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合并压力性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2
/ 2

脑卒中合并压力性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董秀霞 1 李坤 2

山东省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山东济南 251400 济阳区中医医院,山东济南 251400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合并压力性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合并压力性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某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压疮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压疮愈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合并压力性损伤患者应用压疮护理的护理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压疮愈合率,同时改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脑卒中 压力性损伤 临床护理

引言

脑卒中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以及致残率,发病速度较快,若不是及时进行治疗,将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抢救时间十分宝贵。高效、快速的急救方法以及护理方法可有效减少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某院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合并压力性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临床上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及经CT、MRI确诊为脑卒中合并压力性损伤,病历完整;(2)年龄小于80岁,压疮为院外发生,发生时间小于2周。排除标准:(1)合并肺癌、肝癌、白血病等严重肿瘤性疾病的患者。(2)合并精神分裂症、重度躁狂等严重精神障碍性疾病患者。(3)合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患者;(4)合并严重的肝、肾、心、肺功能障碍需要紧急抢救处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58~77岁,平均(63.1±6.2)岁;其中缺血性脑卒中39例,出血性脑卒中11例;压疮分期Ⅰ期、Ⅱ期、Ⅲ期分别为26例,14例,10例。对照组男33例,女17例;年龄57~79岁,平均(62.8±6.5)岁;其中缺血性脑卒中37例,出血性脑卒中13例;压疮分期Ⅰ期、Ⅱ期、Ⅲ期分别为24例,15例,1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承担相关风险。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入院后帮助患者采用正确的体位,使用气垫床,定期为患者翻身,尽量做到保持床垫平整。每日为患者温水擦洗压疮处并换药。研究组采用压疮护理。具体如下:(1)心理干预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调整患者心理,端正患者对疾病的态度。护理人员与患者交谈,对于焦虑、抑郁症状明显,经心理开导不能缓解症状的遵医嘱给予口服药物镇静抗焦虑治疗。同时注意情绪变化、过激行为对病情的不良影响的认知可以提高患者的情绪自主调节欲望及能力,进而促进不良情绪及头痛的缓解;治疗成功率的大数据以及典型案例对患者的治疗信念以及康复信心具有显著的提高作用。(2)评估压疮创面。根据创面大小、深度、渗出情况、是否合并窦道、周围组织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情况制定护理方案。(3)处理创面。根据压疮情况采用合适的敷料,采用湿性愈合方法,从而减少换药次数,提高患者舒适感,加速患者创面恢复。(4)控制血糖。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应该加强血糖检测和控制,必要时采用糖尿病饮食和胰岛素注射。

1.3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x±)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压疮愈合情况对比

研究组压疮愈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压疮愈合情况对比

组别

Ⅰ期(例)

Ⅱ期(例)

Ⅲ期(例)

合计例(%)

研究组(n=50)

26

14

8

48(96.00)

对照组(n=50)

24

7

3

34(68.00)

χ²值

9.65

P值

<0.05

2.2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组别

非常满意

(例)

满意

(例)

不满意

(例)

总满意

例(%)

研究组(n=50)

28

19

3

47(94.00)

对照组(n=50)

20

12

18

32(64.00)

χ²值

8.31

P值

<0.05

3讨论

脑卒中又被称为中风。此病患者的病情危重。接受治疗后的脑卒中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及运动功能障碍。有研究资料显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改善其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本研究探讨脑卒中合并压力性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结果表明,研究组压疮愈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工作者通过为患者提供有效、安全的护理措施,解决引起患者压疮的重要危险因素,有利于患者疾病恢复。定期观察患者创面情况并做出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护理方案,根据创面的大小、深度、渗出等情况采用合适的敷料及湿性愈合的方式提高患者创面的舒适程度,减少创面局部渗出,最大限度地降低感染风险,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恢复,避免组织病变坏死。同时,在临床压疮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心理护理、健康知识宣教、饮食等综合护理方面,疏导脑卒中患者不良情绪,教予患者正确的疾病康复知识和压疮预防技能技巧,保证患者营养均衡科学,从而有效降低压疮再次发生风险。压疮发生率降低,进而患者康复加速,死亡风险减小,临床预后改善。采取科学护理措施预防压疮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脑卒中合并压力性损伤患者采用压疮护理的护理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压疮愈合率,同时改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施丹君.脑卒中压力性损伤患者创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9,36(11):866.

[2]宋晓琳.压疮预防护理干预联合集束化护理模式对重症脑卒中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8,41(6):174.

[3]李雅楠.家庭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出院后长期卧床患者预防压力性损伤的作用评估[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5):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