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烦恼的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8
/ 2

医学生烦恼的研究进展

范家齐 , 刘广园 , 柴力祥 , 吴燕萍

杭州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浙江杭州 310053

摘要:[目的]探讨医学生烦恼的现状、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方法]利用文献计量学、共词分析、引文分析等方法检索文献。[结果]医学生的烦恼主要包括学习成绩、就业方向、人际关系等,应从学生、学校、社会多角度采取措施进行改善。[结论]医学生烦恼影响其学习及今后的职业规划,应得到学校及社会多重重视。

关键词:医学生;烦恼

近年来,中国居民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现代社会人们的亚健康状态对医生的执医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以及医患关系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医学生面临的压力也随之增大。对此现象进行研究可提高医学生的生活质量,为处于烦恼中的医学生提供指引方向,更好地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国家发展。

1. 医学生烦恼的现状

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会面临各式各样的困扰,但或许由于医学专业的特殊性,人们对于医学生的烦恼往往不太重视,我们将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学业压力困扰。医学生相比于其他专业具有更繁重的课程,学习量大,记忆内容多,学制长且医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另一方面,医学知识仍在不断地更新发展中,医学生除了吸收课本上的知识,还需时刻关注最新的医学动态,做到与时代接轨[1]

(2)就业方向困扰。表现为医学生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迷茫,部分同学对于就业岗位的期望不符合自身实际情况;自身的实践操作经验较缺乏;医院医护人员岗位逐渐饱和;医学生的就业方向较为狭窄,竞争激烈;医学生在就业时过度关注职业的物质待遇,而忽视了医生这一职业本身具备的人文精神和社会价值。[1-2]

(3)人际关系困扰。人际关系的紧张不仅会影响医学生个人的学习及日常生活,还会使医学生对他人以及社会产生一些负面看法,长此以往,会造成医学生在就业后不能妥善恰当地处理各种关系,工作中与患者较难进行友好信任地交流,不利于当今社会医患矛盾的解决[3]

(4)身体健康困扰。由于医学生学业繁重,医学生普遍存在睡眠不足等问题,这将不利于医学生的正常机体代谢,长期熬夜还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的概率。同时医学生平常缺乏充足的体育锻炼。研究表明,适当的运动可以使人体产生内咖肽,可以促进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生活学习中[4]

2. 医学生烦恼的解决途径

较多研究发现可从学生自身、学校和社会三维角度对医学生烦恼开展工作。

2.1 学生角度

(1)针对学习方面的困扰,注重培养对于医生的职业认同感,平时可多了解医学发展史及医学杰出人物的相关内容,提高对医学的学习兴趣;合理规划时间,劳逸结合,及时巩固知识,利用碎片化学习;灵活运用多感官学习,注重复习巩固,形成知识体系。

(2)针对就业方面的困扰,平时多去浏览人才市场对于医学生的需求信息;树立正确的医德观念,提高职业道德素养;提前做好自身的职业规划,明确自身的优缺点;学好专业知识,同时多注重临床实践方面的学习,多参加科研活动,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可以先在一些基层岗位上就业,积累相关临床工作经验后再考虑职业的发展[5]

(3)面对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扰,医学生在校可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提高与人交往时的心理素质以及表达交际能力;培养人文精神,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当代医学要求医学生不仅具有求真的科学精神和扎实的医学知识,还要培养博爱的人文精神,具备人文素养,主动去关心他人的心理、情感也是医护人员非常重要的职责[1]

(4)针对身体健康方面的困扰,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做到睡前少玩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调整心态,保证睡眠质量;课余可多进行体育锻炼,改善全身血液循环,提高机体代谢水平。此外,医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选择出适合自己的方案,进行规划。

2.2 学校角度

(1)通过健康知识讲座及技能培训等活动提高医学生对于健康生活的重视程度,合理利用网络媒介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的普及,并拓展学生与老师交流的渠道,让学生们遇到困扰时可以通过面对面或互联网等多种形式与老师沟通,拉近学生与老师间之间的距离,并提高医学教师的人文素质。[3,6]

(2)加强对医学生职业规划的引导,老师平时应多与学生分享有关就业方面的信息,提供就业方面的相关咨询,帮助学生明确自我定位[3]。鼓励医学生参加有关创新创业的活动,让医学生将其学到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7]

(3)营造温暖和谐的校园环境,以学院、班级为单位成立互助小组,定期收集学生们在学习生活中面临的问题,老师可与学生们进行寝室结对,更细致去解决学生们的日常困扰[3]

(4)学校定期对学生身心素质进行评估,可对学生的健康程度形成动态监测,学生也可更全面地了解到自身身体健康情况,能更便捷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

[6]

2.3 社会角度

(1)父母的教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医学生的心理素质,相比于用打或骂的形式去教育孩子,那些与父母经常进行友好交流,受到鼓励的孩子更能感受到周围的爱意与温暖,因此,当医学生有烦恼而不知如何解决时,父母更要多主动关心他们,给他们带来安全感和归属感,彼此信任地共同度过难关[8]

(2)翻转第一课堂,充分发挥学生对于学习医学能动性与主动性,培养其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鼓励同学间相互讨论探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第二课堂,完善网络学习平台资源,让医学生的学习不再受到时间地点等制约;将医学课程与人文课程相融合,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及临床经验,增进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信任[7]

(3)完善医疗体制改革,重视医疗卫生制度的建设,优化社会培育环境,重塑社会风气,严肃处置医闹,加强媒体对于医学服务事业的正面宣传与报道,提高医学生的社会支持和大众的医学素养,增强医学生对于自身事业的热情[1]

(4)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增加政府对于卫生事业的投入,优化医学生就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医疗信息化进程,建立个体化、定制化、普惠化的精准医疗,使患者能够更主动地在医疗过程中参与决策,提高医疗过程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新红.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的培育研究[D].山东大学,2017.

[2]冯文凯,陈碧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医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途径探索[J]. 求是导刊,2017,(9):9-10.

[3]吴丹.不确定心理压力对医学生自我伤害影响的社会资本模式研究[D]. 浙江大学, 2015.

[4]马树芳. 医学专业大学生主观锻炼体验的调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2012,1(28):193-194.

[5]艾政. 医学生择业就业的思索[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6(36Z1): 115-116.

[6]王磊. 安徽某高校医学生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与干预效果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7.

[7]袁琳波陈玲燕, 邵思铭. 加强创新能力培养,推进高等医学教育改革[J], 社会科学前沿,2018,7(12):1893-1897.

[8]闫凤严. 医学生人际关系、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 2016, 10(32):65-67.

基金项目:杭州医学院2019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1913023036), 2019年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19RC146),2019年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Y201840674), 浙江省教育厅“十三五”人才培养第二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190547),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2018年度青年课题(186140084)

通讯作者:吴燕萍(1980—),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医学信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