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研读教材——重拾课堂之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22
/ 2

潜心研读教材——重拾课堂之美

骆超群

浙江省义乌市佛堂镇第三小学浙江省义乌市 322000

【摘要】潜心研读教材,这样才能重拾课堂美丽,体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细读教材是追求语文课堂教学高效的开始,要高度关注孩子语言文字发展增长点开展扎实的教学,教师们要积极沉下心去研读教材,这样才能上出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研读 教材 课堂

教材是教师的主要教学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凭借。语文教学中,“用教材教”的理念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它不仅要求教师把教材当做引导学生学习的工具、凭借,使教材原本的功能得到合理发挥,而且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被教材束缚,用“材”制宜,以人为本,实现教材资源的有机整合。

一、深入教材,重拾课堂之美。

1.抓住作者和时代背景阅读教材。

只有在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和相关的背景知识,才能了解作者当时的心情,由此才能更好地理解教材所表现的内容和思想感情。如《十六年前的回忆》本文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1943年写的,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所以题目为《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文章开头提出十六年前的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又强调母亲嘱咐自己要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这样首尾呼应,充分显示了敌人的凶残和革命者的英勇。

2.抓住课题阅读教材。

有不少文本从它的题目中就大致知道要讲的内容,这样就更快的进入解读文本内容。如《鲸》这一篇课文,看到题目就知道断定是讲有关鲸的有关知识,自己再提问题:鲸是什么样子的?它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这样一下子就会激起阅读欲望。

3.愉快地阅读教材。

要用愉快的心情去阅读课文,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再根据班上学生的情况确立教学目标,然后参考《教师用书》,看看自己确立的教学目标是否合理,教学目标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为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做准备。

4.抓住方法阅读教材。

在小学期间,一般所学的是诗词、小说、童话、神话、说明文等。不过,现在语文课本中还新编了不少优秀的外国作品,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不同的文体,解读的方法也有所不同。诗词的解读重点抓住重点字词来理解诗词的内容,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秋思》中,我就让学生抓住“意万重、复恐、又”这几个字词来理解诗句的意思,从而体会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小说的解读,可以抓住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来认识人物形象。童话的解读,主要让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寓言故事的解读主要抓住寓意,懂得道理……

二、走进童心,重拾课堂之美。

众所周知,“要我学”与“我要学”的效果完全不同的。一旦教材成为“我要学”的东西,那么我们的阅读教学就会从根本上发生变化。

1.教材——儿童生活的映照

一年级下册有一篇课文是《胖乎乎的小手》,这篇文章脉络比较清晰,围绕胖乎乎的小手,分别讲了大家都喜欢兰兰画着自己胖乎乎的小手的这张画,接着讲爸爸、妈妈和姥姥为什么喜欢这张画,最后兰兰明白了。从爸爸、妈妈、姥姥的三句话中,可以看出兰兰是一个勤劳、尊敬长辈的好孩子。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生活的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教师在教学时,就应该有这么一个问题设计在教学中,那就是兰兰有这么一双小手,你有吗?学生肯定会对照自己平时生活来回答老师的问题,还可以问这双小手还可以干什么等类似的问题,这样一节课下来肯定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2.教材——儿童的兴趣爱好所在

处于六、七岁至十二、三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世界的变化特别好奇,他们对花草树木、鸟鱼虫兽这些植物和小动物特别感兴趣。我们的教材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培养观察、探索的兴趣服务。

一年级有一篇《小壁虎借尾巴》的课文,在上第二课时的时候,学生在早上扫地时发现了一只断了尾巴的壁虎,学生的发现无疑给课堂增添了活力。我就不急着往下上课文,我先让学生自己说说你看到断了尾巴的小壁虎的感受和心情,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很高,也很感兴趣。如果这时我不顾学生的感受,不让他们在次说说早上发现的事情,我想后面的课也就没有那么成功了。我也给了学生一次展示口头表达能力的机会,让学生畅所欲言。我发现学生对于感兴趣的事物,积极性就会非常的高。这一堂课在教学方法上和以往的教学不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觉得教学方法要有趣味性。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就爱听爱上,这是我们每个教师都明白的道理。但是,在上这种类型的课时,我们的教师往往忽视趣味性,使得本来就枯燥的内容更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这除了需要我们教师提高对这种课的重视程度之外,还需要我们教师多动点子。这堂课让我明白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是必要的,教师不能只关注上课,只是为了教学而教,有时候的开放式教学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让我们放手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去学,自己从朗读中感悟。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师生角色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老师由“教”,转变为“导”,学生由过去的“听”,转变为自主“学”,使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通过自己在“读中悟”,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向小鱼、老牛、燕子阿姨借尾巴,通过学生稚嫩的声音的朗读,把自己当成壁虎,急着借尾巴的情景都让学生朗读的活灵活现。这节课充分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翁,而教师却成了课堂的发现者、开发者、欣赏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整个教学片段当中我自始自终没有去干涉学生的学习行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自己去朗读感悟。

三、多元阅读,重拾课堂之美。

1.站在作者的角度阅读教材。

要想成功阅读教材,追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写作背景,应该首当其中。因为文本解读中,不了解作者就无法把握“作者之思”和“文本之志”,孟子曾经说过:“读其书,颂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知人论世也。”真正的文学作品都传达出一种强烈的生命感受,对作者的了解,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的理解文本,还可以更好的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例如在教学《少年闰土》时,我们应该知道这是鲁迅1919年从北京回故乡的见闻,但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三十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1919年12月,鲁迅从北京回到故乡绍兴,与同族十多户人家共同卖掉新台门故宅,带着母亲、三弟及家属来到北京。这次回到乡间,幼年的伙伴、农民章闰水特地从海边农村进城来探望鲁迅。章闰水年纪刚过三十,已是满脸皱纹,形容憔悴,讲述了“农村做人总是难,一点东西拿出去总是要捐三四回”的悲惨处境,引起了鲁迅深切的同情。明确了小说当时的写作背景,这时再去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就容易多了。

2.站在编者的角度阅读教材。

每一册语文教材,都分为几个单元,每个单元的课文都是按一定的规律体现编者意图的。因此,成功解读文本,理顺编排意图也显得至关重要。再拿《少年闰土》为例,这篇课文在整册教材中处于第五单元,本单元的课文还有《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四篇文章中只有一篇是鲁迅自己的作品----《少年闰土》,其余三篇都是不同的人写鲁迅的,这样就使得鲁迅这一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真实、丰满、生动。《少年闰土》选自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这是一篇经典名篇,它所散发出来的魅力是叫读者不可抗拒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鲁迅的侄女周晔写的一篇纪念文章。文章所记的几个片段,都是日常生活小事,却很生动地反映了鲁迅高尚人格的若干侧面。《一面》写了一位青年工人对鲁迅的深情回忆,饱含着作者对鲁迅的尊敬、爱戴之情。《有的人》这首诗是1949年11月1日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写的,因此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弄清四篇文章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再去解读就各有侧重了。

3.站在读者的角度阅读教材。

特级教师于文正对解读文本曾有过精辟见解,他认为,要想真正上好语文课,必须学会解读文本,走进文本,深入挖掘教材,不能片面的停留在文本的表面,要挖出文字背后蕴藏的东西,只有钻研出语文的味道来,才能上出有语文味道的课来。作为教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应站在读者的角度,尽量发挥阅读主体的能动作用,运用以有的对文本解读的经验,跨越时空,与文本的作者达成心灵的共识,产生思维的共鸣。

4.站在学生的角度阅读教材。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化经验可能会得出许多新颖的个性化的观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文本解读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预设,有充分的准备来应对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只有吃透教材,事先考虑在文本解读时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才能在课堂中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2)《儿童文学引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3)《现代小学阅读教学》 语文出版社

姓名:骆超群(出生年份——1988年),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浙江义乌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