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结核病疫情流行病学调查与现场处置报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5
/ 2

学校结核病疫情流行病学调查与现场处置报告

李连荣

苍梧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西梧州 543199

摘要:目的:了解苍梧某中学学生肺结核引发疫情的原因,为该学校肺结核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苍梧某学校出现病例所有班级师生进行肺结核症状筛查、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和胸部X光片检查。结果:发生疫情班级为高一年级高一1班、高一2班。每班70-80名学生,教室面积约45㎡,每宿舍12名学生,面积约20㎡,学生宿舍卫生状况一般,通风较差。结论:应加强学校对传染病的管理,落实晨检和症状监测,以及时发现和隔离结核病病人,预防服药是聚集性肺结核疫情中密切接触者的有效预防手段。

关键词:肺结核;疫情;流行病学;调查

2018年3月至6月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县某中学高一年级陆续发现5例肺结核患者。为查明该校肺结核引发疫情的分布、性质和影响范围,及早发现病例并治疗,有效控制结核病疫情的传播扩散,苍梧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结核病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成立现场疫情处理工作调查组开展了现场调查处理。现将本次对苍梧县某中学引发结核病疫情流行病学的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已知报告病例高一年级的所有密切接触者:同班同学、任课老师

1.2 调查方法

对所有调查对象均进行症状调查、结核菌素(PPD)检查和胸部X光片检查。(1)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方法:在左前臂掌侧前1/3中央皮内注射5IUPPD,以局部出现7-8mm大小的圆形橘皮样皮丘为宜。(2)查验反应:72h检查反应。以皮肤硬结为准。(3)阴性(-):硬结平均直径<5mm或无反应者阴性。(4)阳性反应(+):硬结平均直径>=5mm者为阳性。硬结平均直径>=5mm,<10mm为一般阳性;硬结平均直径>=10mm,<15mm为中度阳性;硬结平均直径>=15mm或局部出现双圈、水泡、坏死及淋巴管炎者为强阳性。所有调查对象进行X线正位胸片检查。胸片异常者进行痰涂片查找结核杆菌,确诊为肺结核患者进行6个月规范抗结核治疗。

1.3 调查目的

使学校师生能够正确认识结核病疫情情况,如实提供有关情况,主动配合接受检查。消除事件发生所在学校师生的恐慌心理,维持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

2、学校基本情况

苍梧某中学位于梧州市龙圩区城区,普通高中,全校共高一、高二、高三3个年级50个班,在校学生3597人,教职工252人,寄宿生3330人,267人为走读生。发生疫情班级为高一年级高一1班、高一2班。每班70-80名学生,教室面积约45㎡,每个宿舍12名学生,面积约20㎡,学生宿舍卫生状况一般,通风较差。

3、疫情发生经过

3.1 首发病例,男,17岁,高一上学期为苍梧某中学高一4班学生,本学期开学后(2018年2月25日)经学校重新分班,现属苍梧某中学高一2班学生。于2018年3月11日因“咳嗽、咳痰3个月,加重1个月”到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诊断:继发型肺结核并空洞形成 两上肺 涂阳 初治。3月14日,苍梧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苍梧县人民医院对该生的99名密切接触者(同学、老师)进行了进行了肺结核症状筛查、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和胸部X光片检查 ,结果示:其中单纯PPD强阳性4人,一般阳性和中度阳性23人,阴性74人。胸片检查全部未见异常。PPD强阳性者均未接受预防性服药。

3.2 第2例:患者,男,18岁,属苍梧中学高一2班学生,于2018年5月23日因“胸痛4天”到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该学生为2018年3月苍梧某中学学生肺结核患者同班同学。该学生相关检查结果显示:胸部CT结果示左肺上叶尖后段继发型肺结核,痰检结果阴性。诊断:继发型肺结核 左上 涂阴 初治。苍梧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到学校展开调查,在3月份筛查的基础上扩大筛查范围。至6月1日,共有154名该患病学生的密切接触者(包括同班同学、同宿舍、密切接触老师等)到苍梧县人民医院结防门诊进行了筛查。筛查结果示:进行PPD皮肤试验154人,其中单纯PPD强阳性1人,一般阳性和中度阳性31人,阴性119人。进行胸部X光片检查154人,结果异常3人,未见异常151人。此次筛查发现新发病例3例:①6月12日诊断:高一1班1例,男,17岁,继发型肺结核 两上肺 涂阴 初治。②6月12日诊断:高一2班,女,16岁,:继发型肺结核 右上 涂阴 初治。③6月12日诊断:高一2班,女,17岁,继发型肺结核 右下 涂(阴) 初治。

根据《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017年版)》文件要求,再次扩大筛查范围:6月15日,共164名密切接触者进行了肺结核可疑症状筛查、PPD皮肤试验和胸片X光检查。检查结果示:PPD皮肤试验检查164人,其中一般阳性和弱阳性15人,强阳性7人,阴性142人。胸部X光片检查164人,检查结果均未见异常。此次筛查未发现新发病例。单纯PPD强阳性者均未接受预防性服药。

4、流行病学特征

4.1 班级分布

共2个班级发现病例,高一2班4例,高一1班1例。

4.2 时间分布。病例发病时间分布见表1

表1

发病数

1

1

2

1

发病时间

3月11日

5月23日

6月1日

6月19日

4.3 年龄和性别分布

所有病例均为学生,其中男生3例,女生2例,性别比例1.5:1,年龄在15岁-18岁之间。

4.4 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胸痛、食欲不振、乏力等。

5、结论

根据临床诊断、发病人数、时间和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初步判定此次疫情为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

5.1 流行病学因素

首发病例痰涂片阳性(4+),传染性较强,在就诊前3个月已出现咳嗽、咳痰症状,未及时进行有效隔离。该校班级人数较多,教室和寝室通风不足。

5.2 采取的控制措施

5.2.1 隔离传染源。通知学校校医和班主任,严格按照《学校结核病防控规范(2017版)》落实患病学生的休复学管理以及后期治疗的督导管理。患者须凭医院开具的复学证明方可复学。

5.2.2 学校对筛查结果未见异常的密切接触者加强随访观察;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结果一般阳性和中度阳性者,建议随访观察,随访期间一旦出现肺结核的可疑症状(咳嗽、咳痰超过两周,或有胸痛、午后低热、咯血等),应当及时到苍梧县人民医院结防门诊就诊检查;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结果强阳性者,按“知情、自愿、自费”原则到苍梧县人民医院结防门诊进行预防性服药或在本次筛查后3个月末、6个月末、12个月末到苍梧县人民医院结防门诊各进行一次胸部X光片检查。

5.2.3加强晨检及因病缺课登记和追踪,密切关注密切接触者健康状况,一旦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应立即督促其就诊,并于24小时内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5.2.4 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降低班级学生密度,加强校园环境的清扫与消毒工作,对教室和集体宿舍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结核病的感染和传播机会。

5.3建议

学生群体是结核病发病高危人群,早期发现和治疗传染源、避免感染是学校结核病疫情流行病控制工作的重点,为加强学校结核病控制工作,建议:

5.3.1 严格执行结核病疫情报告制度,学校要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017版)》《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文件要求,将结核病检查项目作为新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员工常规体检的必查项目,发现结核病疫情必须及时报告当地结防机构,并登记归档管理。

5.3.2 学校通过健康教育课、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对学校师生进行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教育,提高师生对结核病的认知水平,同时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消除师生及学生家长的恐慌心理,维护校园稳定。

5.3.3 关于密切接触者:①建议学校再次动员PPD试验强阳性者进行预防性服药(到苍梧县人民医院结防门诊就诊)。②放暑假期间,密切接触者应加强自我观察,一有不适症状,立即到县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张正莲.学校肺结核疫情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J].人人健康,2019(22):102.

[2]李君,朱小梅,单志力,张淑兰,毛玲琼,牛莹莹.一起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调查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08):225.

[3]陈麒.学校结核病暴发预防控制策略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6(1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