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文言文语感的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3
/ 1

浅谈培养文言文语感的方法

李小会

武功县南仁乡初级中学 712200

目前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高耗低效问题,花去大量时间和精力学了不少篇目,但阅读能力并未提高。我们习惯于把文言文教得“实”一些,做到知识点逐个落实,生怕遗漏,于是把整篇文章划分为若干知识点,从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一一去讲解,让学生死记硬背,通过大量的练习达到让学生掌握,这种方法费时多效果不一定有效,学生还是望文止步。再加上我们把一种语言作为死的知识对待,失去了语言本身的特点。那如何使学生体会到文言的美感,又乐于去学?最根结底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感?那如何培养文言文语感呢?现结合我的体会谈几点。

一、淡化文言文翻译

我曾经对文言文学习方法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如出辙:预习新课时,学生先借助文言文翻译参考资料,弄懂意思。然后再去识记重点词语的活用及特殊句式。等到老师讲解课文时,学生就看着参考资料,再次强化翻译。这种做法忽略了文言文纯正语感的培养。殊不知:一见到文言文就想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只会让自己的文言文语感一步步丧失。到最后,连自己最后掌握的是一些零零碎碎的词语和句子,这一点可怜的东西,考试完了之后就又原原本本地退还给了老师。学了,也等于白学!怎样才能走出这困境呢?那就必须淡化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这个环节。古诗文是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载体,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源泉,只有计学生忘情地而不是总想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情况下再品味这些脍炙人口、悲壮激昂的佳句时,才能得到最真切的美的感受、情的熏陶,才能最终拉近古人与今人的距离,从有效地学习文言文。

二、加强多读的意识

古人云:“文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不厌百回读”,看来古人把多读当作解读的一把钥匙,当作一种主要的方法运用。多读是理解文言文的捷径,不能够多读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多读也不是一味的重复,也不是走过场,要读出实效。要全心投入,充分调动自己。

读中要练习句读能力,读准字音、读准句子内部停顿,读出节奏和重音。读出语句的不同语气,如陈述句要读出陈述的语气,“者也 ,也”为标志的判断句读出判断语气,一般疑问句要读出疑问语气,反问句要读得语气强烈一些。如《爱莲说》中的“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在这里,要指导学生读读议议,反复揣摩,明确语气词的用法,还能从语气词中感悟情感。第一个句子在朗读时要特别注意“鲜”这个字,在这里是“少”的意思,也就是说喜欢菊花的人在晋朝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过了,这里读出的是带有点遗憾的语气,但整体还是比较平淡的。第二个句子从“何人”以及问号中可以看出是带有疑问的,这种问既是问自己也是问世人,表现的是一种知音难觅的孤寂。语气相对要强烈些。第三句中的“宜”是“应当”的意思,表示的是一种想当然、一定如此的状况,但这种状况与前两句结合起来就不难发现,简单的一个“矣”在这里表现的是对世人贪慕富贵这种世风的鄙视。

三、多背诵培养语感

文言文在反复诵读后应该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 ,为培养语感打下良好基础。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夫说:“一切智慧的根源在于记忆。”初中的文言文教学,大纲只提“了解内容,能顺畅地朗读、背诵一些课文。”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并烂熟于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境地。 而实践证明,学习文言文,背得越多,感性知识越多,领会新知识就快,灵活运用能力就强,反之就慢就弱。强调背诵,并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四、品味领悟语感

所谓“品读”,就是对课文进行分析、品味、赏析,引导学生体味语言美,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和鉴赏能力。从字词运用的色彩、句子的表达重点、段落间的起伏跌宕来把握语气和语感,就更易于抓住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情感表达重点。

例如:品“段”。如《小石潭记》的第二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往来翕乎”等,表面上写鱼,细细品味这一段,却令人对清澈的潭水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重音落实在“百许头”、“空游”上。同时,“佁然”、“俶尔”“翕忽”这些词惟妙惟肖地写出了鱼“乐”的情态。先是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有的鱼飞快地窜向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游到那儿,好象是与游人一同享受快乐,同时也侧面表现了水的清澈与人心境的快乐。因此朗读时要重读,读出“鱼与人嬉戏”的活泼、欢跃。

中学文言文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既然如此,中学文言文教学的重点,从整体上看,只能是文言词语、句法、古文化知识等。但这样做不等于不要学生学会分析文言文的恩想内容、写法技巧,而去死记硬背这些文言词语、句法和古文化知识。因为知识点的累加并不能提高语文能力,所以文言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也就是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文言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