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胸腹部钢筋贯通伤患者的抢救手术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一例胸腹部钢筋贯通伤患者的抢救手术配合

徐燕

贯通伤属于一种开放性损伤,往往伤口很小,却有很大的潜行损伤,如损伤会潜行于皮下组织、血管,甚至贯穿多个器官 [1]。胸腹腔多脏器贯通伤多为突发意外性损伤,表现为洞穿人体胸腹腔多处损伤,伤情复杂、凶险、变化快。如果处理不当和不及时,可导致生命危险。该类病例绝大多数需要行急诊手术抢救,其救治常涉及多个科室,救治难度大、病死率高,其手术治疗不但对术者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对手术室护士也是极大考验。

我院于2018年12月08日收治了一例高处坠落,钢筋贯穿胸腹部的病人,经过多科协作,精心配合,患者脱离了生命危险,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 病例介绍

1.1 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60岁。因“2米高处坠落伤1小时”入院。测T:36.0℃,P:104次/分,R:22次/分,BP:80/50㎜Hg。体格检查:入院时表情淡漠,皮肤苍白,能简答进行对话。左上腹部见钢筋向内上刺入,体外残留约1.2米,左肺听诊呼吸音低。CT提示:左侧液气胸﹑心包积血。初步诊断:1、创伤性休克;2、胸腹部贯通伤;3、心包积血;4、左侧液气胸;5、肋骨骨折。多科会诊后,认为患者生命垂危,手术是患者脱离生命危险的最佳途径。于是积极的术前准备,通过绿色通道直接到达手术室。

1.2 手术过程

患者全麻后取右前斜卧位,术中沿钢筋走行切开腹壁皮肤,经左胸前外侧切口第七肋间探查:钢筋经左锁骨中线肋弓下约5cm处向上潜行挫断肋弓后进入胸腔,穿过心包及心包外脂肪间隙,挫裂左肺舌段约3cm,第4前肋骨骨折。因心包积血故打开心包探查发现右心室面约3cm长挫裂伤,未深入心腔。取出钢筋后用普理灵带毛毡修补心脏挫裂伤,可吸收线修补肺挫裂伤,腹部探查无脏器损伤,彻底冲洗胸腹腔后放置引流管,逐层关闭。手术时间180min,术中失血1500ml,尿量500ml,术中输红细胞悬液5U,冰冻血浆600ml,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术毕安返心胸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2 护理配合

2.1 术前充分准备

手术室护士接到紧急救治通知,立即汇报护士长,麻醉科,与术者进行沟通,评估术中可能出现大出血的情况,拟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和抢救成功率[2]。①因该患者病情危重,又是多科合作,参与手术人员较多,准备一间可透视宽敞的急诊手术间,调节室温至24℃,湿度60%,并准备充气式保温毯,防止术中低体温的发生[3]。②抢救车推至手术间,保证抢救药品:肾上腺素﹑多巴胺等齐全处于备用状态。检查手术间内常用备用物品数量充足,仪器设备(电刀,C臂机等)性能完好。③由于该患者胸腹部损伤,且心脏有损伤,术中有可能进行修补,所以和医生沟通后备好开腹和开胸器械,以及相关心脏手术器械,体外循环机,涤纶心脏修补材料,各种型号的普理灵缝线。评估术中可能出现大出血,准备两路吸引器,保持通畅。一路用于术中常规吸引,另一路处于备用状态,以防术中钢筋拔除时血管破裂大出血,以便及时迅速吸尽积血,保持术野清晰。根据医嘱,联系血库,准备血制品,并备好止血纱布﹑各种型号引流管等物品。④该伤口为开放性损伤,备好冲洗用的生理盐水和消毒液。

2.2 开放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

患者入手术室时,将急诊室转运车的车轮消毒后直接推至手术间,并在转运车上完成各类置管。术前准备与抗休克同时进行。迅速用18G静脉留置针开放静脉通道,协助麻醉师行深静脉置管、动脉置管。

2.3 体位的安置

由于钢筋自左上腹部向内上方刺入胸腔,残留体外钢筋长度达到1.2m,紧贴左膝关节向下至足踝部,导致左下肢无法屈曲。全麻后,将患者从转运车移动至手术床前,我们预先整理好各类管路和心电监护连线后,由巡回护士指挥各级人员管理好所分配的任务。1人管理患者头部,保护头颈部和气管导管;胸肩部﹑臀部各2人负责;1人负责下肢部位;1人扶住钢筋,由扶住患者头部的人发号施令后,7人一起搬动患者至手术床,并共同协助患者翻身,上半身右侧斜卧30°,保持左下肢在一条直线上,妥善固定。

2.4 异物拔除、创口清创的护理配合

长约1.5m的钢筋从左侧腹部插入胸腔,肉眼可见钢筋有明显的铁锈和污物。消毒皮肤时,外露的钢筋给予肥皂水刷洗,温盐水冲洗和碘伏消毒。钢筋拔除前,使用双极电凝,防止电弧灼伤。关胸腹前请放射科医生摄片,确认胸腹腔无小铁片的残留。

2.5 用物的清点和管理

患者有胸﹑腹部两处损伤,需要心胸外科和普外科两组医生先后进行手术,需要手术室护士做好紧密﹑无误的衔接。器械护士提前15分钟洗手,整理好无菌器械台,做好开腹和开胸器械的分区管理。关闭胸、腹腔前后,分别再进行手术用物的清点。

3 讨论

3.1 强化急救意识,提高应急能力 患者由急诊室直接送达手术室后,迅速和急诊科护士进行无缝交接,立即配合抢救。术中密切配合手术医生,做到主动准确零失误,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返回病房。这类病人的救治对手术室护士提出较高要求,不仅要求巡回护士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急诊急救知识、复杂外伤的综合救治能力,还要求熟练掌握多专业理论知识;器械护士术中配合需要集中精力,反应敏捷,操作准确,熟悉手术步骤,具有良好预见性。

3.2 充分术前准备,提高配合质量 ①该手术是一个多科合作的手术,术前需要与多科医生进行沟通,除备好常规的抢救物品,还需在最短时间备齐特殊物品,如:心脏血管器械,各种血管缝线等。②将室温控制在24℃,冲洗液体温度为37℃,避免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确保手术的安全,最大限度地降低感染几率。

3.3 多科合作,有条不紊 术前经过多科室联合协作,默契配合,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手术刚开始由普外科医生进行腹部探查,随后心胸外科医生行胸部探查,进行挫伤修补,手术台上经验丰富的心胸专科器械护士密切配合,手术台下巡回护士动作敏捷,迅速正确的执行医嘱。大家齐心协力,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曹海霞,郝璐等.钢筋贯通伤患者一例的急救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03):69

-70.

[2] 孙爱青,刘英.术前准备流程的改进在急诊开颅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刊,2015,5(4):

105-107.

[3] 陈彩凤,吴婉凤.保温护理干预在预防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患者低温中的应用[J].护理实

践与研究,2016,13(9):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