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夜间急诊情况及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03
/ 2

高校学生夜间急诊情况及对策分析

张莹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医务室 四川 成都 611731

【摘要】 目的 分析高校学生发生夜间急诊的情况,并提出相应改善对策。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为2019年1月-2019年12月,抽选我高校夜间急诊学生10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一般夜间急诊发生时间及男女生占比,分析常见夜间急诊疾病原因及月份分布。结果 调查发现,熄灯前学生夜间急诊发生率明显高于熄灯后,且女生夜间急诊占比略高于男生(p<0.05)。高校学生夜间急诊常见疾病主要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急腹症、意外伤害等,其中9月份为高校学生夜间急诊高发月份。结论 高校学生夜间急诊时有发生,应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同时加强健康宣教力度,予以规范化管理,合理配置资源,以便更好满足学生急诊需求。

【关键词】高校学生;夜间急诊;对策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学生人数逐渐增多,对其医疗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医务室属于基层医疗卫生部门,是维持且保障高校师生健康的主要阵地之一[1]。尽管高校学生文化水平较高,体质良好,但同样经常出现夜间急诊情况,一旦稍有疏忽,容易产生不良后果,危急学生健康与安全。因此,就需要深入分析高校学生夜间急诊情况,结合其特点强化管理力度,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优质服务。本文以2019.1-2019.12我高校103例夜间急诊学生为例,分析具体情况及对策,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时间为2019年1月-2019年12月,抽选我高校夜间急诊学生10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男生35例,女生68例,年龄最小为19岁,最大为23岁,平均年龄(22.1±0.6)岁。

1.2 方法

对急诊学生的一般资料、转归结果等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汇总至EXCEL表格分析,探讨夜间急诊分布时间、男女生占比及常见急诊疾病情况。提出改善对策。

1.3 观察指标

对比熄灯前后夜间急诊学生占比及男女生构成比,同时分析常见急诊疾病及月份与夜间急诊间的关系。

1.4 统计学分析

整理研究结果后录入SPSS 20.0 完成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通过%表示,经卡方值检验,计量资料通过x±s表示,经t值检验,结果以p<0.05反映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熄灯前后、男女生夜间急诊分布对比

调查发现,熄灯前夜间急诊概率明显高于熄灯后,同时女生急诊概率高于男生(p<0.05),具体见表1。

表1:熄灯前后、男女生夜间急诊分布对比

时间

男生

女生

X2

P值

熄灯前

22(21.36)

40(38.83)

16.45

<0.05

熄灯后

7(6.80)

28(27.18)

23.21

<0.05

X2

15.13

12.93

P值

<0.05

<0.05

2.2 常见夜间急诊疾病情况

整理分析发现,高校学生夜间急诊常见疾病主要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急腹症、意外伤害等,具体见表2。

表2:常见夜间急诊疾病情况

疾病

发生率

上呼吸道感染

39(37.86)

急腹症

22(21.36)

意外伤害

15(14.56)

酒精中毒

12(11.65)

痛经

9(8.74)

其他

6(5.83)

2.3 高校学生夜间急诊月份分布

研究发现,9月份为高校学生出现夜间急诊的高峰期,1月份夜间急诊学生最少,具体分布见表3。

表3:高校学生夜间急诊月份分布

月份

发生率

1月

2(1.94)

2月

6(5.83)

3月

7(6.80)

4月

6(5.83)

5月

8(7.77)

6月

9(8.74)

7月

11(10.68)

8月

22(21.36)

9月

10(9.71)

10月

8(7.77)

11月

7(6.80)

12月

7(6.80)

3 讨论

3.1夜间急诊情况

3.1.1时间

从夜间接待急诊的时间角度总结,可以发现熄灯前接诊数量要明显高于熄灯后。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在于大部分学生在白天需要忙于学业,基本没有时间来校医务室看病,便赶在熄灯前集中就诊。同时还有部分学生对于自己时间的调控能力较差,将读书、运动、聚餐的时间安排得过晚,在赶回寝室的过程中或活动的过程中会发生意外情况,也就使得夜间急诊概率明显提升。其中大一新生尤为常见,在首次面对完全独立的生活环境下,加之又是心理和生理状态最活跃的年龄,家长的约束力完全丧失,很容易因饮食、生活无规律导致各类疾病的发生[2]

3.1.2病因

从夜间接待急诊的病因角度总结,其中上呼吸道感染类疾病发生的概率最高,其次为意外损伤、急腹症,这三类病症占夜间急诊的70%以上。其中男学生意外损伤的概率要远高于女学生,加之男学生日间运动量也相对较高,高校内的运动场、游泳馆等完全对学生开放,同时学生的床位大多采用上下铺或上铺的方式,进一步提升了损伤的概率。高校作为学生的主要集中场所,人员密集度较大,且上课时往往需要集中在大型教室内,这也就使得上呼吸道感染类病菌的传播更加容易,若出现不同院系或不同班级同时上课的情况,还会出现更大规模的传播。另外,随着现代大学生活方式的逐渐改变,大多数在校学生多采用点外卖、校外聚餐等方式获得食物,而这些食物来源的卫生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因而很容易产生急腹症的情况[3]

3.1.月份

从夜间接待急诊的月份上来看,通常秋季的9月份比例较高,而冬季的1月份相对最少。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在于每年9月为我国各大高校开学季,而开学季阶段同时也会开展军训活动,此时大一新生刚刚来到全新环境下还未来得及适应,加上军训对体能消耗较大,因此出现生病的几率相对更高。另外,军训时间通常需持续到下午5点至6点,很多学生的病症还具有延后性,也就使得夜间急诊量相对增加[4]

而每年冬季的1月份为各大高校的考试阶段,加之外部环境气温较低,大多数学生会选择在寝室、自习室等室内备考,户外活动量相对减少。同时1月份时大多数课程均以结束,学生日间可控自由支配的时间相对增加,也是造成夜间急诊接待量下降的原因。另外,大多数情况下我国高校为配合农历新年假期,均会选在在1月中旬左右放假,也就造成学生1月份在校时间不足一月,也间接导致了夜间急诊量下降。

3.2对策

3.2.1强化宣传教育

应在大一阶段开展保健宣传教育,可借助现代互联网技术,通过微信传导保健知识内容,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习惯。劝导学生遵守校内熄灯休息时间,尽量不要再非考试月内熬夜,也不建议将熄灯时间设置过晚。同时积极、正确地对身体进行锻炼,但叮嘱学生们严格控制运动量,以免适得其反。将校内多发病的种类、特点等告知学生,同时强化上呼吸道感染、意外损伤、女学生月经周期保健等相关知识的宣教。另外还需为学生提供急救课程的选修课,例如快速止血、包扎技巧、心肺复苏等。

3.2.2规范化管理

进一步规范化校医务室的夜间急诊操作流程,对可以在医务室处理的病情应严格按照流程操作,在学生就医后需立即处理,尽量减少拖延的时间。而如果在医务室内无法处理,则需立即联系上级医院对学生进行转运,且校医需全程陪同学生,以缓解其心理压力。

【参考文献】

[1]方海飞.高校学生夜间急诊情况分析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20):133-134.

[2]唐楚岳,陈玉如,周红, 等.高校学生感冒用药调查及分析[J].安徽医药,2020,24(4):814-817.

作者简介:张莹,汉族,男,1983.3,山东泰安人,本科,医师,普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