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出知识 ,读出文明——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6
/ 2

阅出知识 ,读出文明——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策略

雷湘玖

云南省德宏州芒市轩岗乡中心小学 678402

摘要语文学科不只具有工具性,即语言应用的教学,还要具有思想性,即道德素养的培养,阅出知识,读出文明恰好点明了语文学科所具备的两个特性,而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工具性的教学,即重在讲解语法结构、字词的运用等,而提出的思想情感表达问题更是标准化和统一化,却没有真正的聚焦于文章的德育思想教育上,这是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缺失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文将以“阅出知识,读出文明”入手,论述如何有效通过小学语文阅读来提高学生的核心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当将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作为根本教学原则,培养阅读习惯,增强阅读理解力,让学生能够从阅读中得到优秀品质。思想观念、情感特征以及意志方面的熏陶,以此来实现阅出知识,读出文明的目的[1]。教师的任务也不再只是传统的教授文章的字词句段的应用知识,而是深挖文章的习作方法和思想情感表达,促进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1.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1)没有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为教学目标,而是一味的强调阅读理解的相关知识的讲解,让学生认为阅读是一件非常枯燥和乏味的学习内容;(2)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只会通过阅读文章课后问题来提问,比如XX句表达了什么情感?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关键是用标准答案来框柱学生的思维,都是统一的答案,从而磨灭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兴趣。同时对于课外阅读不够重视,教师常常无暇来拓展一堂课外阅读的教学,让学生扩充的阅读量少之又少。没有开展组织小组合作交流与探讨、家校合作的教学模式,从而让教学变得枯燥和乏味;(3)教学观念落后,没有积极激发学生阅读的自主性,还是以教师在讲台上大讲特讲为主,忽视了学生主导学习的权利,从而经常出现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开小差的情况。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明确读书清单,给学生更多选择

根据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研究都表明,3-7岁的儿童正是养成良好的行为和心理习惯的成长黄金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2]。而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两个方面的条件,第一个条件就是连贯性和持续性。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课程安排来给学生制定阅读任务,让孩子们每天都能读一读课外书,有利于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第二个条件就是阅读量要达标,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教师要制定相适应的阅读量,一般幼儿一年能够完成的阅读量为50-100万字,这样也比较符合幼儿情操陶冶和课外知识补充的需求。但是阅读量一方面,好书的阅读更加重要,教师要给学生们列出一个学期读书清单,每周组织一次的读书会,让学生对近期读的书写一篇读后感,并且在读书会上分享自己阅读的心得,可以畅所欲言,不必再受到标准答案的约束,鼓励他们开动脑筋,真正投入阅读中,不拥有任何的心理压力。教师也可以根据每个月制定相应的书籍,比如一月份读书清单有《马兰花》、《最美民间故事》、《世界经典儿童故事》等,二月份读书清单有《希腊罗马神话》12本等。只有通过不断的阅读量的累计,连贯性的阅读,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丰富的读书清单,在拓宽孩子们视野的同时,还能提高对阅读的兴趣。

  1. 将多媒体融入阅读教学过程

小学生们更倾向于阅读有意思的绘本,因为可以在阅读的时候看到一些有意思的图画和人物,在日常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注意让课件有意思起来。多借助多媒体技术,精心设计课件,可以加进一些卡通搞笑的人物形象和表情,从而吸引学生们的注意,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还可以结合视频和音乐来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比如在阅读《海底世界》一文时,可以给学生们播放《海底世界》纪录片的关于不同动物的节选视频,最好能够展现出不同动物的形态和特点,激发学生们好奇的心理,更加投入到阅读中。比如说在阅读关于,《春雨》的课文时,教师可以首先通过提问雨的形态都有哪些,然后根据不同类型的雨,让学生们闭上眼睛听着提前准备好的音频来猜测是那种类型的雨声。然后再让学生们结合课文中的描写感受形象的雨声,提高对语言的审美水平。

  1. 采用不同的阅读教学方法

教师要创新不同的阅读教学手段来提高阅读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提高对阅读的兴趣,激发自主阅读和探究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运用比较阅读教学,也就是群文阅读,将表达同类思想情感的课文编排到一起,来丰富学生对于单篇课文的理解,从共性中找到个性,从个性中归纳出个性,从而提高自身的阅读理解水平[3]。比如将《小牛和老骡子》、《种辣椒》、《追赶风筝的孩子》等文章进行群文阅读,这些文章都是讲述勤奋。实践中求真知,坚持等优秀品质的,能够让孩子们通过不同角色形象来体悟坚持。勤奋和实践的价值,帮助健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还可以将科普问放在一起阅读,让知识能够构建一个个系统的体系,从小培养他们养成正确的阅读思维,提高归纳总结、知识联想、多角度理解的综合能力。在比如在教师在教学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中,讲到《谈礼貌》一文时,可以问学生还记得曾经都学过哪些相同题材的文章,学生们自然而然会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回顾,像《水滴石穿》、《说勤奋》都曾经学过,教师可以紧接着问他们这几篇文章都有些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继而引出对文章的自主探究和思考。

结语

通过明确读书清单,给学生更多选择、将多媒体融入阅读教学过程、采用不同的阅读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阅读兴趣,提高对知识的总结和归纳的阅读能力,发散思维,在学习到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还能促进良好道德修养和健全三观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杨会生. 阅出知识,读出文明——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策略[J]. 才智,2020(18):63.

[2]彭小静,李学容. 提高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研究[J]. 基础教育论坛,2018(34):5-7.

[3]马兵霞. 强化阅读,为学生插上腾飞翅膀——探析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05):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