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美术欣赏课与中外美术史的联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23
/ 2

浅谈初中美术欣赏课与中外美术史的联系

雒雨

95972部队子女学校 甘肃酒泉 735018

摘要:中外美术史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如何提升专业素养提供了一把钥匙,它在研究人文历史同时也是艺术创作的来源,在美术教育的发展史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我们了解艺术、欣赏艺术不可或缺的资料。随着时代变化,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美术教学要求我们全面提高学生的基础素质,重点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而不仅仅只是单纯的纸上谈兵。艺术是不同时代、不同文化所反映的客观的主观的一些思想与情感的表达。在欣赏课中,我们需完善中外美术史与欣赏课之间的联系,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美术素养。

关键词:初中美术欣赏课;中外美术史;审美能力;完善

中外美术史是高校艺术专业学习美术的必修课,这是学生了解世界美术发展的课程。初中美术教育是基础教育,这个时期大部分教师认为中外美术史不适于这个时期的学生。我认为这种说法是片面的,低段时期的学生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审美,他们对艺术欣赏也是有需求的。比如,上美术课时有时会以一个与上课内容有关的故事引入主题,在这里运用美术史实之类有关的故事往往比其它故事效果要好得多。我们平时的课程中怎样巧妙的把美术史理论运用的日常教学中这才是关键的,中外美术史理论知识增强情感教育一直是美术教师难以逾越的障碍。现在我将从掌握中外美术史理论知识与美术欣赏课之间的联系间逐一分析。

一.初中美术欣赏课出现的背景

当今社会美术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较为陈旧,初中美术教学在深入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教师只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单调的绘画教学及刻板的基础训练,这种教学方式,很少让学生发掘自身丰富的情感,也使教师形成封闭式的教学观念,导致学生失去应该有的艺术天分,让艺术悟性荡然无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单靠简单的美术基础练习是很难教育出一个多方位型人才,随着美术教育工作进度的紧迫感和教师的责任感增强,对初中美术欣赏课的开设也有了迫切要求,这也促使美术欣赏课必须发展。

二.初中美术欣赏课的目的及意义

1.美术欣赏课的目的

美术欣赏课是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从作品中去理解作者的创作思想。在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下,教师和学生注重以审美为结果,注重审美欣赏过程的同时来提高对审美客体的情感感受,以及对美的事物的体验。

2.美术欣赏课的意义

美术欣赏课教学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学生提供视觉和触觉方面的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欣赏力,培养品德、增加智慧、拓宽认识、陶冶情操。美术欣赏课通过对自然与社会环境的体会,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以求达到陶冶性情,美化生活的效果,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拓宽素质教育的宽度。

.中外美术史对欣赏课的影响

美术欣赏它能够帮助我们在欣赏作品的同时逐步提升审美能力,从而形成自己的情感,了解自己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学会尊重世界多元化的态度。在欣赏过程中,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艺术形式及审美也有所不同。例如,我们通过学习了解到,玻璃和木椅最早出现在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玻璃是采用沙芯法而不是吹制法制作。木椅的出现,在当时的古埃及它的观赏价值大于实用价值;中国木椅的出现是在唐朝之后,唐朝之前都是席地而坐。再比如,中国画派与西方画派的对比异同,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们认为,通过水墨产生的一种墨色淋漓的效果能够表现出宇宙的混沌气象,认为"神"(即精神)是绘画里最重要的部分。西洋油画则注重对现实中多种色彩的描摹,对形的要求自然也有其不同的特点。中国画是"以神写形",而西洋油画是"以形写神"。

美术欣赏课对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让我们的教学更加的有效,如何利用美术欣赏课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些都是我们欣赏作品时需要去拓展了解的一些的知识点,所以说,只有通过努力去了解中西方文化的背景差异以及环境影响,这样我们才能把所有的知识点融合,在文化交流中去实现自我能力的突破。对于教育者的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并运用知识点。两者的联系,在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能使我们的初中欣赏课堂生动有趣,学生兴趣高涨,充满艺术氛围。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完善中外美术史与欣赏课之间的联系,能够使我们的课堂更加有趣,通过有趣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高雅的审美品位,完善学生的知识修养与文化修养。在中外美术对比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来提高感受美、表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巧妙利用中外美术史与初中美术欣赏课之间的联系为培养具有艺术素养的综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相信这也是我们所有教育者所期待的。

参考资料:[1]百度百科-艺术鉴赏

[2]李永长,美的培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谢宗恩,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学研究[J].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