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特点剖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27
/ 2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特点剖析

袁军华

青神县南城小学校

摘要:本文着重分析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材理念和特点,为教学研究做铺垫。

关键词: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特点

依据2016年4月8日教育部办公厅出台的文件,从2016年9月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这次教材名称变更的直接原因是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这一要求。由于课程名称的改变,目前本教材编写的依据除了上述两个课程标准外,还有教育部、司法部和全国普法办联合颁布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此大纲为本教材中法治教育内容的编写提供了依据。 

一、教材蕴含的新理念

第一个理念是尊重童年生活独立价值。儿童是具有完整生命表现的人,童年是人生之中具有独立价值的时期,每一个儿童都具有独立的人格和独特的存在价值,因此,童年生活不仅仅是为成年生活作准备的阶段。为了落实尊重儿童的理念,本教材力求呈现一个儿童的生活世界,建构一种儿童文化,让教材富有童心和童趣。

第二个理念是品德培养回归生活。这一理念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教材预设的德育目的是引导学生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儿童的生活是多样的,道德教育就是要使儿童在多样的可能生活中选择一种更有价值、更具意义的生活,并通过这样的生活来涵养他们的德性。我们可以把德育教材和教师比作“蜡烛”,以此来点亮儿童的生活世界,让他们看到一些平时看不到或者熟视无睹的,但却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可能生活,并引导他们尝试过这种生活。其二,教材的内容以生活为逻辑进行整合。在德育理论中,存在着“大德育”和“小德育”的争论,但是回到儿童的现实生活,我们就会发现各种教育往往是融合在一起的。其三,教材预设了关注生活、反思生活、超越生活三个教学环节。以往的德育教材预设的教学过程包括学习知识(通过故事解决“德目”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遵守它)、巩固知识(通过练习,从正面和反面进一步巩固“德目”)、考核知识(通过考试考察学生是否掌握了“德目”)三个部分。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这些“德目”究竟是如何影响儿童生活的,并不是教学的重点。但是,在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的理念下,教学过程就转变为关注生活、反思生活和超越生活三个环节。

第三个理念是将教材的功能定位为激活儿童的自我发展的“活性因子”。由于受传统知识论课程观的影响,人们往往将教材当作确定的、权威的知识,因此,教材就成了学生学习和记忆的对象。然而,本教材基于经验论课程观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将教材的功能定位为激活学生自我发展的“活性因子”。如何实现这一功能呢?

其一,教材仅仅是学生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话题或范例,而不是学习和记忆的对象。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教材中的主持人问题、留白和省略号的设计,以此来引导儿童关注生活中遇到的真实问题。

其二,努力让教材成为与儿童对话的文本。要想更好地发挥教材的激活作用,就必须调适教材自身与学习者的关系,建构一种对话式的关系模型。因此,本教材将自己定位为儿童的“对话者”和“同龄人”,这样教材就可以和儿童顺利进行对话了。

第四个理念是重视法治精神和法治意识培养的法治教育。本教材中的法治教育是一种公民素养教育,而非法律专业教育。因此,法律精神与法律意识的培养就是第一位的,法律知识的学习则是第二位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也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要“侧重法治意识、尊法守法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基于这种定位,本教材关注儿童生活和儿童发展的特点,低年段的法治教育更多体现为规则教育,为今后的法治教育打好基础;中年段的法治教育则是在生活情境中渗透法律条文,并通过这些情境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和法治意识,相应地,教学也要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需求出发,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和法治意识。

此外,本教材还关注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融合及其限度的问题。对于浅层次的融合,本教材通过生活事件融合道德与法律教育,当然,在关注二者融合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两种教育融合的限度。对于不能融合的主题不作机械的融合,能够融合的主题,也要区分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的层次,将道德教育定位为软性的要求和高尚的选择,而将法律教育定位为刚性的要求和底线的保障。

二、教材追求的主要特色

本教材所追求的特色主要有三种。

第一,处理好品德形成过程中知、情、行的关系,编出循情、据理,又具有行动和实践品性的教材。

第二,处理好文化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关系,使教材成为文化多样性的载体和文化公正的见证。中国是一个区域发展存在差异的国家,比如,城乡生活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基于此,本教材就需要关注生活的多样化和文化的多元性问题。事实上,教材的城市化倾向是一个难以避免的现象,因此,本教材在生活场景截取、范例选择和图片呈现等方面均考虑到城乡二元文化之间的合理比重。当然,在努力做到这点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帮助农村儿童适当地了解城市生活,这是考虑到农村儿童将来也可能进入城市的缘故。除了关注城乡公正,教材还关注了性别公正。曾有学者撰文指出,以往的德育教材中存在着榜样选择男性化的倾向,因此,本教材力图避免这种倾向,尽力体现男女性别公正,比如,教材在范例人物的选择上都尽量做到男女比例平衡。同时,为了打破性别刻板印象,本教材还做了某些特殊设计,比如,设计了“我和爸爸去买菜”的场景。

第三,结合国情,处理好“学本”与“教本”的关系,编出“利学易教”的教材。我国小学德育课程多以学科教师兼职为主,德育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也处于弱势地位。如果教材只是内容载体的话,那么教学就很容易变成死记硬背的模式。因此,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在追求“学本”的同时,力求使教材具有“教本”的特性。

如何做到“学本”,在前面的教材观中已有涉及,这里不再赘述,那又是如何做到“教本”呢?主要方法有三:首先,通过课文栏目设置,指示教学活动。教材中的课文栏目多是针对学生的,需要他们去观察、操作和探究。其次,通过课文范例,指明教学重点。再次,通过课文呈现,展示教学蓝本。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课文以教学蓝本的形式呈现,并不是说课文就是封闭式的设计,教师只能按照这个蓝本进行教学。事实上,蓝本只是教学的参考,它的作用在于指明教学范式的类型和教学的价值取向,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创造性设计同类教学活动。 

总之,教材如何使用,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的优劣,我想这是大家,尤其是一线教师特别关心的问题。就本教材而言,我想提三条使用建议:

首先,从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教学;其次,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道德学习;最后,注重课堂教学与德育活动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