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字”驻足于生活,细品生活语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02
/ 2

以“字”驻足于生活,细品生活语文

李贤慧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阳光中心小学 523000

记得上年接到课题组的任务,下周四要进行课题组教研学习,我的任务是执教一节低年段的阅读教学。一种手足无措的烦恼涌之而上。现在回想起来,正是这种烦恼激励了我这一年来收获了由摸索走向成熟的喜悦。

5efd757eaf958_html_8d3ca40d32e870cf.png

( 图1)

那次的阅读教学课例,我选了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为教学内容。我翻开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仔细地阅读分析,理清这篇课文的教学目的和思维导图(见图1)。慢慢地,试着从文本的关键字“卖”出发,找到自己对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灵感。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它主要讲述一只小青蛙觉得白己住的泥塘不怎么样,就想把它卖掉。在卖泥塘的过程中,小青蛙认真听取每一位来买泥塘顾客提出的意见,它虚心接受了小动物们的建议。最后,小青蛙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成了一个美好、舒适的泥塘。

5efd757eaf958_html_d53f441bae73802.png 本堂课设计,我主要抓住课题中的“卖”这个字进行质疑和深入驻足,结合生活实际,列出“提出问题”,“深入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4个板块进行教学设计(见图2)。

在设计教学时,仍然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识字、写字。我思考着如果能用识字的这个教学重点与阅读理解相结合,试图创设一个富有汉字含义的童话故事教学情境,以“字义”代讲,促进学生自行理解课文背后的含义。下面我就对《青蛙卖泥塘》这一课例做以下反思:

一、抓“字面”代讲,识字明文。

 开课时,结合低段教学中识字、写字的重难点。我把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相结合,渗透汉字的构字规律,利用字面的含义讲解课文故事的前因后果。如,我在开课前,介绍了这篇课文的主角是一只小青蛙,我告诉学生小青蛙喜欢吃害虫,左边的“虫字旁”告诉大家青蛙是益虫,需要我们保护。小青蛙一般生活在浅水洼的地方,所以旁边有两个土,这 两个土组成“圭”,书写“圭”要注意四横等距。这样,很好地解决了字的形和义。把汉字的构字规律和昆虫类科普知识相结合进行识字教学,这能把语文课堂演绎得更为灵动。

5efd757eaf958_html_74f2c2a2a978ad43.png 又如,我让学生齐读课题时,我继续教学了“卖”这个生字,并把形近字“买”放在一起,利用课件进行对比讲解。告诉学生,汉字中的“卖”比“买”只多了上面的“十”字头。这个“十”字头代表东西,把东西“卖”出去了,就能换一些钱。相反,想把东西“买”回来,就得花一些钱。(见图3)这样图解结合,学生容易接受和明白。

再如,在学习第3-5自然段时,我用“采集草籽”这四个生字的构字结构进行对小青蛙的“侧面烘托”。我告诉学生,“采”和“集”这两个字都是木字底,这“采”字,我们以前学过,它表示用手去采摘,在课文里,小青蛙是要到草丛里采集“草籽”,看这个“籽”是米字旁,草籽它比小米粒还小,小青蛙得一粒一粒地采摘下来,再收集在一起,多不容易啊。让学生通过这四个生字的构字结构,看到了这是一只不怕劳苦的青蛙。

在学习第8自然段时,我用 “破”字的含义和“引”字的字形,再次对小青蛙进行“侧面烘托”。我告诉学生,“破”这个字,左边是块锋利的石头,右边是一块皮,锋利的石头把皮划开了,就叫做“破”。小青蛙很不容易找到了泉水,又在竹林里砍来了竹子,它把一根一根竹子“破”开,再把破开的竹子一根一根地接起来,这多像“引”字的里的“弓”啊!清清的泉水呀,就顺着破开的竹子顺畅地流到泥塘里,这多像“引”字中的一竖啊!让学生通过“破”字的含义和“引”字的字形,看到了这是一只不怕劳苦的青蛙,它正用自己勤奋的双手一步一步改变泥塘。

低年级虽然不懂“侧面烘托”,但“侧面烘托”是中高年级需要掌握的写作方法。我悄然无声地把这个教学手段放进这里,也许可以为日后学生们上三年级学习写作时派上用场。

二、以生活为点,练习说话。

语文来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而生活本身就是语文大课堂,这就要求咱们的语文教学必需并以生活为点,扩展说话。

这篇课文不难发现老牛和野鸭的说话方式上存在着相同的特点,就是它们在说话的时候都是先说泥塘的优点,再说泥塘的缺点,中间用一个转折关联词“不过”“就是” 进行连接。像这样的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我们在教学中是不能错过的。我让角色转换,尝试以其他小动物进行迁移运用。让学生感受感受这样说话有什么样的好处。(见图4)课堂上,学生根据我课件的列出的转折关联词,先是同桌进行对话,再角色转换对话。

最后,学生指出:这样的语言表达,听起来让人心里舒服,即使指正有错的地方,也容易让人接受。语文教学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表达是生活上的“必需品”。语文是一门有内涵,有思想,有灵气,有诗意的学科。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也离不开生活。

三、化“字”为景,扩展文本。

《青蛙卖泥塘》是一篇低段的课文,低段的课堂要结合低段学生的学情,为让学生能容易接受课文,需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大大的情景,让课堂教学更富有童趣。于是我在这节课的课件制作上花了很多心思,我通过动画让学生看到了“烂泥塘”什么也没有到“泥塘”什么都有的景象,让学生通过泥塘的变化明白作者是想通过这个童话故事告诉我们:美是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的。

在这篇课文的指导朗读中,我积极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进行教学。如:在青蛙吆喝“卖泥塘喽,卖泥塘!”时,我结合市场买卖的场景,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再让他们大声吆喝。再到后来,泥塘一步一步完善了,青蛙又是怎样吆喝“卖泥塘”?有了生活资源的经验理解,孩子们会随着课文的内容变化进行“二次”情景想象,而每进行一次的情景想象,每一次大声“吆喝”就会显得不一样。有了不一样的体会,孩子们不再胆怯和不自信了。

再结合课文的课后练习题让学习练习说话。很多时候,我们看到这样的课后练习,一定认为这就是要求学生练习说话。我们一直认为学生无话可说的原因是“词穷”,却忽略了导致学生“词穷”的原因也许是他们的“勇气”。因此,我在这节课授课中,我积极创设情境的原因是想还原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通过“字”里行间联想到各种生活情景。学生对生活情景熟悉了,才有“勇气”有话可说。

这样的教学不但有效地利用了生活,还在课堂上营建了浓厚的生活氛围,并且把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有效地相结合起来。

这次教学让我对“生活语文”有了一个新的看法,让我对教学设计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经过这一次的磨练也让我有了很大的成长。当时我在执教《青蛙卖泥塘》这节的录像课,送去参加广东省“双融双创”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课例获省三等奖,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获东莞市三等奖,而本节课我制作的课件也获东莞市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该课件二等奖件。虽说以上这些的浮云,但却激励着我在今后语文教学上要像《青蛙卖泥塘》中的小青蛙一样,不要怕苦累,语文教学路上是需要勤劳地思索、探索和摸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