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8
/ 1

舒适护理在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姚宏波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154600

  【摘 要】目的: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舒适护理所产生的护理效果。方法:从2018年5月—2020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律失常的患者中挑选出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人数为50人,分别标注为观察著和对照组。对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的干预治疗方式,对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对干预后的两组患者进行全面的观察,并且对患者的焦躁感和情绪进行评分。具体评分请参考SAS。结果:通过对观察组患者实行舒适护理后,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为94%(47/50),并发症发生率为6%(3/5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82%(41/50),并发症的发生率是20%(10/50)。结论:通过研究结果可以得出结论,那就是舒适护理对心律失常患者能够起到良好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治疗的满意度,因此舒适护理应该在临床中得到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心内科;心律失常;患者满意度;应用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comfortable nursing on patients with arrhythmia. Methods: from May 2018 to may 2020, 100 patients with arrhythmia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10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50 groups, which were labeled as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mfortabl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nursing. 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observed comprehensively, and their anxiety and emotion were scored. Please refer to SAS for specific scores. Results: after comfortable nursing,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patients to nurses was 94% (47 / 50),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was 6% (3 / 50),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patients to nur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82% (41 / 50),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was 20% (10 / 50). Conclusion: through the research results, we can draw a conclusion that comfort nursing can play a good role in the care of patients with arrhythmia 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ith treatment, so comfort nursing should be applied and promote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Cardiology; arrhythmia; patient satisfaction; application effect

  心律失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内心科疾病,近几年心律失常的发病率较高,整个病症呈现出复杂的临床表现,导致该病的因素也很多。患者在初期的时候一般会出现头晕目眩、血压低、胸闷气短等情况,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的话,病情出现恶化,患者可能有猝死的危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从2018年5月—2020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中挑选出了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100位患者进行随机分配,每组患者为50例,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女性患者为20例,男性患者为30例,患者的年龄为41-79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8.8±5.6)岁。观察组女性患者为23例,男性患者为27例,患者年龄在42-80岁,患者平均年龄是(59.5±6.5)岁。对照组采用的则是传统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的是优质护理干预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前都被诊断为心律失常,并且签署了治疗知情协议。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存在的临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实行护理照顾,观察组实行舒适护理照顾,给予患者护理措施如下:    1.2.1 基础护理 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其治疗方法都是相同的,只是对他们的护理方式不同,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之前都必须进行常规的心律失常治疗,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相对的常规性药物治疗。在对观察组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将舒适护理搭配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在对对照组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按时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监督患者按时服药,对于患者的一些疑问做好解答的工作,对患者的治疗情况做好详细的记录,保持病房的整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常规性的营养补给。首先应该对患者进行基础性的护理,根据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其制定一套专属的相应的护理方案,在对患者基本需求的满足的同时,还要为患者提供更为舒适的护理,要及时为患者整理床铺,时刻保持患者病房的干净整洁度,将病房的湿度和温度进行适宜患者最佳状态的调节,在一些容易滑倒的地方要贴上安全注意的标志,防止患者不慎摔倒,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为患者打造一个舒适满意的治疗环境,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和配合度。    1.2.2 心理护理 患者在入院的时候都会出现恐惧感和陌生感,这样的情绪对治疗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因此患者在刚入院的时候相关医生和护理人员就应该表现得非常亲切,积极主动的为患者介绍病房,负责治疗的医生应该多于患者进行沟通,及时掌握患者的治疗情况,基于患者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多听取患者的意见,在治疗的过程中医生和患者的家属应该进行积极的沟通,通过情感上的干预对患者尽心心理治疗。    1.2.3 饮食护理 在护理的过程中还要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正确的指导。为患者搭配健康的食谱,让患者多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每天都要食用豆制品、水果、蔬菜等。让患者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在饮食规律的同时,还要补充充足的水分,每天至少要喝六杯水。    1.3 观察指标 在研究的过程中要对患者的满意程度和负面情绪进行了解。针对满意程度的调查我院设计了一个调查问卷,问卷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代表患者的满意度越高,调查试卷从多个角度进行问题设计,分数在60分以下的调查问卷,相关人员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處理,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且制定解决方案,或者是找到相应的患者,进行深入的谈话,找到问题所在,从而进行更好的改善。对负面情绪进行了解的过程中可以根据SDS和SAS表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次研究数据,计数、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观察组患者实行舒适护理后,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为94%(47/50),并发症发生率为6%(3/5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82%(41/50),并发症的发生率是20%(10/50)。    3 讨论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自身的健康问题越来越重,但是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其中心律失常就是非常主要的致病因素,对于心律失常的治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但是在传统的治疗过程中并没有太大的成效,因此很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很多医院都开始采用舒适护理的方式,在常规的治疗过程中加入舒适护理,提高患者对整体治疗的满意程度。    总结: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人为本,为患者进行更加细致全面的护理。舒适护理对心律失常的治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此应该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淑华.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在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09):167-168.    [2]赵秀玲.针对性护理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