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08
/ 2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赵明江

贵州省黔西县第十小学 551500

摘要:面对新课程,我们要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学习优秀的教育理念,借鉴优秀的教育方法,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科学地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爱学、会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数学和生活的有效结合,才能使数学教学焕发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问题意识;创新意识;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理念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已成为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新的课程标准在为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提供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如何更好地践行新的课程理念,用何种方法去践行这一理念,我们仍处

于一种摸索状态,下面我就自己工作中的点滴方法、感想和所有教育同仁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1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应使学生在兴趣与动机、自信与意志、态度与习惯等几方面获得发展。由此可见,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占有尤为重要的作用。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

于很多学生来说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枯燥感。因此,我们应该采取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方法。

1.1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很多学生从小就喜欢故事,尤其会被精彩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如果教师能将故事情境有效地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2动手操作,手脑结合

心理学家曾指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是使学生多渠道地感受信息的好方法。课程标准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所以,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多为学生准备动手操作的材料,多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动手操作。

1.3现代化信息手段地科学介入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很多抽象枯燥的知识经过信息技术的设计和处理会变得非常具体直观。这无疑降低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1.4以竞赛的形式,唤起学生学习热情

每个人都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很多教师已经认识到了竞争在激发学习热情时的重要性。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以组为单位的竞赛场面。这些环节的设置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合作的意识。

2课堂教学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新教材的编写也坚持了设计学生喜欢的情境,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有了好的教材作基础,教师就应该在教学方法上下工夫,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组

织教学。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有这样一类解决实际问题的题:小红的前面有三个人,后面有四个人,这一排共有多少人。我相信如果不实际演示一下,很多学生都会说是7个人。所以,在类似这样的教学环节中我们要采用直观的演示方法,让学生实际排一排、看一看,这样就便于学生理解。我相信学生一定会觉得更有兴趣,学起来更觉得有价值。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想力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无疑也就是在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一个有效的问题不仅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引发学生的不断思考。一些教师在讲授完一节课后做反思时往往会说:“自己觉得这节课上得比较顺利,每个环节都是按着自己事先设定好的思路完成的,自己讲的他们都听懂了,他们没有问题了。”其实我觉得这样的一节课应该是不成功的。课堂不是一节教案的演绎,它应该具有很多生成的东西,应该唤起学生的不断提问、不断思考。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什么是有效的提问,我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上边的介绍:“有效提问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1)是有效的问题;(2)是有效的提问策略。”要知道什么样的问题是有效的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记得我曾经执教过的一节一年级的《找规律》一课,当时我将开头的问题设计成了和看电影有关的问题,可是当我的问题提出后学生都不出声了,这时我才意识到这些农村的学生根本就没有去看过电影,所以根本就无从说起。可见无论是什么样的提问都要植根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原有知识水平。当然一个好的问题也不能脱离课程标准和教材。我们只有了解了各阶段学生该达到的阶段目标和教材所要求的单元和课目标,才能更好地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师在设计好有效问题的同时要更加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教学环节设计的目的是唤起学生的思考意识和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敢于提问题、善于提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教师要在日常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多为学生创造质疑的机会,还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不能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当然很多学生的提问也许在教师的眼中并没有多大价值,可是我们依然要重视这些在我们眼中似乎并没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都要有一个过程,而且要给予学生足够的信心和指点,当学生敢于提出问的时候已经迈出了提出有效问题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蒋丽英.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学[J].学周刊,2011(1):124.

[2]李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过程[J].基础教育论坛,2014(6):4-5.

[3]钟凤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评价[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1(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