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传统唢呐艺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0
/ 2

如何保护传统唢呐艺术

解培玲

泰安市口腔医院 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底蕴深厚,传统唢呐艺术也是历史悠久,音色独特,有很强的辨识度,古往今来都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由于生活的现代化,很多传统音乐都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处境不容乐观,需要我们的保护,唢呐也是其中之一。本文对今后传统唢呐艺术的保护,提出自己对唢呐艺术保护的思考与见解。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唢呐艺术;音乐类非遗保护

《中国音乐词典》中记载,唢呐为吹管乐器,又名“喇叭”,小唢呐也叫海笛,明王圻《三才图会》载:“唢呐,七孔,首尾以铜为之,管则用木,不知起于何代,当是军中之乐也,今民间多用之。”【1】其形制是在锥形木管上开八个按音孔(前七后一),木管上端装一细铜管,铜管上端套以苇制的哨子,下端承接一个铜质喇叭口,唢呐音色高亢明亮,有的民间艺人能控制气息,吹出柔美的箫音。唢呐历史悠久,在北魏时期开凿的云冈石窟中就有唢呐演奏的雕刻形象,是典型的民族民间吹管乐器。

优秀的传统音乐应该被后代继承发扬,最近十多年来,政府及民间组织已经开始重视对传统音乐的保护,并且做了很多的工作,同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传统音乐的保护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理论体系“碎片化”、民间艺人缺乏文化自信、传承人的“老龄化”和存在肆意改造的现象。有很多传统艺术还没有得到重视,或者是支持力度不够,唢呐也包含在其中。笔者非常热爱中国传统音乐,也很关注对其的保护问题,同时对唢呐有浓厚的兴趣,就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现在国家对音乐类非遗采取的保护措施,对前人的研究做了归纳整理,并提出了一些自己对唢呐艺术保护的看法。

一、建立唢呐艺人的文化自信

这一点是最根本的,只有艺人自己自信了,唢呐才有了传承的最根本动力。要做到这到这点,国家不仅要加强宣传力度,还要对演艺唢呐的艺人进行思想培训,改变不其自信的现状,多安排演出活动,邀请他们参加表演,这也对提升文化自信有帮助。目前这方面的工作做的还不是很全面,需要进一步去完善。

二、整理“碎片化”的理论体系

虽说现在唢呐的流派发展相比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理论体系也在逐渐的完整,但是有一个事实是必须要承认的,唢呐艺术流派的理论体系是需要在系统化的整理的,旧的不发展的流派是存在很大可能性被新颖创新的模式取代。发展唢呐艺术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的培养,教育的改革,整理碎片化的理论体系,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所以现阶段而言,应在唢呐流派发展的基础之上找专家学者带领艺人们整理不同流派的理论体系,以此来充实唢呐艺术的内涵,加强对唢呐的系统的理论研究,推动唢呐艺术流派的发展。

三、推动唢呐艺术走进校园

唢呐艺术目前为止已经有走进校园的例子,现在各类音乐学院民乐系也都设有唢呐专业,但是在普通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往往是接触不到的,所以我们追求的不止是让唢呐艺术走进大学校园,更是要它走进中小学校园,甚至是幼儿园的校园,形成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系列不间断的培养方式,让孩子从小就有这样的学习意识,培养孩子的民族自豪感,从心里面认可唢呐艺术,同时也让家长们认可接受。

四、政府应发挥相应的作用

首先在唢呐重要流派传承地区(如山东、河南、山西等地)的地方政府应该大力支持唢呐艺术的相关保护项目,听取专家的意见,制定相关的政策,实施相应的保护措施,有效推动唢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1)制定地方法律法规

唢呐传承地的地方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并且严格实施。目前为止,很多地方政府也都出台了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但是并没有非常重视到音乐艺术层面。例如天津市在2018年12月18日颁布的《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中,提到文化艺术方面的条款非常少,只是在第三章代表性项目名录的第十三条列入名录的项目中第二款中有写需要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提到了艺术层面。由此可见,在这方面政府仍需重视起来。

(2)为唢呐艺术进校园编写教材

这跟上述唢呐发展中现存问题中唢呐没有整理的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的问题也有关系,政府应该组织相关人员,为唢呐进中小学校园编写教材,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一步,这也可以帮助整理唢呐艺术的理论体系。这样一来就有了高质量的教材,就为培养高质量唢呐艺术人才提供了好的保障,并且可以充分提高唢呐艺术的传承质量,对唢呐艺术的传承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3)建立唢呐艺术特色乡村乡镇

在音乐类非遗保护的论文中有提到河北胜芳,这是一个特殊的地区,胜芳的传统音乐传承环境非常好,因为这个乡镇人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可程度很高,有着相对稳定的亲缘关系,对传统音乐的传承非常有利。而且胜芳的现代化程度也很高,是一个典型的特色乡镇,所以唢呐盛行地区的地方政府可以学习借鉴胜芳的经验,建立符合地方艺术特色的乡村乡镇。

(4)对当地仅存的艺人进行立档整理(留存底)

唢呐艺术的传承人存在着“老龄化”现象,并且分布的较为分散,很多艺人在民间,没有被政府和人民知道,因此唢呐传承地区(鼓吹乐盛行)地方政府的有关部门应该尽全力在各地方乡镇做好充分的走访调查,全面掌握当地唢呐艺术的传承情况,收集整理存档唢呐艺术传承人的全面信息,以便于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推动唢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结语

综上,唢呐艺术是中华文化长期积累下来的结晶,在最近十年对唢呐艺术的保护工作中,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不能否认问题的存在,我们要正视在保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且要脚踏实地的解决,切记不能操之过急。保护唢呐艺术应注重以本真性、整体性和可持续性为基本原则。我们的传统音乐中有许多民族传统的思维特点,我们要充分发掘唢呐艺术的价值,使我们民族音乐特有的形态结构规律和人文精神得以传承发扬,这样我们的传统音乐才能具有炎黄子孙独特的思维特点和风格,才可以傲然于世界音乐之林,才能让经典永传于世。

注释

【1】中国艺术研究所中国音乐词典编辑部.《中国音乐词典》[M].北京.人民音乐出社.1985.

参考文献

[1]郭晓莺.在地方院校加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保护的思路及措施[J].北方音乐.2019,39(15):126-127.

[2]纪明明.文化产业视角下我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2(04):13-17.

[3]刘怡汝.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J].黄河之声.2019(06):10-11.

[4]李媛莉.关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思考[J].黄河之声.2019(01):138-139.

[5]伊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思考——参加第三届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周有感[J].戏剧之家.2019(08):50.

[6]李金鹏.传统与革新——中国唢呐流派问题钩沉[J].音乐生活.2019(02):81-85.

[7]许志立.不可或缺的力量——谈媒介在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1(05):31-32.

[8]伍国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思考——以传统音乐文化类型为题[J].人民音乐.2006(01):34-35.

[9]田青,秦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和实践——个案调查与研究》[G].安徽文艺出版社,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