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文常”迷雾,词语才是真身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1
/ 2

穿过“文常”迷雾,词语才是真身

王佳欢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 河北省 石家庄市 050000

摘要:自从2015年全国卷出现所谓“文化常识”题后,一时间“文化常识”的备考甚嚣尘上,模拟题里甚至剑走偏锋,抛却了“常识”的范畴,几乎走到了偏难怪险的边缘。仔细考量自2015年以来的所谓“文化常识”题,其实这道题的题干表述方向一直都是“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意思是说,这道题目考查我们的是词语的解释,并没有直接点明这是在考查文化常识。只不过这里面涉及到了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文化常识”的内容,故而在老师群体中总是戏称这道题为“文化常识”题。我们透过“文常”的迷雾,不难发现词语才是真正要考查的内容。

关键词:文化常识;词语;全国卷

首先,词语考查全是实词,实词里又以指称事物的名词与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居多。

第一、名词的考查往往会涉及到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以2015年全国Ⅰ卷第5小题为例: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不难看出,这两个选项考查的都是名词,且信息的呈现形式为:概念+外延。考生在做题时,一方面要判断内涵的表述是否能够精准的把握住了概念的本质特征,另外一方面还要判断选项中所列举的对象是否在概念指称的外延范畴。比如D项,概念的内涵表述没有问题,只不过太子只能确指,不能泛指,所以外延对象中不包含其他的儿子,故而 D项有错误。此类考查在文言文阅读题中比比皆是,比如2017年全国Ⅲ卷中《宋史·许将传》

A.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B.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C.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影响也很大。

第二、名词的基本义、引申义、指代义等会在题目中出现,也是判断选项正确与否的信息来源。

以2018年全国Ⅰ卷第11小题为例:

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

A项考查到了词语的源起与流变,B项考查到了词语的源起和代称。学生通过对考题的分析与认识,加深了对词语演变、古今意义的异同及词义的扩大与缩小等语言现象的认识。

第三、2019年全国Ⅱ卷的考题中,出现了有关专有名词的考查。

A.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

B.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专有名词指特定的或独一无二的人或物。A项秦穆公,学生并不是初相识,在高中第一篇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秦伯的注释中,就有与他相关的信息。而B项中汤武虽是合称,也属于专有名词的考查。再如,2019年全国Ⅲ卷有关殷纣和武王的考查,一并属于这一类。

第四、考查动词不仅在指出动作的发出者和作用对象,更会把一个相对概括性的词语,解释成几个连贯性的步骤和过程。比如,2019年全国Ⅰ卷中

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往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

2019年全国Ⅱ卷的考题中

C. 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

D. 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

“就国”的考查,其实核心是对“就”与“国”的解释,也就是“靠近领地”,只不过选项的表述把这样一个概括性的词语拆解为几个连贯性的动作,即接受领地,前往领地,管理领地。

“变法”则侧重在作用对象的考查,即只有针对“国家的法令制度”的变革才会叫做变法。“黥”侧重在作用对象上的具体措施。

其次,既然我们明了了“文化常识”题的实质是对词语的考查,那我们应该怎样应对这道题呢?

第一、词语的基本义,起始义不是答题的关键。比如,如果不去查字典很少有学生知道2018年全国Ⅰ卷中“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践阼”原指踏入古代庙堂前台阶。因为如果这些内容作为答题点需要学生去判断,则这道题相当于直接在考查词语的字典义,学生只有把字典背过才能应对这道题,很显然这是不现实的。

第二、既然最初的起始义不是我们关注的焦点,那么词语的引申义、比喻义、借指义就应该成为我们判断正误的核心依据,合起来就是语境义。就像,我可以不知道“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但是我们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下解释“赴阙”就是到朝廷的意思就可以了。

第三、将选项中的解释文字,代入语境去寻找上下文的提示、照应、矛盾,应当是我们应对“文化常识”题应该有的正确思维。

例1:2017年全国Ⅱ卷

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

这属于将一个动词解释成几个连贯性动作的题,我们将“先拘捕再取证”代入原文会发现和原文中“穷诘其奸”在前,“收考子春”在后的信息是矛盾的,故而此项不正确。

例2:2019年全国Ⅰ卷

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这道题属于名词解释概念+外延的一种题目,一般重点是判断外延部分,即道、法、农是否是影响最深远的。笔者问过许多同事和学生,他们能够很轻松的说出此项不正确,但是解释的理由不尽相同。有说应该没有农家,有说应该包含着儒家,有说我看的历史书上说当时儒家和墨家是显学。如果一道语文题目,判断的标准都不统一,那么我们部分做题者的思维一定偏离了语文的核心。这道题只要详加分析内容的因果便会自然得出结论 。贾谊因为十八岁“诵诗属书”闻名于郡中,并为当时的河南守吴公所赏识,吴公做了廷尉之后便推荐贾谊说他“年少,颇通诸子百家”这里面年少对应十八,通诸子百家首先当是《诗》,而《诗》是儒家著作,这是每一个高中生都应该具有的文学文化常识,由此就找到了在文中的具体照应处。

例3:2018年全国Ⅰ卷

C.“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这道题是将概括性的动词解释为一连串的几个动作,即运用武力,打败敌人,登上皇位。我们把此一句的解释代入语境。武帝践祚,则解释为武帝打败敌人登上皇位。首先运用武力于文无据。其次干扰学生判断的为“武帝”中的“武”,学生可根据常识判断武帝为谥号,乃是根据一生的事迹做出的或褒或贬或同情的评价,不针对具体的某件事。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当动词被解释为几个连贯性动作的时候,我们把这一连串的动作代入语境,任何一个动作不符合语境,都会成为我们判定该选项正确与否的根据。

综上所述,“文学常识”题的应对,积累一定量的文化常识知识固然重要,然而我们应该透过表象关注其本质,笔者归纳得出自2015年以来的高考题,单纯考查知识的很少,更多的或者绝大多数是结合语境对于词语的考查,学生把握这一本质与精髓,庶可收获事半功倍和有的放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查妮.文化常识题的命题规范与备考策略[J].学语文,2019

[2]王燕姗.赵静宜.古代文化常识考查方式及备考建议[J]语文建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