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清三种关系 助推德育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4
/ 2

理清三种关系 助推德育工作

杨玉波 1 王小锋 2

1. 四川省剑阁县教育科学研究室

2.四川省剑阁县普安中学校

摘要:立德树人,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抓好德育工作,是解决“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关键,也是是抓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德育;智育;活动;家庭教育

德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学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观始终融入教育化教学的全过程,是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进一步的理清德育工作中三种常见的关系,更好的规范和推进学校德育工作,提升学校德育建设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一、理清德育与智育的关系。

德育是培养人的素质关键。社会主义德育是要解决中国人的思想政治信仰和思想道德等方面的问题,是社会主义教育者通过有的放矢地对学生思想道德施加一定的精神外力,从而培养他们的思想政治信仰、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习惯的一个过程。具体地说,就是学校教育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观。只有切实加强社会主义德育教育,才能有效促进学生高尚文明品质的形成及其发展,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强大的精神发展动力和情感的支持。特别是学校要切实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教育,增进学生的归属感、认同感、幸福感。

智育是培养人的重要基础。智育问题是一个研究解决和推动人类的智力向高水平发展的社会科学问题,是通过适当的途径和科学方法系统地传授科学技术和文化相关知识,使我们的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和财富,并使他们具有较高的科学智力、综合文化水平和较强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进而改造当今世界的潜在知识和能力。在当今世界,国际间的竞争最关键的是科学和技术的竞争,竞争的实质也是科学知识和能力兼备的人的国际竞争。因此,要把我国进一步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必须把现代化的教育事业摆在国家优先发展的核心战略地位,而要大力发展现代化的教育和事业,智育必须永远是发展的基础。

科学处理好德育和智育的关系。德育主要是充分地依靠社会环境中的舆论、人们优良的思想信念、习惯和文化传统,并通过说教、活动等多种途径和方法改造人的价值观,净化人的思想与灵魂;而智育则主要是以科学知识的获取和积累、智力的运用和开发为基本教育目的的科学教育人们行为和实践的过程。德育不能完全游离于智育,德育与智育在本质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关键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没有好的德育,智育就可能没有发展的动力。反过来,没有智育作保证的德育是徒劳的德育。学校特别要把握好课堂的主阵地作用,推进德与智的协同发展。

二、理清德育与活动的关系。

活动是德育的载体。活动是学生的天性,是个性发展的根本。德育教育活动的是学生参与自我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学校和社会、老师与学生的重要连接纽带和沟通桥梁。在我们的德育教育中,我们的教师应更加注重为学生量身搭建德育教育活动的平台,让学生在德育教育活动中通过感悟、体验、明理、践行,从而真正达到增强和提高我们的德育教育活动实效性的根本目的。通过开展对德育活动的反思和自我建构,让学生在德育教育活动中做到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有所变,从而真正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真正使学生成为能动的、自主探究的、个性张扬的、情感和生命得以充分释放和回归的自我的人。在德育工作中我们要认真组织好各种德育常规活动、德育主题活动、德育专题活动,避免一味单纯的、枯燥的德育说教。

德育是活动的灵魂。老师和学校组织安排的每一个德育活动,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及其意义,都是应该更加有意识地把德育教育贯穿活动始终,体现德育的灵魂和价值。那些没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只是为了活动而活动,是应付、走过场的、低级的、无聊的、浪费时间的。一个好的德育活动除了应该具备一个有意义活动的主题,特定的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参与人员等几个基本要素外,更是应该要求学生有对活动的总结与反思。只有活动触及到了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让学生创造生命的伟大奇迹。

()德育不等同于活动。学校的德育离不开活动,但是德育不简单等同于“激烈”的活动,不能说搞轰轰烈烈的活动才是抓德育,更多的是细微之处才能见真章。我们既坚决反对传统的、空洞的、无趣的说教,又坚决反对一说搞德育工作就搞频繁的、轰轰烈烈的、师生疲倦的、应付了事的活动。对任意一所普通学校来说,德育工作无处不在,小组建设、班级文化、社团活动、各种主题德育活动、专题德育活动也是一种德育;同样教育学生按时上课到校、按时下课回家也是一种德育;教育学生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也是一种德育;教育活动中学生的列队出操、排队用餐也是一种德育;教育学生的衣着整洁、举止大方也是一种德育;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刻苦认真学习也是一种德育。所以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更加贴近广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要真正形成时时、事事、处处皆育人的良好发展局面,要讲究"润物细无声"的态度和境界,才能要达到"冬阳化坚冰"的程度和效果。

三、理清学校与家庭及社会的关系。

父母是子女的启蒙老师,学校是求知的殿堂,社会是锻炼一个人的大课堂。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过程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教育和严格的管理。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学生好的思想品德和正确人生价值取向的重要摇篮。家庭教育通常是在任意家庭成员之间进行,这就直接决定了它的教育初始性、持久性,其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间人际关系的亲密性,家庭教育效果对人的综合素质影响之大也就不言而喻了。纵观人类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良好的现代家庭教育可以使一个人终生受益,而错位的家庭教育可能会使一个人贻误终生。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子女思想品德的典范,父母的思想和价值观直接地影响子女的思想和价值观。父母对社会、对家庭、对人生、对工作、人际交往的态度和方式,直接地影响子女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培养出一批优秀学生,就要从努力打造优秀的家庭开始,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优秀学生不可替代的摇篮。

良好学校的教育是培养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核心因素。学校教育对人的培养、发展和影响是全面的。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对人的发展影响往往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一定的阶段性,影响的程度和范围也往往只是侧重某些一个方面。学校教育则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使得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获得了发展。学校教育可以通过系统的知识传授,各种校园活动的组织和开展等方式促进了学生的智力和体力的发展,也可以通过发挥集体作用培养和促进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和形成。

()良好社会教育是促进学生思想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别林斯基说过,"创造人的是自然界,启迪和教育人的却是社会"。虽然社会教育是个大熔炉、大染缸,但社会教育本身也就是个一个大的教育范畴,严格来说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也是社会集体教育的一部分。社会教育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对于学生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社会对于学生思想的影响和作用是极为广泛的,凡是学生自己在社会中接触和学到的包括社会经济生活的一切领域和各种人际关系等,都对学生浸透着许许多多的影响。社会风气正,学校和家庭教育就会很好抓,如果社会的风气不够正,学校和家庭教育就很难,为此社会对家庭和学生的影响是不可能被低估。

学校、家庭和社会如果紧密地合作就一定能够形成一股强大的、有效地教育力量,织成一张巨大的教育网。依靠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既有利于促进和实现整个教育在时空上相互的紧密衔接;也有利于促进和保证整个教育体系在发展方向上的高度一致;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和实现各种教育间的整合、协同,做到优势互补,从而达到提升教育成效的根本目的。

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强化学习、锐意进取,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站位,增强历史责任感与时代使命感,强力推进学校德育工作,以实际行动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