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中年级口算能力提高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02
/ 4

浅谈小学中年级口算能力提高策略

陆瑞频

云南省保山市永昌街道白塔小学 678000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都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而数学素养包括数学知识技能、数学能力、数学应用等,数学能力主要包括计算能力,论证能力,推理判断能力等,而计算能力包括数感、符号意识、计算测量、估算、近似计算,准确计算等。小学数学教育是打基础的阶段,第一学段的目标之一是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第二学段在运算技能方面的目标为估算的意义。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能解简单的方程,小学中年级从第一学段过度到第二学段,口算也从直观表象向逻辑思维过度,所以中年级的口算显得尤为重要,在本文中笔者从培养兴趣,分类讲解,分类练习几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培养兴趣 分类讲解 分类练习

一、培养兴趣促提高

(一)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有信心。

1.学生有特别见解处表扬。比如我们在讲平房是时,有个同学就发现,在课堂上学生的每一次举手发言,对的加以表扬,是理所当然的,回答不正确的也应该找一个理由进行表扬、鼓励,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优秀的孩子是表扬出来的。还有一句话说:“说你行你就行,说说你不行就不行。” 课堂上要多表扬鼓励。而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学科特质,比如: 虽然你的计算结果没对,但思路很清晰。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2.对做题细心的进行表扬。这么复杂的数字,这么多的步骤,你竟然都没有出错,你真是一个细心用心的孩子。细节决定成败,你是一个会实现目标的孩子。

3.对竞赛中有进步的同学给予表扬。比如四年级的王晓萌,参加过朗读比赛,在班上研究者表扬她,主持的好,语言表达清楚,有感情,看不出来还是非常不错,要继续加油!看得出来,她听了老师的表扬内心很高兴,于是接着表扬,自从参加了朗读比赛,她的自信增加了,就连数学成绩都在很快地提高。看这次口算竟然没有出错。这样经常表扬,真的她的数学成绩越来越好了,数学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如一个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方法用的比较好,我们可以这样表扬“你的方法很好!”“你做题很努力!”这是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进行了表扬,学生会很高兴,会增加自信心。如果简单地表扬“你真聪明!”,是对学生自身进行表扬,学生会认为自己成绩归功于能力,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

4.对给易错题做对的同学予以表扬。你对这个题的理解很透彻,你的想法连老师都没有想到。这些常有的个性评价语,鼓励作用,也对别的学生指出了能力方向。

(二)多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的兴趣持久。让学生在感官上视角上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会一下子提起兴趣。

1.游戏课让学生玩中学。小学生就是喜欢玩,课外多设计一些数学游戏,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多用脑,发展思维,提高兴趣。比如:玩24点游戏。 2 7 10 10: 2×(7+10)-10)=24 3 3 3 6: ((3×(3+3))+6)=24。制作做莫比乌斯圈,玩魔方。火柴棍移动的数学游戏。④不太难的数学思考题。

2.操作课,让学生在做中学。

例如“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的教学。先做练习做复习准备。

20×3= 7×50= 6×3= 24÷6= 8÷2= 12÷3=

然后进行创设情境。学校明天要举行六一儿童节汇演,打算装扮一下各班教室。(出示主题图)(1)有80个气球,每班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2)有120面彩旗,每班3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

根据每小题的两条信息,你能提出数学的问题,并列出算式吗?引出意义:为什么这两道题都用除法计算?(都是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

3.探究课,让学生在思索中学。

(1)探索口算方法。

80÷20=

让学生自己先想一想,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汇报交流,重点说一说怎么想的。

  方法一:20×4=80 80÷20=4

  方法二:8÷2=4 80÷20=4

  方法三:80÷2=40 80÷20=4

  方法四:8个十除以2个十等于4,80÷20=4。

  你最喜欢哪种算法?

  在后面的练习中,大家可以有意识的运用这几种不同的算法来试试,比一比到底哪一种才是最简便的!才是又对又快的。

4.竞赛课,让学生在比中学。

  1. 组与组竞赛,也就是做口算时看哪个组做得又对又快,而且全组完成。

  2. 组内竞赛,在一个组内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3. 同桌竞赛,同桌两个竞赛可以互相出题,一个出5个看谁对的多。这种对答式的口算练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口算水平,而且还有助于融洽学生间的关系。

  4. 男女生竞赛,同样的题哪个组做得又对又快,女生整体与男生整体的哪个组比较好。

  5. 开火车答两轮,哪些是全对,哪些全错。

(6)找朋友竞赛。一个学生出示练习卡片口述:“我的朋友在哪里?”其余学生看到题目后立即拿出相对应的卡片,并口答:“你的朋友在这里。”看谁答得快,对得多。无论哪种竞赛,只要全对就给一朵红花或星星。

竞赛的方式多种多样,无论哪种都要对学生做出合理恰当的评价与鼓励,每次全对的给一个星星或者小红花。到学期末按红花、星星的数量进行评奖,最多的一到三个人奖一本书,其他的按15个红花3个作业本,看红花的数量情况让所有获得红花的都有奖。

二、注重分类讲明算理

在计算教学中。老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如何引领学生对口生进行分类呢,教师可以多分类讲解。

(一)加法:

1.算理 把两个数合并为一个数叫加法。

2.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末尾算起。比如 27+18=45,末位的7和8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十位上进一,十位上的2与1 的和再加上进的一就得45。哪一位上满十向前一位进一。技巧计算: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无论多大的数相加其最基本的原则都是20以内的加法原则,由于加法可以交换加数,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是 :几加九进十减一、几加八进十减二、几加七进十减三、几加六进十减四。我们只需要记住这几句就可以了,在100以内的加法中,先观察两个各位数字,找出他们中间较大的数,按口诀进行计算可以很快的算出答案。比如:36+49= ,我们观察发现两个各位数字分别是6和9,6+9大于10,需要进位,较大的是9,所以应用“几加九进十减一”得到答案的十位就是3+4+1=8,个位就是给6减1等于5,所以答案就是85. 28+44= , 我们观察发现两个各位数字分别是8和4,8+4大于10,需要进位,较大的是8,所以应用“几加八进十减二”得到答案的十位就2+4+1=7,个位就是给4减2等于2,所以答案就是72.

3.加法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算理: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如 3+5=8 ,5+3=8所以3+5=5+3,用公式表示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例如1(12+32)+18=12+(32+18)所以用公式表示为(a+b)+c=a+(b+c)加法运算定律 拓展 (a+b)+c=(a+c)+b ,(12+32)+18=12+(18+32)a+c+b=a+b-c ,a+b-c=a-c+b,22-15+8=22+8-15(利用带符号搬家,加法交换律先算22+8得30凑整在减15),46+23-16=46-16+23(利用带符号搬家,加法交换律先算46-16得30凑整再加15)其实掌握定律就是用简便方法来提高口算的速度和正确性。

(二)减法

1.算理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期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a-b=c

2.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末尾算起。哪一位上不够减,向前一位退一当十,和本位上的数相加再减。

3.退位减法的口算计算方法: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是以10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作为基础的,由于减法中减数和被减数不能交换位置,所以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是:几减九退十加一、几减八退十加二、几减七退十加三、几减六退十加四、几减五退十加五、几减四退十加六、几减三退十加七、几减二退十加八、几减一退十加九。那么在减法中,先观察两个个位数,当减数比被减数的个位大时,根据减数的各位选择上面的方法进行计算,即可以很快的算出答案。 比如: 64—27= 37,我们通过观察发现被减数的个位是4,减数的个位是7,4小于7,需要退位,所以应用“几减七退十加一”得到答案的十位就是6—2—1=3,个位就是给4+3=7,所以得到答案为37。

4.减法运算定律(减法的性质):一个数里面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减数的和,也可以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减第二个数;也可以先减去第二个数,再减第一个数。a-b-c=a-(b+c) 45-17-13==45-(17+13)(这样两个减数先加可以凑整再减,这样可以口算,从而提高口算能力,口算速度,得数的准确性。)

拓展 a-b-c=a-c-b , 129-36-29=129-29-36

a-(b-c)=a-b+c ,367-(167-38)= 367-167+38

a-(b+c)=a-b-c ,465-(165+38)= 465-165-38(以上的两个例题是先去掉括号,括号里的运算符号要变号,再利用带符号搬家,凑整就可以进行口算,提高口算速度,提高口算能力,得数的正确性。)

(三)乘法

1.算理 求几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乘法。

7 + 7 + 7 + 7 + 7 + 7 =7(相同加数)×6(相同加数的个数)=42

计算方法:7×6=42(乘法口诀计算)

2.34×8=272(利用分合式,把34分成30和4,那么就是8个30的积,加上8个4的积,即:240加32等于272,。)

计算方法:用竖式计算先用8去乘4得32,进3写2,然后用8去乘十位上的3,得24加上3得27结果等于272。

3.整十数、整百数与个位数相乘或整十数、整百数互相相乘。如:30×2=60 300×70=21000

(一位数与几百几十的数相乘,先乘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积的后面添上几个0。)

4.整十整百数与不是整十整百数的两位数相乘。

例如:150×43(150就是15个10,15个10乘以43个1,就是645个10,就是6450。那么,150×430= 和 150×4300=

通过计算你发现:15个10乘以43个10等于645个100,就是64500。15个10乘以43个100等于645个1000,就是645000。 

从上面三题,可以发现:引导学生认识这里的10、100、1000其实就是这些数的计数单位,因数的计数单位相乘等于积的计数单位。

(方法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在积的后面添几个0)

5.乘法运算定律:

(1).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字母公式:a×b=b×a 

(2)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字母公式:(a×b)×c=a×(b×c), (24×3)×5=24×(3×5) ,(a×b)×c=(a×c)×b,(25×27)×4=(25×4)×27(利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易算出整十、整百、整千数,就可以利用掌握运算定律达到口算,提高计算速度,提高口算能力,得数正确性。)(a×b)×c=(b×c)×a,(23×125)×8=(125×6)×23

(3).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公式:(a+b)×c=a×c+b×c 或 a×(b+c)=a×b+a×c (利用乘法的分配律的正运算和反运算,易算出整十、整百、整千数,在进行下一步的计算。就可以利用掌握运算定律达到口算,提高计算速度,提高口算能力,得数正确性。如:(25+15)×4=25×4+15×4=100+15=115. 8×(125+34)=8×125+8×34=1000+272=1272.一步都是口算) 拓展:(a-b)×c=a×c-b×c 或 a×(b-c) =a×b-a×c (上面的方法对于乘法与减法的结合同样适用。如(44-8)×25=44×25-8×25)=1100-1000=100,25×(40-8) =25×40-25×8=1000-200=800.)

(四)除法

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期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除法。2×3=6 6÷2=3 6÷3=2 26÷2=13

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26÷2=13①算理 :利用分小棒(10根一捆,两捆和6根,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多少)。两捆,一个同学分得一捆,6根一个同学分得3根,每人就是13根。也就是:,26÷2=13,:方法:如:先将2捆小棒平均分成两组,每组有1个十,要在竖式的十位上写商1;分掉2个十还剩6个一,6根小棒再平均分成两组,每组3个一,在竖式的个位上写商2;分掉6个一,最后没有剩余。最后告诉学生竖式的简便写法。②计算方法:从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

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不够除,看被除数的前三位,同样的除到哪一位,就将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余数要小于除数。在笔算除法时,先判断商的最高位在什么位,就能确定商是几位数,防止把商写错位置,这对保证计算正确是很重要的。

4.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

80÷40=2

①40×2=80 80÷40=2

②8÷4=2 80÷40=2

③80÷4=20 80÷40=2

④8个10除以4个10等于2。 80÷40=2

5.除法运算定律: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两个除数的乘积。a÷b÷c= a÷(b×c ) ,3700÷25÷4= 3700÷(25×4) a÷b×c= a×c÷b ,25÷100×4=25×4÷100(同级运算,利用带符号搬家,25×4=100,这样变成整十数、整百数的计算就快了。)

三、灵活估算,巧用算法。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计算乘法或除法时,有时候不需要准确数,只需要一个大约数,这种情况也就是需要估算一下。另外估算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时也需要用估算来试商,提高计算、口算的速度和正确性,那么怎样估算呢?

(一)凑整加四舍五入法。即使每个数成为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如, 19≈20 13≈10 125≈130 267≈300方法就是把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变成整十数,三位数的把百位数和十位数进行四舍五入,成为整十数或整百数进行计算。

28×12≈30×10≈300 278+35≈300+40≈340 42÷8≈40÷8≈5

143÷70≈ 2 632÷90 7≈ 240÷77 ≈3 120÷28≈4

  1. 利用乘法口诀进行估算。估算是求近似数,采用的一般方法是把个位、十位或百位 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取整,进行计算,而且采用口算就可以算。可是有些也不一定能口算,比如 64÷7≈就要估成63÷7≈9,就不能估成60÷7≈,比如290÷28≈,270÷30≈9 830÷84≈810÷90≈9

四、综合练习提升口算能力。

(一).精心设计练习题

1.要有口算性练习。要想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就要重视基本的口算练习,因为任何一道题都是由若干个口算题组成的,它是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直接影响到笔算的效果,所以,在教学中要重视口算练习。例如:把基本的口算题写在卡片上,让学生抢答,或者采用“开火车”的形式,给每个学生口算的机会,也可以把口算本子利用展示台展示开火车答题。日子久了,口算能力大大提高。

2.要有操作性练习。动手操作是符合儿童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的。手脑并用才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知识,发展各种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23+7=30利用摆小棒、动手摆,23摆成十根一捆的两捆和三根,左边是7根,学生很容易发现3根和7根刚好可以捆成一捆,是3捆,刚好也就是30根。

3.练习设计要体现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使用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等特点,巧妙地运用它,不仅可以节省老师在黑板上写题的时间,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练习不再枯燥。还如巧用数学游戏。数学游戏是容易被儿童接受的学习数学知识的一种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

总之,学生只要掌握了以上的每一种运算的方法和技巧,掌握所有运算定律进行计算、口算就能提高。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口吃不出一个大胖子,学生口算习惯的养成口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就能达到的,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训练。是一个师生共同配合,长期训练的过程,教师若有心,学生必受益,只要教师扎实口算的根基。做强口算的主干。创新口信的形式,学生的口算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读懂课堂[M]. 上海:王焰, 2011. 1-233

[2]孙亚玲. 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M].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1-300.

[3]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7

[4]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