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意境教学分析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1
/ 2

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意境教学分析与研究

阳胜

湖南省衡南县廖田中学 湖南省衡阳市 421100

摘要: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开始接触和学习古诗词,到了初中时期学生在古诗词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积累,可对于初中生而言,较为准确捕捉古诗词中的意象、领悟意境还存在一定难度。领悟古诗词意境才意味着学生具有了古诗词的审美和鉴赏能力,所以提高学生意境领悟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和必要性,能够促使学生形成古诗词审美情趣。

关键词:语文古诗词;意境教学;意象鉴赏

引言:

古诗词通过简约的文字表现了作者丰富的蕴含情感,初中教师在古诗词讲解方面通常更为注重古诗词的词义分析,其一般会将自己的理解灌输给学生,学生自身缺乏对古诗词的思考和体会,对学生语文素养和古诗词鉴赏能力提升不具有积极意义。这种古诗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较为滞后,和新课标的要求以及目标皆不相符,新课标下古诗词教学更为注重培养学生的意境分析和领悟能力。

  1. 通过情境教学向学生呈现意境

古诗词作者的情感表达有多种方法,例如情景交融、以情衬景、以景喻情等,作者一般都不会进行单纯抒情,其都会借助景来体现自己的情感[1],所以诵读古诗词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画面感,作者的诗作就好比是一副绝妙的画作。但是有些学生受限于知识积累不够或者想象力缺乏等,古诗词并不能让其产生画面感,其不能想象作者所写的场景,此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教学工具进行情境教学,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对作者写作时的情感以及诗作呈现的画面有一个更为深刻认识,实现意境教学目标。

例如,教师在讲解古诗《使至塞上》时,作者自己的仕途正值不顺之际,诗中也体现了作者的悲伤、寂寞情感,同时作者对雄浑的塞外风光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在见识到壮阔的大漠风光后,作者的情感也开始被净化,进而生出一种豁然开朗之感,作者的豁达情怀也在此得到较好体现。但是很多学生没有见识过壮阔的大漠,也没有经历过作者的不顺,所以教师要首先将作者王维的生平以及作这首诗时的际遇详细讲解给学生,让学生对作者的写作背景有一个全面了解,然后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有关大漠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结合作者的际遇体会大漠的壮阔。教师让学生根据播放的大漠景观想象如果自己是作者,在这种际遇下会产生什么样的“使命之感”,带有落寞之情的作者又该如何完成自己的出使使命。学生通过教师营造的情境来体会作者的情感,进而对作者诗中呈现的壮阔景观有一个更为深刻理解。

  1. 通过意象捕捉领悟古诗词意境

一些学生感觉古诗词学习比较困难,在于其不能准确对古诗词中的意象进行准确捕捉。意象属于一种物象,是古诗词中作者主观情感的一种体现和表达[2]。古诗词中的意象都属于个体,而这些个体多个联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古诗词的意境。古诗词意境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准确捕捉意象,促使学生领悟意象所寄寓的情感,通过个体理解进一步去领悟整体所表达的情感,进而实现意境体会和领悟。古诗词中的梅、竹、菊、松、梧桐、莲、落花、杨柳、霜、风、斜阳、流水、月、饮酒、吹笛、吹箫、登楼等都属于意象,而这些意象一般都有特定的意义,作者一般用芳草和杨柳等意象表达离别不舍之情,用月体现思乡和离愁之情等。

例如,教师在讲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枯藤”、“瘦马”、“夕阳”都是意象,三者联系在一起,让人不由得感受到秋季的凄凉,整个诗的情调都较为哀愁,这几种意象的组合很好的将作者飘零天涯的孤独感,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很好体现出来。意象有自己的特征,虽然同一个意象用在不同诗中有不同的情感表达[3],但还是有规律可循,学生只要能捕捉到古诗词中的意象,对其进行分析,就能够更好理解诗词,把握作者意象以及整首诗或者词所表达的情感。

  1. 通过品词析句提升学生的意境想象能力

相较于语文其他文学表达方式而言,古诗词的意境、格式以及韵律都更有美感[4],其文字比较简约,但是这些文字都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凝聚了作者的才华,属于一种精炼语言词汇。初中语文教材中所收录的古诗词较为有限,能够被收录意味着这些古诗词都有着较高的鉴赏价值,都是对语言艺术光辉的一种折射。古诗词文字较为有限,作者想要将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想融入其中,就需要进行艺术化处理和凝练,学生和古诗词作者本身不处于同一个时代,对其生活的历史背景和生平经历了解不多,理解不深刻,所以要想进行有效意境教学,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捕捉古诗词中的关键词,通过品味和分析古诗词中的关键词,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意境的想象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古诗词《水调歌头》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词语“把酒”和“乘风”,让学生对诗词中的意境进行想象。教师提出问题“对于酒,可以有多个姿势,例如端酒、举酒,为什么作者在这里要用把酒”,“举”或是“端”更为端庄,但是“把”更为豪气,作者一个“把酒”能够充分体现自己豪爽洒脱的一面;“乘风”会让人不由联想到仙人,体现了作者豪放之外浪漫的一面。在仲秋佳节,作者和友人一同饮酒,同时相陪的还有皓月当空的青天,这对作者来说又是另一个友人,而且这个友人是一个绝佳的倾听者,作者可以畅所欲言的畅谈人生理想,“乘风”能够到达人家仙境“琼楼玉宇”,体现了作者超然和豁达的情感。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品词析句,能够促使学生想象作者笔下的意境,有利于学生和作者情感发生共鸣。

总而言之,“意”属于思维状态的一种,能够体现作者的流动情感,“境”更多是一种对实景的铺垫,古诗词意境具有借喻性、多义性、抒情性。初中教师通过古诗词意境教学提升学生意境领悟能力,能够促使学生和古诗词作者发生情感共鸣,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有积极作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这种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古诗词的赏析中,培养其古诗词鉴赏和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 周海英.诗化物象,领悟意境——对七年级古诗词教学方法的一点思考[J].课外语文,2017(12):29-29.

  2. 蒋夏艳.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初中古诗词意境美的赏析[J].课外语文,2017(16):153-153.

  3. 林源展.浓浓诗香,悠悠古韵——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2):78-78.

  4. 李忠虎.利用情景化教学引导中学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J].都市家教月刊,2017(11):184-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