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走班制”模式的教学空间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0
/ 2

基于“走班制”模式的教学空间设计

王 铮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45

摘要:“走班制”模式是指在基础教学实践中,学科教室和老师固定,学生根据学科设置的不同和教学内容的层次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班级上课,实行大小班制的多种授课形式,以兴趣为主导,和“学分制”、“导师制”并行的教学模式。“走班制”模式是我国目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而与此相适应的教学空间设计尚处在摸索阶段。

根此,本文在整体教学空间的规划层面上探讨了三种规划形式:适合大规模校园的分区式规划,适合小规模校园的混合式规划,以及适合超大规模校园的组团式规划。并且,本文还在局部教学空间的设计层面上研究了“走班制”模式下的教室空间、走廊空间和公共空间等具体细节的设计,着重体现出“走班制”模式赋予此类空间的新形式和新内涵。

关键词: “走班制”模式,教学空间,整体规划,局部设计

正文:

一、“走班制”模式的空间诉求

1、开放性、多样性

美国Williams College校长Adam F. Flak认为:“促成师生随时随地的交流与沟通,是建造一所学校最为重要的内容”。“走班制”模式打破了传统“班级”的概念,强调一种随时随地的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老师和老师之间的互动,这需要减少封闭的空间,营造一种开放自由的氛围。

学生的学习模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多元化的——就规模而言:分大小班制,此外还包含有小组讨论,以及零散的个人学习,就时段而言:有课上时间、自习时间、课余时间,这些均要求有不同规模的、不同形态的空间与之对应。

2、通用性、灵活性

由于“走班制”模式的教学学科、教学时段、教学规模、甚至教学形式均有不固定性,这些都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空间具有很高的通用性,以满足复杂的教学情况的要求。同时,教学空间还应该具有可分隔性,空间可以进行灵活隔断。

3、智慧性、生态性

智能化的选课、排课、授课、测试,以及结合“大数据”对每个人的作息状况进行合理调控等……“走班制”模式要求营造更强调互动的“智慧型校园”。

此外,“走班制”模式的教学空间设计应体现绿色节能的理念,一方面,在校园建设中使用绿色技术可节省能源,降低运营经费;另一方面具绿色技术具有科普示范的教育作用,让绿色节能理念更加深入影响到整个社会。

二、基于“走班制”模式的整体教学空间规划

1、分区式规划

一般而言,校园设计,包含三大分区,即:教学空间、运动空间、生活空间。本文着重分析教学空间:常规意义上的教学空间由普通教室、科学艺术教室、校本教室、图书馆、报告厅以及其相关的辅助用房等功能组成,可根据上述功能组成之间的属性和关联性将其进行分类整合,进行分区规划。

分区式规划的优点是功能明确,便于管理;缺点是由于教学行为具有时段性,会形成一定程度上在短时间内相对集中的大人流量的周转,因此需要在排课上进行调配,避免影响。分区式规划较为适用于大规模的校园建设。

2、混合式规划

混合式规划是相对于分区式规划而言的,“混合”一方面是功能的混合:普通教室、实验室、艺术教室、校本教室等处于同一区域内;另一方面是不同层级空间的混合:小尺度和大尺度空间的混合,开放空间和半开放空间的混合等。在“走班制”模式的前提下,混合式规划有着更为灵活,机动性更强的特点。混合式规划强调一种“伴随式”的体验,兼具了便捷性和多样性、开放性等特点。

混合式规划会促成跨学科、跨年级的随时随地的交流和互动,使整个校园更具活力和人气,是一种更加符合新型教学理念的与国际接轨的规划形式。其缺点是增加管理难度,可能会造成局部的流线交叉,因此更加适合小规模的校园,据此,可以引伸出另外一种模式——“局部混合”,即在大功能分区明确的前提下,在分区内进行小范围混合,例如,可将实验室、艺术教室以及校本教室等整合成一栋综合性建筑。

3、组团式规划

组团式即为将整个教学空间依据不同条件和标准划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的、具有均等性的组团。组团式规划兼具了分区式和混合式规划的特点:因为各组团之间是独立的,相对分区明确,而各组团内部则是相对混合的。“走班”可以在每个相对独立的组团内部各自开展。

组团式规划更适用于超大规模的校园。超大规模的校园往往悖于更强调个体化、差异化的培养以及人文关怀的新型教育理念。组团式规划在其组团内部功能相对完备,可以把每个组团看作是“学校中的学校”,这样可以化解超大规模校园的体量,使学生在组团内部产生归属感、认同感。

三、基于“走班制”模式的局部教学空间设计

1、教室空间

“走班制”模式的普通教室有别于常规意义上的普通教室,“走班制”模式使得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周期内具有较强的轮转性和流动性,而老师和学科是相对固定,因此“走班制”模式的普通应设有固定的“导师角”,满足其备课、批改作业、答疑、学习、休息等功能需求。

同时,还应注意到“走班制”模式的普通教室是复合化的空间:教室不仅仅是一个授课空间,还是讨论交流空间、多媒体视听空间、图书阅览空间、生活辅助空间、展示空间以及有归属感的附属活动空间等。

此外,“走班制”小班制教学居多,使用面积可以是标准普通教室(70㎡)的一半,因此,“走班制”模式的普通教室设计要考虑到将其“一分为二”的可能性,这涉及到立面开窗、设备管线、电气布线、隔声遮阳、家具布置等问题。

除普通教室外,教室空间还包含:科学教室、艺术教室(美术、音乐等)、校本教室(小车间、小工坊等)等一系列教室。除了和上述普通教室共通的设计重点之外,结合“走班制”模式的理念,此类教室往往分为演示授课区和操作实践区,操作实践区兼作讨论交流区,并且此类教室设有独立的辅助用房(准备室、器材室、教具室等)。

2、走廊空间

走廊空间不仅是学生“走班”的必经之路,也是学生课间的第一层级的活动场所,还兼作教室之外的“第二课堂”,同时更是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场所,因此,“走班制”模式下的走廊空间不仅仅是交通空间,应该被赋予更多的内涵。

首先,从宽度而言,“走班制”模式的走廊应宽度宜在轴线三米以上,且应附着有卫生间、楼梯间等。“走班制”模式模糊了班级的概念,且学生每个课间需较大范围的流转,因此需要在走廊教室一侧的墙壁上设置的更衣储物柜,方便学生储存书籍、文具、衣物,杂物等物。同时,打印复印机、移动智能设备充电器、无线网络路由器、多媒体视听设备、茶点间(含饮水器、咖啡机、微波炉等)等设施也应整合在走廊区域。走廊也可以兼具展示功能,可以设置展示板或展示窗,作用和教室空间内的展示角相类似。

此外,走廊空间还可以附着有自习区,自习区可分为讨论区和静读区两种,讨论区可以是开放使用的,可直接利用走廊的节点空间,而静读区宜为独立房间。自习区的规模分为不同层级:有容纳几十名学生静读的,也有容纳小组讨论和答疑的,也有利用一些边角空间作为个人学习角的做法。

和形态相对规整的教室空间不同,走廊空间是富有变化的,并由此可以获得更为多元、自由、开放的交流场所。

3、公共空间

教学空间的公共空间包含有共享大厅、图书馆、报告厅等。

在“走班制”模式下,共享大厅的人员来往非常频繁,是“交通枢纽站”,也是学生日常活动、休息、等候的场所,并且相对于教室和走廊空间而言,共享大厅面积更大,层高更高,因此也适宜作为集散、聚会场所。另外,由于其具有较高的公共性,也比较适宜信息发布,如自习区的空位实时播报,讲座展览公告等。此外,共享大厅还可以兼作校史展示区,特色课程展示区等,并举办一些固定或临时的各类主题展览。

在“走班制”模式下,报告厅的用途较广——可举办大型讲座、会议,并兼顾演出等,不同用途对报告厅的规模及形态要求不等,故可将座位区和舞台之间设置“弹性使用区域”:有大规模的讲座、会议时,可在此区域设活动座椅以增加使用人数,而涉及到需增加舞台面积的表演时,也可在此区域设置伸缩式舞台,此外,此区域可做下沉式处理,兼作简易乐池使用。

结 论:

针对“走班制”模式所设计的教学空间,应是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的,且面对不同使用情况,应具有通用性和灵活性,同时还应体现“智慧校园”和“生态校园”的理念。这些均要求在整体教学空间规划的层面上——在分区式、混合式和组团式规划形式之间做出合理的选择和组合,并且在局部教学空间设计的层面上——将“走班制”模式的新型理念落实到教室、走廊和公共空间等具体细节的设计之中。教育建筑的规划设计应与教育实践的探索发展在一种共生的形式下相互结合推进,面对一线教学模式的转变,教育建筑规划设计应作出及时的跟进和调整。

参考文献:

[1] 荣维东. 美国教育制度的精髓与中国课程实施制度变革——兼论美国中学的“选课制”“学分制”“走班制”. 全球教育展望,2015(3).

[2] 王爽. 基于高考制度改革的“走班制”及“个性化课表”. 教学与管理,2015(10).

[3](德)马克.杜德克. 学校与幼儿园建筑设计手册. 贾秀海,时秀梅,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4] (日)长泽悟,中村勉. 国外建筑设计详图图集10——教育设施. 滕征本,等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 张宗尧,赵秀兰. 托幼中小学校建筑设计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6] 黎正. 国际学校与普通中小学教学空间的对比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