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现状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0
/ 2

浅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现状与对策

蔡丽萍

宁波市镇海区蛟川中心学校 浙江宁波   315200

【摘要】小学综合性学习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它充分拓展了语文教学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忱,进而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了基础。本文以现行的部编版语文教材为例,对小学第一学段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的现状和操作策略进行分析与探究,并借此引起同行对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视。  

关键词】第一学段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对策

综合性学习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语文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在第一学段,教师应立足于低年级学生兴趣领域,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增强学生参加活动的欲望,孕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有许多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亟待我们研究解决。笔者对第一学段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进行了认真地探寻,发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缺乏目标意识。众多语文教师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时,没有明确的目标,将其内容当成课文一样讲解,毫无创造性;把综合性学习放在课堂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不给学生时间空间,综合性学习就在课堂中短短的课时里草草完成。导致综合性学习失去了真正的目的和意义。

片面追求实践性。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综合,是语文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综合。有些老师在理解上过于片面化,将综合性学习单纯地理解为实践课,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客观或者主观偏离了目标,与语文学科的实际教学存在严重的脱节情况。语文学科是本源,一切基于本源,一切为了本源。因此,把握综合性学习的“语性”本质,是成功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原点。

忽视活动过程。有些语文老师只重视活动成果的交流,只重视活动终结时的评价,把活动的过程仅仅当作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显然这有悖于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的初衷,不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针对以上现状,笔者通过认真地学习、研究和实践,对第一学段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提出了以下建议,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理清目标,把脉综合性学习教学方向

任何一项学习活动,都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指向。语文教学有着自身的特定,就是要结合课程标准、结合文本、结合学生实际,确定科学准确的教学目标。只有当教师正确地把握教学目标,才能有效地设计和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真正为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掌舵。

1.理解教材编排意图

现行部编小学语文教材并没有设计单独的综合性学习板块,而是将听说读写、思维、修养、审美、优秀民族文化等方面分开编排,每一单元都在必不可少的听说读写板块之外设计了其他有关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因此,教师在界定部编版教材内的综合性学习素材时,要采用“广义的综合性学习”内涵,即不论教材中有无显性的、集中的综合性学习板块,只要能够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思维,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的优秀民族文化,就可以纳入综合性学习,都可以作为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素材。如二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传统节日》后面的第三个思考题“我国很多民族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你知道哪些”。本篇课文作为本识字单元的一篇课文,最重要的任务是开展识字教学。课文后的思考题则引导学有余力或对此主题感兴趣的同学拓展学习,对二年级学生来说并非易事,但是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可以成为教师进行综合性教学的素材。

2.把握学段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对于第一学段的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是围绕五个点,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偏重学习态度甚于学习能力。要求学生对综合性学习活动保持“好奇心”和“热心”,要求学生对“感兴趣”的地方提问,包含“主动学习”的因素。二是注重学习过程甚于学习结果。目标中只要求学生可以“进行讨论”“观察”“表达”“参加活动”,并不对所达到的学习成果做任何准确性、生动性或创新性要求。三是注重对合作学习、集体学习的体验。第一学段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停留在“游戏”上,合作学习和集体活动在本质上是一个“集体游戏”,只不过是承担了教育功能的“集体游戏”。

3.细化课时教学目标

有了对学段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我们还必须把这些教学目标落实到每一次的综合性学习中去。如二上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是“有趣的动物”,我们就开展了以“有趣的动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我根据学段教学目标以及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及认知特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表达,做到声音响亮,态度自信大方。

2.在交流、倾听中了解一些有趣的动物知识。做到有秩序有礼貌地提问。

3.初步学会查找、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喜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二、多措并举,巧妙实施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是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新的亮点,它没有一个固定的教学模式可依,为提高综合性学习的实效性,我在突出其结合性、实践性、自主性、激励性等方面进行了尝试,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2.融入生活血液,凸现语文实践性

课程标准中倡导“在实践中学语文”,强调语文与实践要更加紧密地结合。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应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团等教育资源,密切联系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如:今年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打乱了我们的生活。在这个特殊的假期,我引导学生开展了“小小宅人”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学做疫情播报员,采用画画、书法或录视频方式介绍预防知识或为武汉加油;尝试古诗新唱,用方言或者是歌曲读一首大家熟悉的古诗;挑一款宅在家里解闷的方法来介绍;也可以是宅家学厨艺,介绍你做的一道菜,讲述你学厨的趣事。通过学习、实践、交流活动,既初步培养了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文字描述、口语表达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而言,实践是第一位,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直接体验,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的。

3.突出“语文味”,有别实践活动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别于一般的实践活动,它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而不是学习内容的简单拼凑,多学科的割裂呈现。如:开展“我的玩具大家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有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的:

1.读一读。读有关“玩具”的课文,进行朗读比赛。(朗读能力的训练)    

2.讲一讲。查找、收集有关“玩具”的动画片、小故事,开小小故事会。(读与听能力的训练)   

3.说一说。介绍玩具的样子及由来,召开玩具展览会。(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       

4.做一做。亲手做玩具,写一写感想。(写话能力的训练)    

每一个活动的制定都紧密围绕主题,学生在听、说、读、讲、写的训练中使语文素养得到提高,锻炼了学生的策划、组织、协调、合作的能力,听说读写能力均得到发展,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

三、多元评价,跟进综合性学习评价机制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综合性学习评价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究。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综合性评价要求我们既要关注学生的共性,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从不同的角度来评价学生,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设计和使用了特色卡,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优秀作品卡、精彩发言卡、最佳创意卡、最佳合作卡等,这些卡的设计使用充分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失败者,参与就是进步。”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