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方面关于压力性损伤预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手术室方面关于压力性损伤预防

项娟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人民医院 江苏省 盱眙县 211700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方面关于压力性损伤预防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科室2018.10至2019.09年间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共160例,划分为A组(80例)和B组(80例)。A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模式,B组采用手术室循证护理模式,比较患者压力性损伤总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结果:A组压力性损伤总发生率为17.50%,B组为3.75%,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B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A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择期手术患者,手术室循证护理服务的施行,既可预防或降低压力性损伤事件,还可增强护理质量,改善医患关系,可推广。

【关键词】手术室;循证护理;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评分;效果

压力性损伤即为皮肤、潜在皮下软组织存在的局限性损伤现象,好发于手术患者中,旧称为压力性溃疡。报道可知,于手术患者中,因长期处于固定体位,局部组织受压难以得到缓解,若未做好针对性护理工作,必将会诱发压力性损伤,甚至还会降低患者术后恢复效果,诱发医患纠纷[1]。随机抽取本科室2018.10至2019.09年间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共160例,探讨手术室方面关于压力性损伤预防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基本资料

随机抽取本科室2018.10至2019.09年间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共160例,划分为A组(80例)和B组(80例)。A组患者男女比值为38:42;年龄平均数为(50.7±5.0)岁,手术时间平均数为(3.9±0.7)h。B组患者男女比值为41:39;年龄平均数为(51.0±4.8)岁,手术时间平均数为(4.0±0.8)h。数据比较无意义(P>0.05)。

    1. 方法

A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模式,即术前1d做好访视工作,以患者理解能力,做好手术必要性、流程、预期效果和注意事项的阐述;术中全方位评估患者体征变化,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操作[2]。B组采用手术室循证护理模式,即通过循证护理小组的构建,查询相关资料,明确压力性损伤制约因素,再以此为前提做好针对性护理干预,详细措施为:

①术前访视期间,精准探查患者受压组织状况,若为长期卧床者则应评估骨突处现状,若存在受压组织发红现象,则应详细做好记录,确保术中体位摆放期间做好保护工作;详细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明确情绪疏导的意义,在整合压力性损伤状况,减轻手术应激反应。②步入手术室时应保证手术体位的合理性、规范性,受压部位可垫入减压材料;若为全身麻醉、手术时间长、等群体,可戴凝胶头圈;若为侧卧位手术者,可取双腿交错摆放,禁止重叠,且在足跟处垫入凝胶垫;若为肩胛骨和髂尾部等部位受压,可涂抹凡士林,必要时可粘贴泡沫敷贴,减少皮肤组织摩擦力和剪切力。③避免使用拼接的手术床单,保证手术床单的完整性,无潮湿。术中操作规范,避免冲洗液浸湿手术敷料及床单。④若患者为压力性损伤高危群体,则应酌情施行支持性减压工作,常规情况下皮肤受压后发红为正常保护反应,压力消失后30-40min左右可恢复正常,若表现为持续性发红则表明组织损伤,应立即予以救治[3]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患者压力性损伤总发生率。②比较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涉及无菌情况和护理记录、物品管理、基础护理和知识考核、健康教育,评分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佳[4]

1.4 统计学处理

本课题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汇总。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以5f16b2f453f8c_html_c7634f43e06ad9f1.gif ±s、%表示,组间数据施行t、x2检验。P<0.05时,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2、结果

2.1 比较患者压力性损伤总发生率

A组压力性损伤总发生率为17.50%(14/80),B组压力性损伤总发生率为3.75%(3/80),数据比较有意义(x2=7.9638,P=0.0047)。

2.2 比较患者护理质量评分

B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A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患者护理质量评分[n、5f16b2f453f8c_html_c7634f43e06ad9f1.gif ±s、分]

组别

无菌情况

护理记录

物品管理

基础护理

知识考核

健康教育

A组(n=80)

91.30±1.34

89.65±3.32

91.93±2.56

90.32±2.44

85.22±2.65

90.58±2.37

B组(n=80)

97.23±2.54

97.60±3.23

99.96±1.37

96.58±1.34

97.13±3.21

96.56±2.48

t值

18.4691

15.3512

24.7362

20.1136

25.5917

15.5922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压力性损伤作为择期手术患者高发性、常见性并发症,是因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的,对手术效果、预后恢复均造成不同程度影响,即做好该并发症的预防干预工作,是现代医疗机构思考的焦点。例如:循证护理模式,是以循证医学为前提,通过文献资料和临床实践间的整合,明确护理期间可能存在的问题,辅之多渠道原因把控,拟定科学的护理计划,强化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5]。本课题可知,A组压力性损伤总发生率为17.50%,B组为3.75%,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B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A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

综上,针对择期手术患者,手术室循证护理服务的施行,既可预防或降低压力性损伤事件,还可增强护理质量,改善医患关系,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薇,曾燕,谢萍,龚荣花,李琴,王秀蓉,张在萍.某三甲医院运用PDCA降低手术室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效果观察[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9,30(11):1405-1407.

[2]季鑫,周春英,张爽,鲁楠.会阴保护方法在预防髋关节镜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应用效果[J].骨科,2019,10(06):555-558.

[3]唐绪容,周蓉,屈虹,高迅,钟茜.儿童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的比较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9,34(18):58-61.

[4]张莺,程文夫.液体石蜡油涂抹预防腰椎后路手术病人压力性损伤的效果[J].骨科,2019,10(05):466-469.

[5]张文英.手术室护士对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5):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