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小学德育课程在观念上的变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3
/ 2

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小学德育课程在观念上的变革

钟 卉

广州市越秀区红火炬小学 510080

摘 要:近年来,我国教育界逐渐把德育教育作为一种通用的教学观念,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并且教育工作者也逐渐接受并把德育教育融入到教育当中,在小学也开设了相应的德育课程。其实“德育”二字已经作为一个专业名词流传已久,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才被人所熟知,但是因为发展时间还不充足,教师个人水平参差不平,就导致小学德育课程的开展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本文就浅谈如何在德育课程中融入生活化教学,希望一线教师可以将其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当中。

关键词:小学教育;德育课程;生活化

一、 道德观:从知识道德向生活道德转变

在传统的德育课程中,道德一般都是与知识道德的形态存在。西方的教育观念中认为道德是一种知识,但是在当今的时代,我们应该以科学的语言来解释世界上的一切对象和事物流只有通过科学知识语言进行解释过的才能够使具有普遍意义的、真实的和客观的。这种道德观就会把道德知识理论化普遍化,甚至成为了道德存在的唯一形态,在课程中要体现出国家的意志思想和统治思想,这种道德观就把道德知识圈在了一个由概念和范畴所构成的理论体系当中,此时就认为理论源自理论,不需要从生活实践当中获得根基,在进行道德学习时,就不需要凭借着生活经验和感觉。但是这种知识道德就容易和生活形成错位置人们只相信理论知识,却不相信自己的感觉和经验,道德就凌驾于生活经验之上,形成了一种理论与生活隔绝的情况。

因此,为了能够在观念上对小学德育课程进行改革,那么就要从这种误区中走出来,从知识道德走向生活道德。为了让学生提高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使道德和生活能够联系在一起,教师就要积极地提升专业素养,改变自己的思想,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校让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跳出来的能够在生活的层面上理解道德知识,教师在讲解知识时,要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把理论知识带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道德就在我们身边,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课堂上就可以对知识进行更好的掌握。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看到儿童们在教育的指引下正在学习建构他们的生活,如:通过课程的学习加深了对于父母爱的感受,同时体验到父母亲也需要他们去关心,他们在家中开始做一些力能所及的劳动。在学习了《一滴水》一课后,孩子们知道了水资源的可贵,他们提出了不少家庭节约用水的方案,在实际生活中也注意到不要浪费水。

二、 课程观:从唯知识论走向生活经验论

在唯知识论的德育课程中,主要是以传授知识为主,但是这种传授的知识是一种客体化的知识。客体化的知识排除了主体,成为了一种单独的存在,这种驱逐主体性的知识排除了各种主观因素对客观事物的干扰,有些人认为这种知识才是真理性的,是普遍且永恒的。但是,作为人的一种生活实践道德,其实就是人类对生活意义和生活价值的追寻。在客体化的道德课程中。道德成为了一种道理、指令和规范。在教材中不能体现出生活中的道德原形,无法给学生呈现出真实的生活例子。因此,在教学改革中,教师就要在教学中体现出学生的情感、愿望、主体价值观等一些主观性的内容。

在改革后的德育课程中,教师要认为,道德是生活形态的一种存在方式,要以实践作为引导,让学生认识到的生活,改变唯知识论的刻板印象,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德育课程,在学习中不断的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经验能够在生活的多种多样形态之中得以体现,无论是知识、现实,还是规则、习惯了在这其中都有人类生活经验的体现,这是人类意识层面上的凝结。如果在德育课程中排斥生活经验,那么就会使本身十分丰富多彩的课程变得单调无味,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会丧失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

孩子们在课堂上谈到父母亲对自己的疼爱时,有的说我生病了,妈妈在床边坐了夜陪着我;有的说下雨了,爸爸送伞来和我合撑一把伞回家,他总是把伞往我这边靠,自己身上都淋潮了;有的说我摸过妈妈的手,她的手又粗又硬,到了冬天还有裂口,都是为我们操劳的…他们正是在属于自己的个体经验中,生发出道德的萌芽。

在以往,经过客体化的德育课程会在教学时否定生活经验的价值,从知识论的角度出发,无论是生活经验还是个体经验都是一种不系统的、不客观的、不具有普遍性的知识,因此,在课程当中学生的个体经验就被忽视。但是随着德育课程经过了改革,在现在的课程中就充分的肯定了个体经验,这是因为每个学生经过对生活的感知和经历凝聚而成了一种自己独特的个体经验和,道德学习其实是无法离开个体经验的,学生要通过自己的个体经验,去构建独特的道德生活。

三、 学习观:从单向传输转向交互作用

小学德育课程在经过改革后,就逐渐的以生活经验论为基础进行教学。因此,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能够不断的丰富扩大道德生活经验。生活经验既不是主体的,也不是客体的,而是存在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由生活经验构成的课堂上,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就从单向传输转为了一种交互作用,在德育课程当中,这种交互作用一般表现为师生的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资源的交流以及学生与自我的交流。

教学改革后,德育课程的教材由蓝本走向了文本,蓝本化的教学是一种照本宣讲模式,学生对教材的学习仅仅通过阅读学习记忆来进行。这种刻板的学习方式就使学生在学习时剥离了生活经验,学生为了迎合教材也会说一些假大空的话。直到现在,德育课程中仍有失语的现象,教师会制止一些发表自己真实意见的学生,经过各种教学手段把学生的思想重新回归到课程当中。文本化的教学就意味着教材改变了他的身份,教材逐渐的成为了一种学生对话和解读的对象。文本化的教学具有高度的开放性,给予学生充分的对话空间,在互动之中,学生能够与文本融为一体。在文本化的教学当中,学生在学习时理性与感性兼具,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能够得到超越自身的发展。在教学时,教师要尊重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积极的与学生进行互动,并且也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教师在解答时,首先要以课本上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对生活经验的不断整理和反思,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能够通过自身的经历逐渐地了解教材上的知识,使自己的观点能够与教科书的观点不断的进行融合,由此,学生在与教科书的互动之中,就能够创造出一个自己的新的意义世界。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小学德育课程进行改革时,改变课堂教学的道德观、课程观和学习观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德育课堂中对学生的局限性过大,学生学习的知识过于刻板,没有灵活变通,同时也不能够融入到生活经验当中。因此,对德育课程进行改革就成为了一个迫在眉睫的事情。当前,新的德育课程仍然处于实验阶段,在教学时就充满不确定性,但是通过实验和研究,在新的德育课程体系下,学生能够把德育融入到课堂以及生活经验当中,在这种课堂中,能够激发出学生的生机与活力,充分的体现出德育课堂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鲁洁.儿童道德生活的建构--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江苏省教育学会,2015江苏省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报告文集[J].江苏省教育学会,2015(3):46.

[2]刘胜华.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德育教师的角色期待[J].基础教育研究,2016(8):20-22.

[3]邹强.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半月,2017(10):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