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应用在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中的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04
/ 2

风险管理应用在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中的对策分析

曹倩

辽宁电力中心医院心内科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目的 探讨对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 挑选2018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采取数字表法把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更为认可护理内容(P<0.05)。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相比,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风险管理运用到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护理质量。

关键词 冠心病;专科护理;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指就有关风险问题,在鉴别与评估风险基础的前提下,采取一系列管理行为较好减少风险事件。冠心病患者病情变化快速,比较复杂,大部分患者为老年人,护理风险很大。本文分析对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入选条件:与冠心病相关诊断标准相吻合;患者知情。排除标准:严重肝肾疾病者;精神障碍者。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7-75岁,平均(61.6±3.3)岁;病程4-13年,平均(8.5±2.9)年。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9-78岁,平均(63.5±3.7) 岁;病程5-15年,平均(10.4±3.1)年。此研究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许可。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遵医嘱用药,开展健康教育,给予饮食指导,实施对症治疗。

观察组则选择风险管理。

(1)护理模式。执行小组管理责任制,患者床旁责任制,护理等级管理制度。护理人员巡房时,应当紧密追踪患者表征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耐心聆听患者诉求,对中高危群体,则要增加巡房次数。

(2)培训护理人员。组建风险管理小组,遵循冠心病护理特点,再结合护理人员具体情况,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培训,重点培训专业理论知识,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操作技能进行考核,同时评估护理人员同患者的交流水平。

(3)管理药物。安排专职护理人员管理药物,规定护理人员需要娴熟不同药物名称、功交、不良反应、使用剂量与方法,以及有关注意事宜等。

(4)安全护理。打扫干净病房,要定时消毒病房地面、物品,并消毒空气,打造良好病房环境,调整病房温度与湿度在最佳水平,保持空气清新,确保病房光线舒适。

(5)管理设备。安排专业护理人员管理仪器设备,明确管理职责,保证仪器设备安全平稳运行,在维护保养完器械后,应当做好维护保养记录。

1.3 观察指标[1]

我院自制护理质量评分表,对两组护理质量进行评估,从以下方面展开:基础护理水平、护理文书水平、专科护理水平、消毒分隔水平,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质量更高。

采用自制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内容的认同情况,总分100分,得分大于90分表示十分认同,得分75-90分表示比较肯定,得分不到75分说明不认可;总肯定率=十分认同率+比较肯定率。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试组选择SPSS21.0处置数据,数据中的计量资料安排(x±s)形式反映,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百分率予以表达,实施X2检验,在P<0.05条条件下,说明有明显差异。

2结果

2.1两组护理质量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相比,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远高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两组护理水平(x±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文书水平

基础护理水平

专科护理水平

消毒分隔水平

观察组

40

95.12±9.72

95.38±15.03

91.48±14.77

91.24±12.88

对照组

40

83.51±13.22

82.26±11.31

82.95±12.53

83.15±10.78

t

4.4749

4.4114

2.7853

3.0463

P

0.0000

0.0000

0.0067

0.0032

2.2两组对护理干预的认同情况

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更为认可护理内容(P<0.05)。表2。

表2 2两组对护理干预的认同情况[n(%)]

组别

例数

十分认同

比较肯定

不认可

总肯定率

观察组

40

30(75.00)

8(20.00)

2(5.00)

38(95.00)

对照组

40

12(30.00)

19(47.50)

9(22.50)

31(77.50)

X2

5.1647

P

0.0231

3 讨论

冠心病,其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心脏疾病,致病原因在于患者冠状动脉血管出现粥样硬化,致血管腔被阻塞,引发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所致[2]。此类疾病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人,疾病的特点是突然发病迅速进展,据统计,有超过 1/3 的冠心病患者,在初次发作就出现猝死。

冠心病会在很大程度上给患者生理与心理造成极大不利影响,因此,向冠心病患者,开展专科护理管理,意义重大。

临床护理管理会有诸多风险,这就加大管理难度系数。而风险管理则是就现有或潜在医疗风险的管理程序,进行辨别,评估并处置,从而降低或预防发生医疗风险事件[3]

专科诊断治疗冠心病患者时,临床需要从下列方面实施风险管理:①管理护理人员。②有效管理药物。③科学管理医疗设备。④应急处置风险。⑤开展安全管理。实施风险管理有利于护理人员更全面了解患者的需求,尽最大可能满足患者的各类需求,开展健康教育,拉近护患间的距离,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并使患者的防范意识得到提升,同时,有效降低突发事件与医疗纠纷发生机率[4]。风险管理属于管理手段,其作用极大,应当长时间连续展开,方能够较好减少发生风险事件机率。

本研究,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更为认可护理内容(P<0.05)。两组护理质量评分相比,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远高于对照组(P<0.05)。

以此次研究进行回顾,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专科管理时,运用风险管理能够较好减少风险管理,提高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梅霜,张乾.风险管理在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3):189-191.

[2]王咏华.风险管理应用于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中的价值与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8,37(25):127-129.

[3]李晓彤.探讨风险管理在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4):90-91.

[4]高晓燕,张红,马晓伟.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应用的对策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23(23):3779-3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