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视阈下高校美育教学的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31
/ 2

非遗传承视阈下高校美育教学的路径研究

张广远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北京 100000

摘要:非遗的文化传承对于我国高校的美育教学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在非遗视阈下,美育融入了时代和民族的特色,美育的内涵包括经典文学艺术和民间文化内容。非遗文化与美育学科在内在基础、发展动力和外在形式上具有共通性。要建立非遗与美育相结合的教学新路径,探索非遗内容和方式的有效性融入、非遗话语与美育话语体系建构的互享,以及构建高校美育教学体系。

关键词:非遗;高校;美育

引言

全面加强和改进高校美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已成为新时代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增强文化自信的主旋律。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不仅为高校美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库,也拓展了多维研究空间。文章从非遗文化对高校美育的价值效应入手.

1非遗文化对高校美育的价值效应

1.1以非遗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非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民族历史的活化石,蕴含着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道德认同、风俗认同和历史认同,也饱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青年学生只有自觉传承和参与、自觉认同和维护,才能在文化形式日益多样、文化外延不断扩展、文化功能不断深化的发展征程中,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1.2以非遗文化增强品德修养

非遗文化包括艺术表演、社会实践、风俗礼仪、传统手工艺等,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和资源财富,浓缩着大量的和谐思想、勤劳善良、互敬互爱等价值观,不仅是一部鲜活的历史教育素材,更是一种极具特色的思想道德教育教学资源。从非遗文化中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将其融入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中,丰富高校美育教学内容,树立道德标杆和榜样,提升教育对象的品德修养,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目标。

1.3以非遗文化厚植家国情怀

非遗文化的宣传和教育,本质上是为了让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更好地继承过去的文化传统,进而在文化上找到归属,在精神上变得丰富,在思想上筑牢中华文化认同的根基。非遗文化以其特定的地域范围、地方文化和自然环境,反映了社会群体的共同价值追求和思维习惯,彰显爱国爱乡的集体主义情怀。通过挖掘非遗文化内在的地域特征和文化符号,将这些集体性、民族性的元素融入高校美育,引导青年学生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家国情怀紧密结合,增强家国情怀,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1.4以非遗文化提高审美水平

非遗文化作为一种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精神形态,审美是其突出的功能之一,如戏曲的生动表演、民间剪纸造型图案等,都承载着学习知识、启迪心智、培养美德等多重功能。将形态多样、内涵丰富的非遗文化融入高校美育,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感受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非遗魅力,丰富审美知识,还能结合青年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拓宽审美视野,突破传统美学教育的单一化、文本化教学体系。

2非遗传承引入高校美育教学的路径研究

2.1非遗内容和方式的有效性融入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的美育教学,其具体的内容选择和方式方法不同于一般技能型的培训,即面向普通高校学生的非遗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具体的非遗项目的介绍和操作层面,要结合培养完美人格的美育目标来进行“顶层设计”。具体到我国来说,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众多,不可能将所有种类的遗产内容都放置在美育教学环节中,因此应注重三个标准:着重引入民间艺术中各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非遗类型,例如山东地区舜的传说、古琴艺术,北京市的面人制作技艺等等,即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就地取材,选取最有特色的当地非遗内容;着重引入具有普遍特征、文化渊源较为久远的非遗内容,对于文化传统来说,地域性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且不同省市的非遗内容往往具有某种共通性,因此要选择代表中华民族整体审美倾向的非遗内容作为教学对象,如中国传统节庆文化、中国传统的服饰文化等;着重引入非遗美学中的理论精髓,带领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以非遗美学的理论高度来审视传统文化的当代创新。

2.2非遗话语与美育话语体系建构的互享

这里所谓的“互享”,即表示非遗话语与美育话语之间要建立相互补充、交往互动的关系,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话语体系融入美育教学中。“随着中国开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进程,当代美育研究也应该在继续放眼世界的同时,更加重视从本土传统中汲取丰富思想资源,以建构具有时代特征和本土性格的美育话语体系。”由此看来,非遗话语与美育话语的共享是我国新时代美育工作不断完善进步的重要基础。

2.3构建高校美育教学体系

“从总体上说,美育根本目的的实现,应通过这样三条基本途径,即美的社会教育、美的自我养育与美的环境化育。”也就是说,美育需要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这种教育体系应该是既有理论也有实践,既有书本知识也有生活素材,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对美的追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美学的教育方式,而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学习一门具体的技艺。首先,加强艺术类公共课程的设置。本文开篇就引用了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其中明确提出要通过美育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习总书记的这句话就明确提出艺术类教育对大学生审美水平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此,高校在进行美育课程研发和设计的时候,应该在公共课程环节开设包括音乐、舞蹈、美术类的基础性艺术课程,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音乐、舞蹈和剪纸、年画、风筝等传统美术类项目融入其中,使艺术类美育课程充分融汇经典和民俗、现代与传统的不同元素。其次,开设传统文化方面的理论课程。截止到目前,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上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拥有国家级的民间文学类的非遗项目为230项,传统戏剧类为445项,曲艺类为193项。这些非遗类型在具体的表现方式上虽然各有特色,但其均以一定的文学文本为基础,这就要求欣赏者有一定的文学审美能力和传统文化的学习基础。由此,非遗融合多元文化、多学科在内的特征就使得美育课程设置既要考虑直观、感性的具体艺术性教育,更要从现象上升到理论,站在传统文化的高度、中国文学发展的深度来进行美学方面的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对来华国际生而言,汉语的学习和运用是一个困难且漫长的过程,特别是国际生已经习惯了自己国家的语言运用方式,当接触到另外一门语言是难免会感到不适应,所以需要反复的训练和实践。汉语写作水平更多体现的是国际生对汉语的运用能力,不同汉语学习阶段的学生掌握的词汇量、语法知识也不一样,需要对处于不同汉语学习阶段的国际生在汉语写作中出现的偏误进行分类总结,并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汉语写作教学,让国际生能够真正的运用好汉语与人沟通和交流。

参考文献:

[1]于良杰.来华留学生汉语写作策略调查与分析[D].安徽大学,2014.

[2]樊青杰,白欣艳.中高级阶段留学生汉语写作偏误分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9):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