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普通话叙写中国当代乡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8
/ 2

用普通话叙写中国当代乡愁

关静

河南理工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河南 焦作 454003

摘要:城市化的疾速发展显著改变了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认同不足所诱发的精神困惑以乡愁之名呈现出来。历史遗迹保护和方言保护虽能缓解国人地域指向的小乡愁焦虑,但因缺乏时代针对性而作用有限。在语言城市化的时代背景下,响应树立文化自信的时代号角,利用普通话的丰富内涵叙写中国当代家国指向的大乡愁,对于丰富民众的精神生活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城市化;乡愁;普通话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和城市化水平的疾速提高,中国城乡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历史变迁。面对诸种巨变,中国民众在享受着现代城市文明所提供的丰富物质财富的同时,却也因传统乡村文明的衰落表现出愈来愈烈的精神焦虑。其中,“乡愁”无疑是典型一例。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乡愁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离开了这个地方会想念这个地方。”这是传统意义上因空间上的远离所诱发的“远乡”乡愁。在此之外,还有因时代演进、乡土风貌改观而诱发的“近乡”乡愁,这在当代中国极为普遍。其中,历史遗迹与乡愁、地域方言与乡愁两个命题探讨得最为热烈,具有鲜明的代表性。

1.城市化建设中的遗迹保护可以有限留存居民的“小乡愁”

“城市化又称城镇化、都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起一系列经济社会变化的过程,其实质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20年社会蓝皮书》介绍,2019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已跨过60%的门槛。其最直观的表现是,城市越来越大、楼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农民进了城、住了楼。在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和新农村建设中,中国旧有的城乡风貌被显著改变着,不少历史建筑和传统村落都面临着湮灭的危机,眷乡恋土的“小乡愁”焦虑愈演愈烈。有学者不禁担忧:“对于我们的孩子,对于在钢筋混凝土丛林中长大的青少年来说,乡村是什么,乡愁是什么,可能已没有感受。”究其实质,这类乡愁源自城市化的侵略性进程对城乡居民精神世界的冲击,集中体现为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所带来的文化隔膜与心理失落。

针对这一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5年11月出台的《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就明确指出:“保护和传承具有民族特色的农耕文明,加强农村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为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发展明确了道路。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期间也强调,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统一起来,“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在上海考察时更是要求,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正是在此类科学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北京四合院、上海西岸等历史遗迹得以科学地保护和开发,为城镇居民“小乡愁”的安放寻得了有限的空间载体。不过从长远来看,城市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赢得民众对城市生活的普遍认同,因而乡愁的空间要义就要拓展为维护各类社会群体的生产生活空间,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空间权利,确保新市民能够随遇而安,有资本回望过去、有心情咀嚼乡愁。

2.语言市民化转变中的方言保护难以承载传统乡愁

“当今中国正在经历着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城市化进程, 其结果必然加大城市语言状况的复杂程度,从而产生语言沟通方面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以政治和经济一体化为先导的城乡一体化也引发了语言城市化的趋势,越来越多因城而聚的方言人开始摆脱方言的地域局限而转用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由农民向市民转变的语言市民化进程就此拉开序幕。从1998年“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设立以来,凭借着显著的经济价值和显赫的社会声望,普通话普及率飞速增长,2019年已接近80%。普通话的扩张改变了当下中国社会的语言生态,以不说方言、不会说方言为典型表征的方言萎缩现象在大江南北逐渐扩展,引起了不少社会关切。2014年全国政协委员张泓铭与赵丽宏通过大会发言《保护方言,应该成为国家文化战略》表示:“方言如果消亡,乡音会变味,乡愁会无所依托。中华传统文化的很多源头会中断,很多地方文化将随之消亡”。

不过从客观上来讲,语言竞争是语言生态界的客观规律,普通话扩张和方言萎缩都是自然语言发展的必然规律。“方言是母亲语言,普通话是教师语言”的论断也不再确切,青少年的家庭语言习得正在改变,以普通话为母言的“非方言族”开始出现。“汉语方言文化遗产的保护,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最可行也是最实际的做法是对其现状进行及时的记录,并尽可能延缓汉语方言濒危的速度”。正是出于此种考虑,教育部、国家语委2015 年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希望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收集记录汉语方言的实态语料,建成可持续增长的多媒体语言资源库,提升国家语言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而在民间,更是有主持人汪涵发起了叫做“響應”的方言调查,计划将用5~10年时间对湖南各地方言进行搜集保存。

对比来看,历史遗迹的保护和方言保护虽都有“保护”之名,但二者在现实性上却有着明显不同。历史遗迹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看得见、摸得着,具有相对恒定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而方言作为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具有鲜明的体验性和人本性,严重依赖于社会历史语境和群体的语言使用,以方言为载体的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也带有鲜明的时代性,恰如从唐诗宋词明清小学的嬗变中,我们认识到“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道理一样。这种现实性差异就使得方言保护和方言文化传承,“在学术界和社会之间、学者和社会大众之间,存在着一条鸿沟”。尽管在不少网络平台上也存在着种种“玩转”方言的热潮,但多停留在耍酷的层面。因而在城乡社会普遍质疑方言使用价值、经济价值的残酷现实中,以纯正方言来承载传统乡愁的希望变得日渐渺茫。

3.顺时顺势,用普通话叙写当代中国“大乡愁”

从现实情况来看,普通话的流行与方言的萎缩,并不意味着城镇居民就此要把乡愁割舍。因为在当下新的社会历史语境中,乡愁的语言媒介依然存在。一方面,地方普通话的产生为地域指向的“小乡愁”提供了新的表达途径。地方普通话,又称“塑料普通话”“椒盐普通话”,是普通话在推广过程中因地域方言的感染而出现的普通话变体,带有鲜明的方言色彩。就目前的发展态势而言,在不少城市中民众已能够分辨地方普通话跟通用普通话的形式差异和功能差异,并根据交际场合的需要得体地实现语码转换;从这个意义上讲,地方普通话成了新的地域性交际工具,“地方普通话中的方言成分就是各地语言文化的碎片”,“地方普通话就是一条传承地域语言文化的重要途径”。

另一方面,普通话的普及为家国指向的“大乡愁”提供了表达契机。普通话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共同语,虽然其规模化的推广过程比较短暂,但是从雅言到通语再到官话的形成过程却历经千载,伴有上百个民族的交流与融合,蕴藏着古老的民族记忆和文化基因,其开放性和丰富性超越了任何一种方言,因而称得上是中华文明的历史结晶。这就使得它看似超越地域却又深根华夏,是国家文化安全建设中最有助于感触中华文化脉搏、最能传达中国时代强音的利器。在国内,普通话教学和以普通话为媒介的国民教育,既传承着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又吸纳了先进的开拓创新智慧,是中华儿女实现民族认同、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在国际,以普通话为核心的汉语国际传播,既传达着中国人融入世界、沟通内外的心声,又展示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繁荣昌盛,是提升国家软实力、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桥梁。

在当前历史条件下,中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渐趋消解,各类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2020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会空前饱满,标示城市化实现水平的身份认同也会显著提高。此种背景下,地域指向的“小乡愁”将不再凸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带动下,家国指向的“大乡愁”将会萦绕在海内外每位中华儿女的心头,用普通话来叙写民族自信和大国形象,将成为与新世纪国情相适应的重要的语言生活内容。

参考文献:

[1]夏历.新市民语言的城市化[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122-124.

[2]冯蕾.城镇化如何留住乡愁[N].光明日报,2015-11-12(015).

[3]徐大明,王玲.城市语言调查[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134-140.

[4]赵丽宏.留住方言,留住乡愁[N].解放日报,2014-3-12(002).

[5]吴永焕.汉语方言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与对策[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4):39-43.

[6]曹志耘.跨越鸿沟—寻找语保最有效的方式[J].语言文字应用,2017(2):2-8.

[7]麻彩霞.不可忽视的语言文化的传承载体—地方普通话[J].语文学刊,2019(5):111-117.

[8]孙璐,王江萍.新型城乡关系下“乡愁”的空间要义[J].现代城市研究,2017(10):117-121.

作者简介:关静,女,河南上蔡人,硕士,河南理工大学数信学院助教,主要从事哲学与社会文化研究。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南阳城区话语音变异研究(项目编号:16YJC74007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