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2
/ 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分析

李云华

国电恩施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摘要: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能源,电力发挥着重要社会作用。经过长期的社会发展,人类已经离不开电能源。一旦发生电路故障,人们的正常生活将受到很大影响。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用电需求也逐渐增加。因此,保障电力系统稳定、安全的运转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话题。本文将针对这个话题,简要介绍电气工程的内容,并分析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关键技术;未来展望

前言:目前,电力在社会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电力企业想要紧跟市场发展潮流,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增加社会经济效益,就要加强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提高自身的供电质量,最大程度上降低供电人力物力消耗,推动我国电能源可续发展。

一、什么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包括多项新时代高新技术。它主要结合了强弱电流、元件与系统以及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是电气信息领域的领头羊,它的诞生极大的推动了工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工业生产率,还使得工业生产方式产生了变革。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水平越来越高,类型也越来越丰富,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成为了工业生产核心力量。如今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拥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在东南地区,尤其是广东,福建地区,自动化生产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自动化产品不断普及,例如智能建筑,智能家居和智能信号灯等,它们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模板和方向。

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的重要性

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广泛传播改变了传统的落后电力供应和电力管理方式,提高了供电效率和质量,促进了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较为落后的传统电力系统技术背景下,供电中会发生包括电压偏差等不良现象,一旦供电状态进入非正常阶段,就容易发生断电事故。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就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它可以实时监控电网和供电站,实现对电压、电流、频率的实时控制,达到高电能质量的目的。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拥有传统供电系统无法超越的性价比,比如在物流行业的运用,在仓储和配送中心使用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如穿梭车架,移动货架车,托盘架车等,并建立多个三维仓库。这些新的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仓储物流效率,节省物流成本,促进淘宝、天猫等在线零售业务的不断发展,推动虚拟经济更加完善。

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关键技术

近些年来,我国在建立电力自动化系统方面投入了不少资金,同时也得到了不小的回报。其中涉及到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几项关键技术:

3.1电力系统智能控制技术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人们逐渐意识到当下的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专门知识已经过时,这引起了当局相关部门的关注,一些水电公司发现,电力系统规划和设计领域的专家缺乏专业人才和专业知识,而这些专业知识正是促进电力系统更新和发展的基础且在多级电力系统设计决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决策者需要仔细权衡发电类型、发电厂位置、输电类型、电压水平等一系列指标,并考虑其可靠性与稳定性,这往往要求决策者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平。水电公司专家们由此开发了一个用于输电网络初步设计专家系统,即电力系统智能控制系统。

电力系统智能控制技术的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核心技术,也是当前世界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的主流趋势和主攻方向。这项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控制技术无法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推动传统电力系统走向全面自动化。

3.2柔性交流输电系统

该系统是目前自动化输电系统的核心部分,涉及到包括传感技术和遥感技术在内的多项高新技术,它的新型节能系统能够智能调节输电系统的主要参数,保证电力企业能够稳定运转。

3.3动态安全监控系统

动态安全监控系统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实现和建设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它的核心技术是自动故障检测技术,能通过记录电磁暂态分析故障录波,检测效果好,有效性强,且能 GPS 技术实现数据同步传输,有效提高了监控与维护效率。

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

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基础也比较弱,但是经过多年的努力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已基本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电力自动化技术将全面运用到变电站的建设中。为了节省建设成本,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消耗,电力自动化系统必须覆盖变电站的一系列设备,完成变电站设备的保护和自动化故障诊断,并生产故障记录。在后期的维护时,就可以根据这些故障数据进行重点监测,这样能够提高故障检测效率。

电力系统自动化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自动化系统能够通过服务器实现对电网的实时监控,对电网使用情况进行综合控制,避免了因电网超负荷运行而引起的后续问题,同时也可以提高对电网的利用程度。

在电能表中的应用,自动化系统能够通过监测用户的用电流量,及时发现窃电行为,避免电力企业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五、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当前的社会发展表明,我国总用电量的持续增长是电力系统运行负荷的主要原因,高效、稳定的电力设施和系统自动化问题广泛地引起人们关注。我们需要在了解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找到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实现更安全、更及时的电力传输。

5.1 迈向智能化与数字化

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未来发展中,我们仍将关注智能化和数字化研究。传统的电力系统依靠发电机网络,控制中心和负载等元素来运行,但是这些元素变化很大,不够稳定,操控起来难度也较大。随着我国电子技术和电力技术地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力系统进行了升级。电力系统中不可控的要素将变得可控,数字技术、传感器技术和人工技术将得到有效结合。智能神经网络和模糊识别等技术使整个供电过程实现了数字化和智能化,并且在设备故障检测和分析,供电网络规划以及电网负荷监控方面有了新突破。

为了进一步加强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我国正在开发一种结合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一些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模拟系统,为人们更好地掌握自动化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2 操作更加轻便快捷

由于经济地持续发展和政策的优化,人口在增加,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也在增加。传统的电源系统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特别是在一些偏远的山区,那里的资源相对较少,供电更加困难,它需要外地的电力输入,对电力系统的信息掌握能力是个不小的考验。如今,电力系统正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它不仅具有许多功能,而且整个系统还存储了大量的信息数据,可以协调不同数据之间的关系。。

尽管智能电源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更加复杂,但其运行过程正在逐步精简。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许多操作程序变得更加轻便快捷。因此在整个电力系统的未来发展中,其操作将走向简洁化,以供更多人理解和使用。

5.3紧密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

在电气系统自动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它将紧密地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因为电力系统操作的基础是收集数据,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它可以专门分析每个程序操作的内容,并提高整个电气系统自动化的操作水平。

同时,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的应用还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电气系统的管理效率,减少管理工作量,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确保电力系统的合理发展。

结语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是实现电力自动化的关键技术,我国应积极在电力工业领域中推广和应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促进电力工业发展,进行电力工业自动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及其新技术应用探析[J]. 范三明. 科技视界. 2018(08)

[2]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浅析[J]. 樊祥. 山东工业技术.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