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疗法联合口腔修复疗法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5
/ 2

正畸疗法联合口腔修复疗法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价值

郭春英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肥城医院 肥城市人民医院口腔科 山东肥城 271600

【摘要】目的:研究对先天性缺牙患者采用正畸疗法联合口腔修复疗法的情况,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74例本院于2019年3月-2020年1月收治的先天性缺牙患者,通过随机排序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采用口腔修复治疗)和研究组(3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正畸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语言、咀嚼障碍恢复时间。结果:通过术后对比发现,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在语言、咀嚼障碍恢复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以上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疗法联合口腔修复疗法治疗先天性缺牙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且在术后语言、咀嚼障碍上恢复更快,值得向各大医院推广。

【关键词】正畸疗法;口腔修复疗法;先天性缺牙

先天性缺牙多与牙胚未能发育或发育不完善所致,不仅影响患者牙齿美观度,还会破坏牙列完整性,引起牙槽骨萎缩、语言和咀嚼障碍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品质。当前有关该病的治疗多采用口腔修复疗法,但实际疗效难以达到预期。为解决上述问题,本院在常规手术方式的基础上联合正畸疗法,并分析联合治疗对该病治疗的临床价值,该研究成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74例本院于2019年3月-2020年1月收治的先天性缺牙患者,通过随机排序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男性19例,女性18例,年龄在20-37岁之间,平均年龄24.6±4.0岁)与研究组(37例,男性21例,女性16例,年龄在21-38岁之间,平均年龄24.7±3.9岁)。以上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次临床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且所有纳入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 方法

两组患者在完成口腔CT检查后均接受口腔修复疗法治疗,该手术具体操作为:清洁口腔卫生,结合CT成像分析患者缺少牙齿位置、数量、牙周牙龈情况,应用临时冠树脂材料确定修复体植入时的位置、和其他牙齿间隙,应用,等待患者满意后取模制作牙修复体,多颗牙缺失的患者根据缺牙位置和患者经济承受能力,联合采用种植修复和烤瓷冠桥修复治疗。研究组则在此手术基础上采取正畸疗法,其具体操作为:在临时冠树脂材料确定修复体位置及牙周状态后取应用固定矫治器,保持口腔上下牙排列整齐,矫正倾斜、错位及扭转牙齿,确保牙覆盖达正常生理要求,对基牙、磨牙、尖牙及中线位置做调整。在完成上述步骤后再植入牙修复体。手术完成后对两组患者展开2周一次的随访,叮嘱以上其3个月后前往医院接受复查。

1.3 疗效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语言、咀嚼障碍恢复时间。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个标准,若患者术后牙周健康,且语言、咀嚼功能恢复至常人水平,则判定为显效;若患者治疗后相关功能取得较大改善,则判定为有效;若治疗后患者无明显改善或病情加重,则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现效例数+有效例数)/总患者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分析以上数据,患者语言、咀嚼恢复时间采用t检验,并以(5f0e747ed706c_html_e5143fd98da149bb.gif )表示,治疗有效率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n=37)中治疗后可达到显效的患者有29例,有效7例,有效率为97.30%(36/37);对照组患者(n=37)中治疗后可达到显效的患者有18例,有效12例,有效率为81.08%(30/37);以上数据差异显著(χ2=5.0455,P=0.025),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患者语言障碍、咀嚼障碍恢复时间对比

研究组患者语言障碍、咀嚼障碍恢复时间分别为(19.6±3.3)d、(18.4±2.9)d;对扎组患者上述2项指标水平分别为(27.8±4.5)d、(26.5±4.2)d,以上指标差异显著(t=8.938、9.653,P=0.001、0.001)),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讨论

先天性缺牙是当前牙科科室中常见的临床病症之一,常表现为口腔内牙齿缺失、发育不齐、牙列不完整等情况,不仅在观感上不美观,跟主要的是长期处于牙缺失的状态会导致原本良好的咬颌关系发生变化,余留牙之间有效功能面积相应减少,语言功能、咀嚼效能降低。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1]

目前治疗先天性缺牙主要采用口腔修复疗法,该方法以牙齿结构为基础,通过CT成像结果和以往案例确定牙修复体的植入方式与位置,直接对口腔及面部进行修复。该方案在完成后短时间内具有较好的表现,但在后期恢复过程中会因为牙周骨骼,牙齿等指标缺少协调性,导致其在后期语言、咀嚼障碍等改善所耗时间及最终呈现的情况难以达到预期。因此本院开展了1项对比研究,将正畸疗法以用于常规治疗当中,通过在植入牙修复体前应用固定矫治器对牙周进行固定,起到改善牙列整齐度的同时,对牙间隙进行调节,为牙修复体的修复提供良好的环境,不仅如此,正畸疗法还能改善整个牙周的协调性,缩短语言、咀嚼障碍改善时间,进而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

[2]。通过本次研究可知,采用联合治疗的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在语言、咀嚼障碍恢复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以上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正畸疗法联合口腔修复疗法治疗先天性缺牙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且在术后语言、咀嚼障碍上恢复更快,值得向各大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 胡少敏,温红卫,王晓誉,等.口腔修复联合正畸疗法对先天性缺牙的治疗价值分析[J].中外医疗,2019,38(05):62-64.

[2] 余妮.正畸联合口腔修复疗法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03):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