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透数学新教材提高教学质量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0
/ 2

悟透数学新教材提高教学质量浅析

陈桔林

广西百色市凌云县实验小学 广西 凌云 533199

摘要:作者结合自己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的教学实际,从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几方面阐述了研读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研读 超越

教材是课堂教学实施依据和蓝本。由于新的数学教材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较显著的变化,我们在钻研教材时不仅要从宏观上、整体上去把握一册教材、一个单元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作用,更要从微观的角度深刻研究每一课时教材的具体内容、编写层次和编写意图,着力读懂、读透教材的每一幅图、每一句话,甚至每一道习题,把握文本背后所蕴藏着的丰富内涵。只有“吃透”教材,我们才有可能用好、用足教材,并根据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水平。研读教材,这是对教师处理教材,设计教学的宏观引领,意指在设计教学中既要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又不局限于教材提供的素材,是教学设计的立足。

一、研读教材 —— 架起课标与教学内容之间的桥梁

教材是承载课程标准理念的主要载体,是主要的教学资源,也是教与学的主要凭借。如何研读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 我们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 .主题图何为? “ 主题图 ” 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其意图在于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中 “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 的基本理念。然而,由于 “ 主题图 ” 主要是以 “ 场景 ” 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的,虽然富有儿童情趣和丰富的现实意义,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但教材是静态的,教材中的主题图是 “ 半成品 ” ,多是结论式的呈现而少了过程,静态的主题图受篇幅、教学内容、目标的限制又不可能把多元的生活因素都体现在一幅主题图中,所以如果教师不能深刻地理解和正确把握, “ 主题图 ” 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2 .横向例题何为?教材中每个例题的呈现都负载着一定的知识结构,除了认真体会主题图的意图外,还需要对本单元中的例题与例题之间进行比较,辨析每个例题的侧重点,找出知识的连接点,从而正确地领悟和挖掘数学知识中所蕴藏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准确地定位课时教学目标。

3 .纵向章节何为?教材中很多知识领域的呈现都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在研读教材时,就要对相关的前后章节做系统的了解,对知识的呈现背景进行钻研和分析。把握知识的生长点,准确地驾驭教材、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否则教学就只能停留在照本宣科的水平上。

二、超越教材 —— 在感悟教法的基础上创造性使用教材。仅有研读是不够的,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对教材中的某些不足,要大胆地改进、补充和重组,使之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1 .透过静态的文本看到动态的过程。例如:二年级上册《镜面对称》一课,教材通过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湖面的倒影、照镜子,让学生认识镜面对称,初步感受镜面对称的特点。教材呈现的内容有限,例题两幅图, “ 做一做 ” 两幅图,练习 3 题 ( 包括思考题 ) ,文字内容极少。怎样让这一静态的教材衍生出生动的 课堂 ? 有位青年教师执教《镜面对称》,该课在教材的呈现方式上的处理,可供我们借鉴。《镜面对称》一课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教材中小朋友照镜子的情境进行了加工润色,制作成动画片《小老鼠照镜子》。一开课,同学们就被谐趣幽默的动画片《小老鼠照镜子》给吸引住了,多媒体课件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小老鼠照镜子时的神态和动作,镜面对称的性质也在动画片中在动画片末尾,小老鼠头上闪现出一个大问号,教师顺势引导: “ 你们猜猜看,小老鼠在想什么呢 ?” 生 1 :我猜,它在想: “ 这镜子里的小家伙是谁呀 ?” 生 2 :小老鼠在想: “ 这镜子里的小家伙怎么和我长得一模一样呢 ?” 师 ( 作疑惑状 ) :是啊 ! 这镜子里的小家伙怎么和它长得一模一样呢 ? 教师及时抓住这个具有探究价值的数学问题,带领学生转入探究学习。有了精彩的开课,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2 .透过学生已有经验看到学生的发展势态。例如: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移动》一课。教材用连环画的形式,呈现了学生喜欢的孙悟空变长金箍棒大战牛魔王的情境,通过让学生观察小数点的移动与金箍棒的长短的关系,探究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认知是由浅入深的,在数的认识过程中,整数早于小数、分数。而故事中首先出现 “ 金箍棒长 0 . 009 米 ” ,学生很难迅速在头脑中建立表象,因为学生对小数的认识还不够深。于是我们大胆调整教材,教学时在动画中先出示整数结果 “ 金箍棒长 9 毫米 ” ,继而变成 “9 厘米、 9 分米、 9 米 ” ,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启发学生: “ 到底金箍棒的长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 为了便于比较,我们可以统一为毫米作单位。引出等式右边的一组数据 29 毫米、 90 毫米、 900 毫米、 9000 毫米。 “ 还可以统一为米作单位。 ” 再分别化成小数 0 . 009 米 、 o . 09 米 、 0 . 9 米 、 9 米 。然后进行相关的比较 …… 这样的呈现顺序,既符合学的认知规律,又不违背教材的编写意图,还体现了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经过对教材的研读、感悟、创造,课程标准的理念才能更好地得以彰显。

3 .透过习题的练习功能看到习题的学习功能。新教材相对集中的练习比较多,在这种练习中,教师一方面通过实际的操作思考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还要有意识地进行知识的拓展与延伸,有可能地把知识串联起来。教师要对教材中大量习题的功能作出进一步的研究和把握,提高认识。尤其是在新教材中,改变了以往一道例题配几道同类习题的形式,在例题和习题之间的新授与巩固练习的对应联系已经与以往不一样了,其边界也比较模糊。因此,我们要在注重习题的练习巩固这个短期功能的同时,进一步关注习题的长远学习价值,通过解题来锻炼和发展学生思维。这就需要我们对教材中的每一道习题进行充分研究、细心揣摩,透过习题的练习功能看到习题的学习功能,将习题用足、用好、用到位,发挥其应有价值。

总之,教师在备课中有了对教材的研读、教法的感悟,才能准确地制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实际情况,不局限于教材内容,积极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把教师、学生、各种设备、资料、环境等有利于教学目标达成的各种课程资源都用来服务教学、服务学生,这样才使我们的数学教学“活”起来,“实”起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