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背景下小学数学学习内容的组织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3
/ 2

深度学习背景下小学数学学习内容的组织策略

肖蕙瑾

泉港区益海实验小学 福建泉州 362000

摘要:深度学习是学习样本数据的内在规律和表示层次,最早起源于人工智能领域。深度学习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与学习规律,坚持由浅入深的教学设计与安排,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数学符号、关系式、方程、不等式等基本的概念与规律认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融入到数学学习当中。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数学;组织策略

数学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学习掌握的一门学科,它不仅在科研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今社会的智能化发展也离不开数学。不同于以前人们对于数学的老看法,现今数学逐渐成为我们每个人生活的日常参与模块。随着数学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小学数学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怎样在深度学习的背景下,运用正确的组织策略,让学生爱上数学,学会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成为全面发展的全能型人才,是我们的主要研究方向。

1深度学习误区

新课改条件下,小学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显现出目前小学教师教学的问题。首先,在传统情景下小学课堂教学多为填鸭式,教师为课堂的主体,教师通过不断给学生灌输相应的知识来达到学习的目的。学生只会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无法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没有了对知识的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只会不断下降,学习效率也就会下降。这也是为什么传统课堂下,学生总是觉得学的累的原因。其次,教师给予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太短,学生还没有对这个知识融会贯通,教师就已经开始教学下一个新知识。这样只会导致理想与实际脱离,当课程教学完毕,学生却出现掌握不够的情况。最后,传统教学最大的问题在于教师过分关注学生成绩,这也是由于升学制的影响。比起学得多,教师更强调做得对,这也导致学生在面对数学时只注重对错,而不会去研究还有哪些解题方法,错过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结合,致使学生的灵活性下降。

2内容组织策略

2.1激活知识

激活知识强调教师要从实际出发,根据科目以及教学主体本身实际情况进行激活。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并且随着数学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其逻辑知识点也在不断变多,难度逐渐加大。教师在知识激活时需要注意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不然就会造成知识混肴不清的局面。其次,教师要针对不同能力学生进行针对性知识激活,通过精准教学实现大部分乃至每个学生都能够听懂数学,有能力做对数学题。不能所有学生套用一个办法,那样会导致能力较强的没得学,能力较弱的学不会。针对此项,教师可以在教学知识之前进行班级测验,通过测验结果进行差异化教学。例如在小学数学《小数乘法》教学时,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回顾他们在假期里观察到的已学过的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展现,也包括学到的新数学知识。通过举手发言,让学生重拾对于数学学科的熟悉感,打破对数学的陌生感。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测验划分小组,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去帮助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平均班内数学能力,以达到更高效教学的目的。

2.2结合实际

由于数学本身的逻辑性和知识性,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总会感到无聊、乏味。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需要结合实际,在课堂教学时通过加入学生感兴趣的元素,像音乐歌曲、视频短片或者当下流行语,来勾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还要学会时刻与现实结合,在讲解数学知识点时时刻联系实际,让学生多用眼睛观察、用大脑思考。教师应该给学生互动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自己通过思想的碰撞来加强对现学知识的认识,从而更加深入了解并且学会运用数学知识点。例如在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时,教师首先给学生预习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学懂什么是事长方体,什么又是正方体。然后教师进行简单辅导,接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让学生观察教室里面的长方体和正方体。通过更形象的实物,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从而更深入了解新知识点。

2.3多元教学

教师要利用课堂多元教学来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在讲解现有知识点时给学生回忆已学过知识的时间,研究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和联系。让学生把新旧知识结合起来,在解题时也可以追求多个解题方法,而不是局限于单个思维模式。这有利于学生数学多元化发展,也避免学新忘旧这一情况出现,温故而知新,最终培养学生的多方位发展,发现数学的有趣性,成为数学人才。例如在小学数学《多边形的面积》教学时,教师首先进行学过知识回顾,并让学生猜测哪些知识会被用到这一章。通过联系学过知识,达到融会贯通。再者,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补充相关课外数学知识,让学生不拘泥于课本,养成在课外也学习数学的好习惯。再如在小学数学总复习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有奖竞答的游戏,学生通过回答数学问题得到相应奖励。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给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同时教师在最后进行知识点补充与总结,对学生的疑惑点进行解答,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4多媒体技术完美实现数学深度学习

经济的不断发展也让学校的教学设施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多媒体技术引进小学数学课堂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同时加深小学生对数学重点知识的理解,更能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完成小学数学的深度学习。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数学知识点“条形统计图”的教学过程中,条形统计图的教学可以直观地展现数据的大小,方便学生比较。但是教师在讲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比较难以理解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这时候教师就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向学生展示条形统计图,还可以使用视频动画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数据的增长,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学知识。同时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亲自动手画条形统计图,提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实现了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深度学习。让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完成了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深度学习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

2.5合作交流,培养团队能力

合作交流是实现师生、生生之间互动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小组合作能够为学生学习创造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团队合作以及综合能力。例如,对“爱护眼睛——统计”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复式折线统计图,可通过对“不同年级学生患近视人数的变化情况”进行调查。在此过程中,先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通过小组合作搜集不同年级、班级信息,并将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最后,由小组合作制作,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有效的交流讨论能够更好地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用法。通过以上模式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碰撞,并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实现学生深度学习教学目标.

2.6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教师只进行简单提问,没有进行拓展延伸,学生也没有带着问题到课堂上来。这种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要想深入地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必须建立完善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探究能力,当他们进行自我探究时,其会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并且这种印象不会消失,可以为他们以后进行更加系统深入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3结束语

数学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作为数学教学的启蒙阶段,小学数学更是重中之重。因此,教师需要在尝试不同组织策略下,不断挖掘出适合深度学习的对应方法,深化小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使他们不再害怕数学,而是真正接受数学,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全方位发展人才。

参考文献:

[1]严燕红.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8):149-150.

[2]刘斌.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数学的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20(11):91-92.

[3]林涛.深度学习背景下小学数学学习内容的组织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2):59.

作者简介:肖蕙瑾,女(1980.11-),汉族,泉州泉港人,本科,泉港区益海实验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数学课堂教学;

课题:2019年度泉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立项课题《高效对话、深度参与”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QYKT2019-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