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调钢中 DS夹杂物分析及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31
/ 3

非调钢中 DS夹杂物分析及控制

姚长发 袁成文 姜新岩 祁旭丞 张俊杰 陈万斌 陆建民

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青海省冶金产品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青海西宁 810005

摘要:非调钢主要用于制造汽车连杆等部件,钢中Ds类夹杂物不合,影响零部件使用寿命,降低整体可靠性。控制Ds类夹杂物尺寸和数量是提使用寿命的有效手段。采用金相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对夹杂物形貌、尺寸及成分进行检验分析。从冶炼工艺EAF-LF-VD-CC流程中找规律,确定了夹杂物的主要形成单元。对重点环节改进和优化生产工艺,有效控制了Ds类夹杂物的出现,理论支持及现场指导。

关键词:精炼工艺、非金属夹杂物

前言

非调质钢在国际和国内进行大力推行,它具有节能、绿色,主要特点是在钢通过控轧控冷技术得到产品适合的力学性能,免去了传统的淬火回火热处理调质工艺。随着材料科学的迅猛发展,对非调钢中夹杂物含量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然而生产中不可避免的出现Ds(≥13μm)类夹杂物的情况,对减少和避免出现Ds的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生产工艺:consteel电炉冶炼→精炼+真空→连铸(连铸坯)→步进炉加热→高压水除磷→ 25架连轧→ 缓冷→漏磁+相控阵超声探伤→清理→检验检查→包装上交

2、工装设备

冶炼设备: 110吨Consteel电炉1台、90吨Consteel电炉1台

精炼设备: 75吨LF炉3台、65吨LF炉2台

真空设备: 70吨VD炉4台

连 铸 机: 三机三流连铸机2台

3、验证及试验

全分析、VD前、VD后、加S后、吊包前、熔炼成品样、轧制材各单元过程,按取样标准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进行化学成分检验后,冲洗干净试样表面,进行金相检验项目的样品制备,在光镜下检验Ds。为进一步检验钢中夹杂物的种类、形貌、大小及分布情况,采用电子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进行观察分析。

表1 取样单元

样品

LF到位全分析

VD前

VD后

吊包

产材

钢样

渣样

表2 化学成分表

炉号

牌号

取样

时段

化学成分,%

C

Si

Mn

P

S

Al

Ca

X30228

C38N2

全分析

0.30

0.46

1.50

0.014

0.011

0.003

0.00050

VD前

0.38

0.59

1.54

0.015

0.009

0.011

0.00090

VD后

0.38

0.59

1.51

0.015

0.004

0.006

0.00090

加S后

0.39

0.58

1.52

0.017

0.025

0.005

0.00051

吊包

0.39

0.58

1.52

0.017

0.023

0.005

0.00086

金相检验通过金相光镜检验对全分析、VD前、VD后、加S后、吊包各单元进行取样,对各时段取的样品进行制样后进行检验,并对取样单位面积中对夹杂物进行统计。夹杂物形貌见图1,统计的夹杂物明细见表3。

图1 夹杂物形貌见

5f4c72b88420b_html_43b43d3298984ccb.png

表3 各过程中DS分析

项目

≤5um

5~10um

10~20um

20~30um

30~50um

>50um

全分析

214

51

30

13

2

1

VD前

134

36

18

3

1

0

VD后

130

38

22

3

0

0

加S后

306

56

43

20

4

1

吊包

300

44

16

3

0

0

4、扫描电镜检验

制备好的试样放入无水乙醇中,用超声波清洗装置进行清洗,清除磨料等物质后待测。对夹杂物Ds发现位置进行标记,夹杂物Ds主要组成成分见表4。

表4 夹杂物Ds形貌及主要组成成分

形貌

成分/%

5f4c72b88420b_html_285cf8944f897aef.png

Mn

3.73

O

46.48

Mg

5.14

Al

31.7

Si

2.33

S

1.66

Ca

6.27

Fe

2.67

总计

100

上述材上Ds成分可以看出,Ds夹杂物基本上以Mg、Al、Ca、S、O元素为主,个别含有少量Ti、K、Mn等元素。

5、夹杂物Ds形成统计分析

5.1、Ca/Al、[Ca]含量与Ds夹杂物的关系

收集作业区钢中[Ca]/[Al]与Ds级别的关系,关系图如下。

图2 Ds关系图

5f4c72b88420b_html_96e4a0bb393a2dc1.gif5f4c72b88420b_html_1438ea8a4b072c5c.png

上图2可知,Ca/Al在0.001~0.015之间时Ds大级别夹杂物出现几率高,随着钢中Ca/Al比的上升,Ds夹杂级别有所下降趋于平稳。随着钢中[Ca]含量的上升,点状大颗粒夹杂物级别也随之上升。

5.2、VD过程对DS夹杂物的影响

极真空压力为0.3乇时,入VD温度、搅拌强度与Ds夹杂物大小关系表,见表5。

表5 Ds与VD温度、搅拌强度、VD时间关系数据

Ds级别

入VD温度℃

VD搅拌时间min

VD保持时间min

1

1595

170

15/0.3

1.5

1600

140

15/0.3

1.5

1605

120

15/0.3

1

1612

270

15/0.3

2

1612

300

15/0.3

1

1616

300

15/0.3

1.5

1617

200

15/0.3

1.5

1617

200

15/0.3

2.5

1618

400

15/0.3

2

1620

400

15/0.3

1

1621

130

15/0.3

1.5

1622

200

15/0.3

1

1624

340

15/0.3

图3 极真空时入VD过程参数与Ds级别的关系图

5f4c72b88420b_html_553f2b4a4f13d635.gif5f4c72b88420b_html_c68651c3700a9f3f.gif

真空度为0.3乇,当温度上升到1617℃,搅拌强度>200NL/min时,大型Ds夹杂物生产几率增大。即VD过程高温高压大搅拌下,大型Ds夹杂物生产几率增大。真空度为0.5乇时,随着温度和搅拌强度的上升大型Ds夹杂物出现几率有所降低。见图4。

6、结论

结合Ds夹杂物各成分含量可得出,Ds夹杂物形核核心为Ca、Mg、Al、O等元素形成的镁铝尖晶石,外层包裹这一层CaS。大颗粒点状夹杂物基本是符合夹杂物,其个别成分中含有少量Ti、Mn,这说明点状夹杂物的形成是个颇为复杂的过程。VD过程高温高压大搅拌下大型Ds夹杂物产生几率变大。Ca/Al在0.001-0.015之间时Ds大级别夹杂物出现的几率明显增高,随着钢中Ca/Al比的上升,Ds夹杂级别有所下降趋于平稳。随着钢中[Ca]含量的上升,点状大颗粒夹杂物级别也随之上升。控制与措施通过化学成分优化设计,设定熔炼内控成分范围,实现窄带目标控制,从而保证钢的化学成分均匀稳定。采用电炉红装铁水、电炉无渣出钢及钢包真空脱气处理等工艺控制,严格控制钢中气体含量,提高钢水的纯净度。

参考文献

[1]缪新德,徐国庆,陈情华等.GCr15钢中大颗粒夹杂(DS类)的生成原因分析[J].炼钢,2007,23(2)

[2]陈秀娟,郑少波,洪新等.VD冶炼轴承钢时渣中CaO还原热力学分析[A].首届宝钢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

[3]刘旭兰,吴晓东,周丹等.轴承钢精炼过程非金属夹杂物行为的研究[J].钢铁研究,2009,37(2)

[4]尹安远,吴素君.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鉴定[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7,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