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立德树人,促进创新发展——基于核心素养的“博约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6
/ 2

聚焦立德树人,促进创新发展——基于核心素养的“博约课堂”

郭敏玲

汕头市第一中学 广东汕头 515065

摘要:本文以博约课堂实践的案例研究为背景,结合语文教学实际,通过实证分析和理性思考,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实际,认真实践和研讨,将现有的课堂教学范式和教学策略及经验总结进行分析,并结合教学实际加以引进,探索博约课堂,关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必备的品质和关键能力的提升。思考如何在“博约课堂”理念下探寻出符合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范式和操作流程,关注核心素养,打造博约课堂。

关键词:核心素养;博约课堂;立德树人

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来说,应凸显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探寻“博约”结合的语文教学之道,正确处理好教学中的博和约的关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绪论

博约课堂,除了我们的“教”与学生的“学”,还要有“育”。我们以博约课堂实践的案例研究为背景,结合教学实际,通过实证分析和理性思考,力求获得研究实效。在实践中,聚焦落实立德树人,凝练学科核心素养,根据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实际,通过认真实践和研讨,将现有的课堂教学范式和教学策略及经验总结进行分析,并结合教学实际加以引进,探索博约课堂,关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必备的品质和关键能力的提升。

二、研究与分析

(一)关注核心素养,打造博约课堂

例如,讲授陶渊明《归园田居》时,引导学生领会作者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感情后,可以给学生貌似对立的两难选择,接着抛出问题:人类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追求发展的意义又是什么?可以结合介绍梭罗和《瓦尔登湖》,提问:我们一定要过简朴、清贫的生活吗?陶渊明诗歌背后的核心精神是什么?最后,可以共同提炼出:在人生的道路上,关键是守住人的本性和人类的本性。

(二)强化核心素养,探究培养策略

1.博约相济,构建阅读指导模式

例如,在古典诗词教学中,紧紧扣住品味和揣摩语言的根本,然后通过语言发现隐藏于言语背后的作者,进而联系作者的背景感悟诗词的魅力。在辛弃疾词的教学中,我先是引导学生体会辛弃疾词的用典特点:辛弃疾广泛地引用各种典籍和前人诗词中的语汇、成句和历史典故,将其融化或镶嵌在自己的词里。这本来很容易造成生硬艰涩的毛病,但是以辛弃疾的才力,却大多能够运用得恰到好处、浑成自然,或是别有妙趣。然后,再进行深度的对比学习:把辛弃疾词和苏东坡等的作品进行比较。深度阅读应该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我们在教学中也可以尝试“合理整合,多课渐进”的形式,围绕专题展开阅读教学,教学一篇课文可以阅读相关的几篇文章,突出专题阅读。通过立足语文教材单元主题,整合教学资源,从整组课文引发开去,让学生的人文精神、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在有所侧重的一系列的阅读活动中能够得到螺旋发展和上升。例如,粤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是活动单元《认识自我》,第二单元是《传记》。在教学中,我把两个单元整合在一起,设计了主题活动——寻找成功者的足迹。第一单元活动单元在教学中,不进行细致讲解,只是作为学习的一个材料。整体讲述《认识自我》单元时,我通过基本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完善自己?”的引领,激发学生不断地思考、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感受名人的成长历程及自我回顾,进而审视自我,认识自我,并学习自述性文章的写作。接着进行第二单元《传记》的学习,进一步感受名人的成长历程,规划自己的人生。传记单元列举了孙中山、华罗庚、文天祥等历史名人,给予学生很好的效仿榜样。要求学生掌握传记的基本架构、人物描写的写作技巧。在主题阅读框架下,随着整合实践的深入,语文学习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熏陶学生形成高尚情操,同时,整合的实践也能够使教师的阅读素养、知识涵养、文化学养有更大的发展。

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打造优质高效语文课堂。进行课内外群文整合阅读,提炼主题,整合阅读学习。作为语文课的阅读教学需要聚焦核心素养,重视学生课外多层次的阅读活动,发挥出阅读个性,并将课堂所学运用到课外阅读之中。这样的阅读教学更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最终实现学会做人的终极目标。

2.立德树人,融入传统文化教育

语文课程中蕴涵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学生重视阅读,阅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课内阅读,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编者精心挑选、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潜心阅读;其二,重视课外阅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博约观取中领略我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在厚积薄发中传承我国优秀文明之精神。

例如,《离骚》体现的忧国忧民,《归园田居》展现的恬然自适,《劝学》体现的锲而不舍,《游褒禅山记》体现的深思慎取,《师说》体现的求真务实……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教材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有必要运用好传统文化知识,使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成为语文颗堂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3.创新发展,扩大课堂教学外延

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坚定地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打开视野,扩大课堂化教学的外延。

另外,“互联网+”时代,要求具备更广更深的个人交流和合作技能的学生素养。因此,教师对“互联网+”文化的正确引导与运用,不仅会让学生们面对强烈的文化冲突和融合之际,还能较好面对社会的各种应变,真正达到提升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目地。

三、总结与讨论

(一)博约相济,指导语文学习

构建学思知行课堂,聚焦思维品质培养。博约语文课堂的构建强调“博”与“约”的辩证统一。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与体验中学会理解,学会积累,学会感悟,学会欣赏,学会表达,甚至学会做人。在语文学习中,主张其内容应注重“博”,其方法应强调“约”,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倡导博约结合。

(二)拓展视野,塑造健康人格

文学作品所展示的画面,几乎遍及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它的内容无不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语文的教化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相比的,作为语文教师,视野要开阔,教师的课程视野,决定了学生的思想视野。

(三)通过积淀,增强文化底蕴

当语文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而积淀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广泛阅读和识记背诵。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识记背诵,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素质,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四)发展思维,提高审美能力

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认知活动,遵循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般认知规律。通过理解,得到赏心悦目的、怡情养性的审美享受和思想认识。掌握并遵循这一规律,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发现与小结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语文教学要求教师既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又能要言不繁地驾驭语言、把握课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教师处理好博与约的关系,做到广泛阅读、收集资料、接受新信息、参与社会活动、整合资源、适时点拨、更新手段等,积极构建博约课堂,才能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郑庆仙.从“博约”关系看语文教学之道[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3)

【3】蒋洪兴.走在语文教学的“博约”之路上[J].中学语文教学,2013(1)

作者简介:郭敏玲,籍贯:广东揭西,最高学历:大学本科双学士,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