院东亭分院 江苏 无锡 214101

【摘要】目的: 分析消毒供应中心灭菌时发生湿包的常见原因,并对上述原因加以改进。方法:将2019年1-6月时间点消毒供应中心中完成压力蒸汽灭菌的1000份灭菌器材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湿包概率,并分析其原因,在完成相关改进措施后再选择于2019年7-12月的1000份灭菌器材,共2000份,检测其湿包概率,并将实施改进措施前后的湿包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在在实行相关措施前,灭菌器材湿包率为2.70%,经原因分析及措施改进后,湿包率为0.60%,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湿包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依照原因完成相关措施改进后,灭菌器材湿包率得到明显降低,能够保证压力蒸汽灭菌的稳定性,提高灭菌器材的合格率。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湿包;原因;改进措施

压力蒸汽灭菌是目前消毒供应中心最常用的灭菌方式之一,通过创造真空时蒸汽可以快速穿透物品内部进行消杀,其具有极高的灭菌价值。但在实施上述方法过程中因多种原因导致灭菌器材湿包,上述情况会导致灭菌器材与水接触后形成微生物前夕通路,从而使灭菌结果不达标[1]。本消毒供应中心消毒供应中心为降低湿包的发生率,主动对其易发原因进行分析,并实行相关应对改进措施,并整理最终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成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分别于2019年1-6月与2019年7-12月选取同等数量的灭菌器材(各1000份,共2000份)进行研究,两个时段灭菌器材均采用完全一致的压力蒸汽灭菌,其中灭菌器材类型等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 方法

1.2.1 原因分析

在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前应对造成湿包的原因进行分析,其具体常见原因如下:

①灭菌器材外部湿包:部分手术用的设备体积较大,在将其作为灭菌器械进行灭菌时,有时会出现器材放置时触碰真空灭菌器的柜门,从而容易导致完成灭菌后开启柜门时不慎触碰灭菌器材的情况,从而导致湿包。

②灭菌器材包布不规范:部分灭菌操作人员在对器械包布的过程中选择的包布面积过大,迫使其采用折叠包布的方式,进而导致在灭菌过程中出现器械盒内空间不足,增加压力蒸汽灭菌时冷凝水汇聚的概率,从而引发湿包。

③消毒人员操作失误:相关消毒人员可能因灭菌前未按照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标准进行操作,从而导致冷凝水的生成,引起湿包。

④真空灭菌器未有效清理:长时间应用真空灭菌器开展压力蒸汽灭菌工作容易在仪器内产生沉积物,因相关人员未按要求清理污物。从而导致湿包情况发生。

⑤灭菌器械灭菌权护理不当:手术器械由于多数情况下需要接触患者血液,粘液等液态物质,部分器械在使用完毕后未得到及时干燥,引发灭菌器材受潮,增大湿包的概率。

⑥灭菌器材装载过多:压力蒸汽灭菌是按照批次顺序进行灭菌,但有时会出现灭菌时一次性装载过多导致冷凝水渗入包内的情况。

1.2.2 改进措施

在分析形成湿包的常见原因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便开始设计相关改进措施,其改进措施具体如下:

①完善灭菌前准备:灭菌前减产装置送气管道内是否存在冷凝水,并检查过滤器是否存在堵塞现象,并在为开展灭菌工作时实施空载B-D实验,记录装置内压力、湿度和灭菌时间等指标,并在每次灭菌前,需提前打开装置进行约20min的预热。

②加强灭菌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定期对灭菌人员实施相关培训,并不定期对灭菌人员进行灭菌操作及知识点的抽查,抽查不合格的人员会影响其业绩的考核。通过以上强制性方式来提高相关人员对湿包事故的重视程度。

③规范器材包装,正确实施装载:对不同的器材进行不同的包装工作,保证灭菌器械含水量在5%以内,包装时不能将灭菌包捆绑过紧,以免出现蒸汽穿透不良的情况。装载时将同种类的器械依次摆放,同时注意装在过多的器械时需要应用吸水布分隔开,同时保证每次灭菌操作时器械包不超过7kg。

④规范干燥步骤:每次完成灭菌操作后切记不能直接将灭菌器械取出,而是将柜门打开冷却20min后再取出,并控制储存间的温度及湿度,保证器械不会出现冷凝水引起湿包的情况。

1.3 判定标准

对比实施措施前后灭菌器械的湿包发生率,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标准,灭菌包灭菌取出时,含水量不超过3%,超过6%即为湿包。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以上数据,湿包率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管理措施前,1000份灭菌器械中有27份出现湿包,发生率为2.70%;开展管理措施后,1000份灭菌器械中有6份出现湿包,发生率为0.60%,差异明显(χ2=13.587,P=0.001),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发展,在手术器械及敷料等灭菌工作上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目前消毒供应中心常采用压力蒸汽灭菌对器材实施灭菌操作,通过高压联合蒸汽传统的方式可以清除传统灭菌法难以灭杀的位置,更有利于精密一起的消杀工作。但该方案却因多种原因而出现湿包的情况,使外界微生物可以将冷凝水作为通路附着于该完成消杀的器材上,导致消杀效果达不到预期[2-3]

为提高消杀操作的质量,降低湿包的风险,需对目前能引发湿包的常见原因加以总结并制定相关改进措施。本次研究分析了目前主要构成灭绝器械湿包的原因有灭菌器材外部湿包、灭菌器材包布不规范、消毒人员操作失误、真空灭菌器未有效清理、灭菌器械灭菌权护理不当以及灭菌器材装载过多。通过分析上述原因制定有关措施,并最终在降低湿包的发生率中取得较好的改善。

综上所述,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湿包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依照原因完成相关措施改进后,灭菌器材湿包率得到明显降低,能够保证压力蒸汽灭菌的稳定性,提高灭菌器材的合格率。

参考文献

[1] 邹倩,蒋美妹.湿包在消毒供应室的原因和处理策略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0):117-119.

[2] 王志强,乌兰·同巴依尔.消毒供应中心常见湿包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J].心理医生,2017,23(7):288-289.

[3] 温永芬,曾德春.消毒供应中心常见湿包的原因及综合改进措施 [J].《医疗装备》,2016,29(18):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