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在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护理疗效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8
/ 2

针对性护理在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护理疗效评价

李雪花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 吉林 延吉 133000

【摘要】目的:评价针对性护理在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中的有效性。方法:择取我院在2017年11月至2019年1月间,接收的行鼓膜穿刺术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36例。通过抽签法模式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一组68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研究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模式。记录两组总有效率以及护理前后负性状态分值。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1.18%高于对照组70.59%,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SAS、SDS分值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后,研究组SAS、SDS分值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鼓膜穿刺术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针对性护理模式,其总有效率得到提升,且患者的情绪更为稳定。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鼓膜穿刺术;分泌性中耳炎;效果分析

前言

分泌性中耳炎是鼓室积液、听力降低为主要不良反应的一种中耳性病症,也是耳科较为多发的一种疾病类型[1]。临床中通常将分泌性中耳炎分为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和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多由于感冒引发,主要反应为耳朵疼痛、听力降低[2]。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多由急性引发。当前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多采用鼓膜穿刺术处理,但是也有研究证实,通过科学的、针对性的干预,更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针对于此,文章着重分析针对性护理所起到的有效性。

1 基本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数据

在2017年11月~2019年1月,本院纳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36例,采用抽签法模式均分为研究组(n=68)和对照组(n=68)。

研究组中,男性39例,女性29例,年龄区间20-58岁,中位年龄(31.54±6.28)岁;对照组中,男性42例,女性26例,年龄区间21-57岁,中位年龄(31.50±6.33)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不具有差异性(p>0.05)。

1.2 护理方式

两组均实施鼓膜穿刺术处理。两组均予以术前基础干预、术中护理指导和术后干预。

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加行针对性干预,主要流程为:①针对性心理干预,不良的情绪状态会导致皮层受到影响,从而引发神经系统抑制反应,所以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干预,帮助患者改善心理问题,多和患者进行沟通。②针对性体位干预,手术后护理人员帮助患者保持半卧位,在头部放置靠垫,降低头部压力,提升患者舒适感。③健康干预,手术后,护理人员应提醒患者不要用力的咳嗽,不要用手指挖耳朵。

1.3 观察标准

记录两组有效性和负性心理状态。

其中负性心理状态采用SAS[3]和SDS[4]记录。

有效率分析:痊愈判定为患者的临床反应消失,鼓室内没有积液,听力恢复到正常状态;好转判定为患者的临床反应基本消失,鼓室有少量的积液;无效判定为无任何改善。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对本次数据记录。两组总有效率分析用率(%)表达,行卡方检验;两组护理前后负性状态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执行t检验。组间p<0.05证实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总有效率分析

表1呈现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两组总有效率对比(%

组别

例数

痊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研究组

68

44(64.71)

18(26.47)

6(8.82)

62(91.18)

对照组

68

32(47.06)

16(23.53)

20(29.41)

48(70.59)

X2

-

-

-

-

9.3203

p

-

-

-

-

0.0022

2.2 两组护理前后负性状态分值

实施护理前,两组SAS、SDS分值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后,研究组SAS、SDS分值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2: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分)

组别

SAS

SDS

护理前

护理后

t

p

护理前

护理后

t

p

研究组(n=68)

71.50±8.97

32.67±5.24

30.8229

0.0000

6.98±7.12

3.55±1.23

3.9145

0.0001

对照组(n=68)

70.17±8.22

45.64±6.49

19.3139

0.0000

6.75±7.53

4.86±2.09

1.9943

0.0481

t

0.9014

12.8221

-

-

0.1830

4.4545

-

-

p

0.3690

0.0000

-

-

0.8551

0.0000

-

-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中,最为多见的一种非化脓性耳病。目前关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多数研究人员认为,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多是优于咽鼓管存在功能异常,发生感染或者免疫变态反应导致。以往多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药物治疗,但是治疗效果不佳。当前多采用鼓膜穿刺术应用于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中。

通过临床数据证实,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1.18%高于对照组70.59%(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SDS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由上述结果分析,应用针对性护理后,将护理细致化,针对性应用,从而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提升有效率。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在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中,起到了十分显著的效果,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同时还能提升有效率。

参考文献:

[1] 徐春爽,白文忠,李艳.两种治疗方法对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疗效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30(4):596-599.

[2] 孙秀芝,闫果珍,朱春萍.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联合鼓膜穿刺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9):85,89.

[3] 王海玲,方梅花.声导抗与纯音测听检测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6):94-95.

[4] 李皎.中医辨证治疗合辨证护理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8):20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