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人心的生命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30
/ 2

震撼人心的生命桥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语文五年级下册《桥》德育教学案例

邸文干

山东省五莲县石场小学 262310

摘要:本文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桥》一文为德育教学案例,从四个方面浅谈了文章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的。

关键词:生命桥;问题引领;表达方式;读写结合;

《桥》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中的一篇小小说,文章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沉稳果决、高风亮节,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文章布局谋篇独具匠心,情节跌拓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读来令人震撼,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理想教材。

按照新时期小学语文学科的德育要求,《桥》一文应主要以人物形象品读为中心展开教学。一方面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感悟老支书伟大的人格魅力,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表达形式,依据文体特点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更好地突出老支书密切联系群众,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教学过程中应以“桥”为出发点,围绕“桥”,感悟“桥”,赞颂“桥”,让学生理解“桥”的精神,以更好达成引导学生学习优美语言文字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的教学目的。

一、回顾所学,导入“桥”

课前安排学生预习,引导学生回顾以前曾经学过的有关“桥”的课文有哪些,并简要说说分别写的是什么内容。如《兰兰过桥》写的是新奇的潜水桥和塑料桥;《赵州桥》介绍的是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写的是海峡两岸人民用爱心共同救助一位大陆白血病患者的感人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这篇课文仅用一个字“桥 ”做题目,作者又会写些什么呢?这又是一座什么样的桥呢?让学生自己展开想象,由题入文,通过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带着兴趣读课文。

二、问题引领,感悟“桥”

这篇文章处处充满人性美,老汉是党支部书记,也是一位父亲,面对滔滔的洪水,有着双重角色的老汉是怎样表现的,引导学生思考他是个怎样的人,带领学生细读课文,画出描写老汉的有关语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现出自己的感动,从而升华对老支书的理解和认识。

文中多处描写彰显了老汉充满党性和亲情的人性美。例如:外貌描写:“清瘦的脸”与“一座山”。从“清瘦”一词我们可以感受到老汉的身体是羸弱的,而山是高大的、巍峨的。作者为什么把这样羸弱的一个老汉比做一座山呢,这是值得学生探究的矛盾点之一。应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细细品味,一座山的形象写出了老汉的威严、冷静,其威信如山般高大,他在全村人中的地位之高就如同“一座山”,在危险和困难面前,他就是人民群众获得新生的大靠山;动作描写:一“揪”与一“推”。当群众在老汉的指挥下井然有序地过桥时,老汉却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位小伙子,愤怒地让小伙子排到后面去,而当桥下只剩下他和小伙子的时候,老汉却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让他先走,这一“揪”一“推”看似矛盾的两个动作,究竟蕴含了老汉怎样的情感?引导学生关注这个矛盾点,就能很好地把握老汉这一人物形象。老汉为什么要“揪”?这一“揪”对群众和小伙子分别意味着什么?如果不“揪”又会怎样?学生联系结尾很自然地想到这一“揪”,揪出了一位老支书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的高尚情怀。当儿子的生命和群众的生命摆在了同一天平上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把情感的砝码加在了群众的身上,而当桥下只剩下他和儿子的时候,他的一“推”,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一位慈父的高大形象,他和普天下所有父亲一样,舔犊情深,他是那样深爱着自己的儿子。一“揪”一“推”体现了老汉党性和亲情的统一,使老汉的人性美进一步升华。”

三、抓住表达特点,领悟“桥”

文章中有多处关于洪水的描写,教学时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主要刻画了老汉这个人物形象,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篇幅描写洪水呢?从而让学生学会用环境描写烘托了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

文章结尾处才交待了老汉与小伙子的关系。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初读课文时,鼓励学生谈一谈当你得知这位被老汉从桥上揪出来的小伙子就是他的儿子的时候想到了什么,心情怎样,反问学生如果作者在前面交待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你觉得文章的吸引力会怎样?引导学生领悟作者巧妙的构思方法。

四、读写结合,赞颂“桥”

当桥坍塌小伙子被洪水吞没时,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这一处留白:老汉没来得及喊出的话究竟是什么?他此时是什么样的心情?然后联系上下文让学生以老支书的身份写出他要喊的话。

文章倒数第五自然段写道:“一片白茫茫的世界,看不见了小村庄,看不见了小伙子,也看不见了老支书,什么也看不见了,只看见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引导学生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思考透过这白茫茫的一片,似乎还能看到些什么。

文章结尾写道:“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白描式的写法给学生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来这里祭奠的还有谁?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浮现画面,动笔写出几句话,表达对老支书的深切怀念与敬仰。

通过多次的读写结合,让学生感悟到一个父亲对儿子深深的愧疚;感悟到老支书无私无畏、英勇献身的崇高品格;感悟到人民群众对老支书深深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最后,理解题目的深刻含义,是教学难点。“桥”表面上是指架在村北面的那座“小木桥”,由于它是洪水中人们逃生的唯一出路,这座桥也变得不同寻常,它不仅仅是座小木桥,更是以老汉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爱心桥;是老汉把生的希望留给群众,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的一座永远不会坍塌的生命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