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形态学观察与分析仪对血液系统疾病诊断的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5
/ 2

血细胞形态学观察与分析仪对血液系统疾病诊断的价值研究

李晓霞

中国人民解放军 32268部队 云南大理 671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进行血液系统疾病诊断期间分析血细胞形态学观察以及分析仪应用可行性。方法:将我院2018年04月~2020年03月收治的48例血常规异常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临床分别采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A2组)以及血细胞分析仪检查(A1组)方法进行疾病诊断,就组间白细胞分类各水平以及血常规形态学检出率展开对比。结果:A1组血常规异常患者NE水平、MO水平、EO水平以及LY水平同A2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但BA水平高于A2组明显(P<0.05);A组血常规异常患者核左移、白细胞减少以及红细胞异常检出率同A2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异常血小板、幼稚红细胞以及异型淋巴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同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方法比较,血细胞分析仪检查方法的有效运用,可使得血常规异常患者检查效果获得显著提升,对于白细胞分类以及血常规形态学检出均表现出显著优势,最终实现血常规异常患者的早期诊断以及有效治疗、预后。

【关键词】血细胞形态学检查;血细胞分析仪检查;血液系统疾病;白细胞分类;血常规形态学检出

血常规作为血液检查基础,其主要针对血液中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等系列细胞水平实施检测,对于疾病的早期发现以及治疗方案的早期研究表现出显著价值[1]。此外针对骨髓造血功能紊乱以及血液系统疾病可以进行有效判断。在检验医学获得快速发展情形下,在实施血常规检测期间,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获得广泛应用,其表现出检测速度快以及操作简单等系列优点[2]。本次研究将针对血常规异常患者探析在进行血液系统疾病诊断期间分析血细胞形态学观察以及分析仪应用可行性,以实现血常规异常患者的早期诊断以及有效治疗、预后。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年04月~2020年03月收治的48例血常规异常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临床分别采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A2组)以及血细胞分析仪检查(A1组)方法进行疾病诊断。女20例,男28例;年龄区间为25岁~69岁,平均为(42.59±5.59)岁;纳入标准:①患者重要脏器功能均表现正常;②均依据要求顺利完成血液样本采集;排除标准:①样本表现出溶血现象;②对于研究不配合。

1.2 方法

针对两组血常规异常患者在开展血细胞分析仪检查工作期间,对于仪器使用说明书需要严格参照;针对两组血常规异常患者在开展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工作期间,主要利用双目光学显微镜完成;对血常规异常患者静脉血(2mL)实施抽取,对于血细胞涂片系列操作时间控制<2h完成。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血常规异常患者白细胞分类各水平[NE水平(嗜中性粒细胞)、MO水平(单核细胞)、EO水平(嗜酸性粒细胞)、LY水平(淋巴细胞)、BA水平(嗜碱性粒细胞)]以及血常规形态学检出率。

1.4 统计学方法

对于两组血常规异常患者检测结果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2.0展开处理,计量资料(白细胞分类各水平)行t检验,以5f2a4f1897043_html_13425247cc369c9.gif 表示,计数资料(血常规形态学检出率)行X2检验,以n(%)表示,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 白细胞分类各水平对比

A1组血常规异常患者NE水平、MO水平、EO水平以及LY水平同A2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但BA水平高于A2组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常规异常患者白细胞分类各水平临床对比 (5f2a4f1897043_html_13425247cc369c9.gif

组别

NE

MO

EO

LY

BA

A1组(n=48)

55.69±8.05

5.21±1.39

1.78±0.52

30.99±6.29

3.19±0.76

A2组(n=48)

54.31±9.12

5.35±1.19

1.66±0.53

31.29±5.41

1.15±0.29

t

0.7859

0.5300

1.1197

0.2505

17.3748

P

0.4339

0.5973

0.2657

0.8027

0.0000

2.2 血常规形态学检出率对比

A组血常规异常患者核左移、白细胞减少以及红细胞异常检出率同A2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异常血小板、幼稚红细胞以及异型淋巴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常规异常患者血常规形态学检出率临床对比 [n(%)]

组别

核左移

白细胞减少

红细胞异常

异常血小板

幼稚红细胞

异型淋巴细胞

总检出

A1组(n=48)

8(16.67)

9(8.75)

3(6.25)

9(18.75)

11(22.92)

8(16.67)

48(100.00)

A2组(n=48)

12(25.00)

15(31.25)

7(14.58)

2(4.17)

3(6.25)

1(2.08)

40(83.33)

X2

1.0105

2.0000

1.7860

5.0310

5.3519

6.0077

8.7273

P

0.3147

0.1572

0.1814

0.0248

0.0206

0.042

0.0031

3、讨论

对于诸多疾病病理状态特点进行分析,存在较高概率表现出外周血形态改变的现象,从而使患者在接受检查期间,血常规检查方法获得广泛运用,并且在检验医学获得快速发展情形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应用率呈现出显著增加,其表现出的检测效率较高,并且呈现出操作简单、成本低以及操作人员要求低等系列优势,对于数据检测的可靠性以及准确性可以做出充分保证,并且能够将劳动强度有效降低[3-5]

本次研究发现,A1组血常规异常患者NE水平、MO水平、EO水平以及LY水平同A2组比较差异不明显;但BA水平高于A2组明显;A组血常规异常患者核左移、白细胞减少以及红细胞异常检出率同A2组比较差异不明显;异常血小板、幼稚红细胞以及异型淋巴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明显,充分证明血细胞分析仪检查方法运用于血常规异常检查中可行性。

综上所述,同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方法比较,血细胞分析仪检查方法的有效运用,可使得血常规异常患者检查效果获得显著提升,对于白细胞分类以及血常规形态学检出均表现出显著优势,最终实现血常规异常患者的早期诊断以及有效治疗、预后。

【参考文献】

[1]田萍萍,郑梅淋,陈燕媚.外周血血细胞形态学镜检复核对血液系统疾病诊疗的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30):67-69.

[2]刘丽亚,莫红梅,罗燕萍,等.血细胞形态检查对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5):200-201.

[3]邱淼林,陈李娟,张美玲.血液分析仪联合血细胞形态观察在血液系统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9,32(09):47-48.

[4]韩晓敏,孔花娟.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液系统疾病筛查中的作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9):94-95.

[5]薄蔚.血液系统疾病诊断中应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2):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