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7
/ 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赵建强

西藏林芝市米林县羌纳乡中心小学 860500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入手,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出了几点见解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国各小学开始对小学生的语文拓展阅读进行重视,但是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小学虽然加大了对小学生语文拓展阅读的重视,但是教学方法比较落后,还是停留在讲解的阶段,对小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办法,导致小学生对阅读课不感兴趣。很多小学虽然已经配备了图书室、阅览室、电脑等教学设备,但是应用的机会比较少,也很少开展相应的语文阅读拓展活动,小学生进行拓展阅读的机会很少,无法感受到拓展阅读的乐趣,从而影响小学生阅读技能的提升。

一、小学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教师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理解,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因材施教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重在指导。课堂上的指导是引路,课外的指导是提高,即引路与提高相结合就会产生好的阅读效果。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读”,“读”是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说的就是这个理。在通读,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你知道了什么”,千万要记住不要急于讓学生回答课文后面的问题,如果急于回答课文后面的问题就会让学生思维受到约束,只要让学生说出与阅读内容相符的语句即可。在学生放开地说了以后.再让学生读文本,这样理解得会更加深刻,然后再读文本后面的问题,接下来回答问题,学生对文本内容已基本掌握.回答问题也就胸有成竹了。对于高年级亦可采用此法,但在此基础上应有一个提高,也就是再加一个问题“文本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阅读质量。不论是课内课外阅读指导,教师都要掌握学生个体的差异,因学生学习情况不同,在阅读中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事物、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能力也不同,对于阅读能力差的学生应加强语言文字、词汇、语句的积累训练,只有掌握了文字、词汇、典型的语句,自然就能正确无误地去阅读文本了。对于阅读能力强的同学,应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问题的难度,让他们理解接受一些更深刻的问题,提高阅读能力。

  三、采取方法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阅读兴趣,读起书来才能专心致志读进去,兴趣的培养不是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应持之以恒。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应从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材料的积累、阅读内容的丰富几方面着手。首先,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足够内容丰富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根据学生的喜好进行,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应注重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习惯的培养不是单独进行的,应循序渐进逐步形成,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带来的乐趣,有了乐趣就有了动力,就能达到好的效果,学生也就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应以浅显的儿歌、短小的寓言故事、引人入胜的童话等为基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中年级学生的阅读则应以篇幅略长的寓言、童话、科幻散文等为主,阅读时让学生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语感。高年级的阅读要求就要进一步加深,阅读的范围也更加宽泛,适当增加一些古诗词、简短的文言文的阅读,拓宽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四、师生交流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学习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对学生如何讨论、如何合作要有必要的指导和要求,切不可不闻不问,也不能收的太紧,弹性教学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合作学习,以免于形式,无法取得预期的阅读效果。师生交流要真切实在有深度,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的讨论要深入细致,交流不限于师生间的单相交流,同时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能说出心中的答案,还要关注学生的表达是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更精彩。

   五、自主品读 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让学生自主品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一是重视有特点的句子,感悟其表达效果。不同的句子,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表达,可让学生先议一议再交流,并随时进行写作方法的渗透。二是抓重点句或中心句,领会其含义。学生自行找出这些句子,根据教师核心问题思考写出自己的感悟,也可讨论交流吃透句子。三是重视文本中人物描写词句的品读,感受人物独特的魅力。在阅读教学中可让学生认真品读,从人物的行为、动作、神态、语言与外貌描写中,让学生感受人物品质,并能及时把见解写出来。四是“读书贵在质疑”。对于在阅读中碰到的疑难句子,让学生作上标注,通过不断地练习,学生渐渐地深入理解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六、欣赏评价 提高学生概括能力

   欣赏、评价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在阅读教学中,每学完一篇课文后,要让学生把学习心得与感受写下来,可以写对文章某一部分内容印象深刻的地方,也可以写从课文中明白的道理,既可写读后的心情,还可写从文本中学到了什么,对此进行及时评价总结,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文本,更有助于提高学生概括能力。

  七,强化家庭在小学生语文拓展阅读中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中,家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学生家长应该辅助学校和老师,在家里为小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以身作则,为小学生树立榜样。例如在家里小学生看的到的地方,放置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使学生方便进行阅读。家长尽量在小学生面前少用手机,少看电视,为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家长可以利用空闲时间与小学生一起进行阅读,和学生一起探讨书中的内容,不仅丰富小学生的阅读知识,同时也可以拉近父母与小学生之间的感情,让小学生在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中进性阅读。家长也可以对小学生采取激励的办法,与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双管齐下,随时关注小学生的阅读效果,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教育中,小学生语文拓展阅读是十分重要的。小学老师应该加强对小学生语文拓展阅读的重视程度,为小学生构建良好的教学资源。并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阅读内容,同时需要强化家庭在小学生语文拓展阅读中的积极作用,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德幸.仿写是作文教学的阶梯——浅谈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方法[J].小学教学参考,2017(21):38.

  [2]刘金花.在语文课堂中寻觅写的精彩——小学低年级仿写作文教学[J].读写算:教研版,2014(22):11-12.

  [3]李红云.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6,206(4):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