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运用多媒体 引导小学数学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4
/ 2

巧妙运用多媒体 引导小学数学教学

陈清曙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官埠桥镇孙家庄小学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已越来越广泛。它给小学数学的集体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能正确、合理地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去,是新时代的需要。教师在小学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利用多媒体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即时有效的反馈,引导小学生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数学学习,给数学课堂增添了无穷的魅力,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让孩子们在少年阶段就萌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关键词:创设情景 人机交互 化难为简 及时反馈

因为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多动好动,注意力维持的时间短,这成为小学低年级教师颇为头痛的问题,怎样才能很快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到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我的数学课堂上我把握多媒体的特点,巧妙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即时有效的反馈,给小学低年级的数学集体活动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使他们能保持的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精力。

  1. 创设情景,让小学生易于轻松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能源,是学生学习知识,增长智慧的一种动力。多媒体课件一般具有鲜明的色彩,生动的形象,能使他们产生新奇的感觉,加深他们对事物的印象。在课件中如配上轻松或活泼欢快的音乐,就能产生强烈的渲染力,营造一种快乐、愉快的氛围,从而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如在《分类计数》活动中,伴随着一首轻松欢快的乐曲,引出小白兔变魔术这一情景。每当电脑显示小白兔一边唱着动听的歌,一边蹦蹦跳跳地带出各种色彩鲜艳的几何图形并拼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时,都大大激发了幼儿学习的欲望。紧接着小白兔请小朋友参与游戏《找朋友》,孩子们被这优美而富有情趣的情景所感染,既理解了物体与数字一一对应的关系又受到了美的熏陶,有声有色,情景交融,优化了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思维直观、具体,对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和动画人物尤为喜爱。比如在教学习《面积守恒》中是这样设计的:一群小鸟在尽情地歌唱,一只小熊在“呜呜”地哭着,一位森林仙子过来问它:“小熊,你怎么哭呀?”小熊说:“我迷路了,你能帮我找到回家的路吗?”“好吧!只要你能回答出我的几个问题,我就带你回家!”森林仙子笑着说。伴随着充满童趣的动画效果,自然而然就将抽象、枯燥的知识融入形象、生动、活泼的动画场景中,同时孩子们也在帮助“小熊”回答“森林仙子”的问题中了解了面积守恒的道理。这样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把新知识融入学生喜爱的故事情节之中,学生学习兴趣浓、情绪高、思维活、反应快,在“玩”、“乐”中获取知识,体验新知。这样设计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及进入良好的思维状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人机交互,让他们乐于参与其中

数学学习重在亲身体验,实际操作,因此我们可根据多媒体不同的交互方式,设计一个个玄关,并设计好反馈,让幼儿自己去发现、去操作、去探索。使小学生感受多媒体教学带来的乐趣,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在活动中动手、动脑、动口。

小学生的教学课件不同于一般的教学软件,它的根本区别在于施教软件容量大,内容丰富,结构复杂,有的不能马上拿来用,还需根据所需进行删减;而课件就不同了,它是根据教学内容所制作的,具有辅助教学的功能,既利于教师的操作演示,又益于小学生主动探索。如在课件《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中,通过动画“小猴子摘水果”,孩子们和小猴子一起数每种水果的总数,小学生按数字键后,屏幕上会出现相应的数字,再配上跳舞的小猴,孩子们的讨论点一个接一个。然后小猴请小朋友帮它把这三盆水果从少到多按顺序排好队,孩子们按任意键,电脑就会把正确的答案显示在他们面前。

比如在传统的《认识钟表》教学中,小学生通过自制表盘或实物演示来认识钟表结构,教师通过拨动时针演示其运动过程,不易引起他们学习兴趣,小学生也不能很好地参与到学习中,从而给教和学增加了难度。而在多媒体课件中,课件开始演示以起床、吃饭、睡觉等不同时间的画面切入点结合教师语言引导,立刻引起他们参与学习的愿望。孩子们通过电脑操作点击表盘的各个部分,就会发现时针、分针、秒针都动了起来,当指针停止时,教师只需介绍某一时间的准确刻度,如:教师介绍了一分钟的准确刻度时,学生们点击一分钟刻度,分针按顺时针方向准确走过一分钟,孩子们在提示语和画面中,知道了一分钟到底有多长,也就懂得了一分钟能做许多事情。他们在教学游戏中很快找到了答案,教学生动,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孩子们都睁大眼睛想知道下面屏幕上会出现什么,都想自己去寻找答案,真正做到了“学中玩,玩中学”。

三、化难为易,让幼儿易于释难解疑

小学的低年级小朋友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是从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利用多媒体教学能使幼儿观察基本规律和概念的形成,把抽象的客观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变为具体的直观的容易掌握的知识,增强教学效果。

如在《认识圆形与椭圆形》中,整个教学过程从形状认识到形状区别、图形娃娃在拼图中的分布,到活动结束时的连线游戏,从易到难。特别是在测量圆形、椭圆形的周长时,我们采用延长相同内容放慢速度和作定格处理,使他们对这两种形状有了清晰而概括的认识,达到了理解、学习的目的。在传统教学中,认识这两种图形一般需要2课时他们才能较好地掌握,但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仅用1个课时,90%以上的小学生低年级小朋友都能较好掌握,特别是他们对于两者之间的区别要领更加清晰,对于区分日常生活中的圆形、椭圆形非常有利。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必须按照教学的需要,为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难点,力求课件发挥最大的功效。多媒体课件层层展开的既单纯又富于层次感的情节,能使他们的思维具有逻辑性,便于孩子们观察、对比,总结规律。如在《比较高矮》这一活动中,我首先设计了“认一认”这个环节,让孩子们在两组动态画面“孪生姐妹”、“室内外花卉”中比较出其高矮;然后让孩子们比较出马路两旁树的高矮,通过观察,孩子们都觉得远处的树是最矮的。当他们发生争论时,我随即播放动画情景“比一比”,拉回较远的那些树,当他们再次进行比较时,便很快得出结论:比较高矮时,要把物体放在相近的地方,否则不准确。看到孩子们对比较高矮有了一定的认识,我又设计出“排一排”这个环节,让孩子们将画面上的小动物按照“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顺序排列。通过多媒体课件有效地解决和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满足了小学低年级的求知欲。

四、及时反馈,让小学生敢于大胆创新

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信息交流活动,通过信息反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课堂的教学进度,增进师生间的交流,反馈越及时越有利于学习。在教学中我经常制作了一些交互功能较强的课件用于课堂教学,随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实现学生上机学习,教师在电脑上指导答疑,为学生思维活动提供最大限度的伸展空间,还能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通过这种形式的反馈,他们既看到自己的进步,又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促使自我激励,从而不断提高内部驱动力。如在《认识序数》中,在“动物的家”这一环节里,我设计了一个个移动交互,画面上一排小动物,一座高楼,低年级孩子可根据小动物旁数字的提示,分别将小动物送到指定的楼层中,如果送对了,电脑博士会说出:“对了对了,这就是它的家!”如果送错了,小动物立即会退回原处,电脑博士会说出:“不对不对,再想想吧!”这一番出自电脑博士之口的话,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好奇心,唤起了同学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持久的学习热情。

在传统教学中,对于低年级学生学习效果和在生活中的运用情况教师不易掌握,而在多媒体教学中,孩子们自己就能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检验,无疑帮助教师省去了许多个别指导,做到因材施教、面向全体,促进每位小同学的能力发展。如在《比较高矮》中,为了检验他们是否掌握高矮排列,我设计了“拼一拼”、“画一画”环节。在“拼一拼”中,孩子们将提供的不同图形自由拖动,并进行任意重组构图成树,然后将这些组合的树进行高矮排列,从他们那充满奇特的操作情况来看,孩子们都尽可能地拼出与别人不一样的树,并将它们按高矮进行了排列。在“画一画”这个环节中,让孩子们依次在“画图”中画出三棵树,是对孩子们整节课掌握情况的一个衡量,假如树的高矮排列正确且树画在同一个高度,说明他们已掌握,反之,则没有完全掌握。在这一过程中,低年级的同学的创造性思维和主体意识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实践证明,在数学活动中巧用多媒体课件组织教学,能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培养了低年级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加强了教师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体现了教师、多媒体、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需要,将多媒体教学课件与其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媒介整合起来运用,将能更好地运用在实际教学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为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带来新的生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