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规范疼痛评估对急诊创伤患者护理效果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2
/ 2

观察规范疼痛评估对急诊创伤患者护理效果的应用

向家大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 610500

摘要 目的 分析规范疼痛评估对急诊创伤患者护理的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所选对象均为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间收治的急诊创伤患者70例,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接受常规护理的35例将纳入至对照组,接受规范疼痛评估的35例将纳入至实验组,并分析这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从疼痛评分上看,护理前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从对护理的满意度上看,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为(p<0.05)。结论 在急症创伤患者的护理中采取规范疼痛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规范疼痛评估;急诊创伤;常规护理;护理价值

创伤性疾病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病症,随着行业种类的不断提升以及交通业的不断发展,使得急性创伤患者频发,如果病情不能得到及时的控制,就会使生命受到威胁,并且在创伤形成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而疼痛感的产生会增加患者的负性情绪[1],还会影响患者的配合度以及预后效果,因此,对患者实施疼痛的规范性评估,则可以帮助患者尽快的改善疼痛程度,使病情得到良好的改善。由于常规护理的效果不明显,所以本文选取规范疼痛评估方案为护理方案,探究其产生的临床价值。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所选对象共计70例,均为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急诊创伤患者,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进行平均分组,其中35例接受常规护理的设为对照组,其余35例接受规范疼痛护理的设为实验组。对照组中有女性患者15名,有男性患者20名,其中最小年龄为22岁,最大年龄为77岁,平均年龄为(40.61±0.11)岁,其中13名为交通事故伤、12名为坠落伤、7名为打击伤、3名为挤压伤;实验组中有女性患者16名,有男性患者19名,其中年龄最小者21岁,年龄最大者75岁,平均年龄为(40.25±0.31)岁,其中14名为交通事故伤、13名为坠落伤、4名为打击伤、4名为挤压伤。经过统计学处理后,两组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均为创伤患者,并于我院急诊科就诊;(2)均接受护理服务;(3)均知晓此次研究目的并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1)依从性差者;(2)凝血功能障碍者;(3)中途退出者。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对患者的创伤部位进行消毒和清洁等处理,及时采用吸氧的方式给予患者氧气支持,同时以镇痛泵来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在此期间,需要严格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实验组:规范疼痛评估:(1)建立评估小组:由急诊科室内的5名护理人员组成,而这5名护理人员需要具备3年以上的急诊护理经验,并且由资质最高的护理人员担任组成,在组长的领导下定期组织培训,学会疼痛的评估方式以及改善措施等,明确止痛药的合理使用剂量等(2)疼痛标尺的应用:在白纸上划出长度10cm的线,0为无痛,1-3为轻微疼痛,4-6分为严重疼痛,7-10为剧烈疼痛,之后由患者进行疼痛的评估[2](3)规范疼痛护理:对于轻度疼痛的患者,可以提供舒适的病房,告知其通过听音乐、聊天、看电视等方式来转移注意力,缓解对疼痛的感知,而对于严重疼痛的患者,则需要使用镇痛药物进行镇痛,并且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冷敷止痛等处理,还可以辅以音乐疗法等,使患者放松情绪,针对于剧烈疼痛的患者,则可以使用枸橼酸舒芬太尼镇痛泵进行疼痛的改善,再辅以盐酸曲马多药物提升镇痛的效果。

1.3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的疼痛评分(护理前、后)以及护理满意度。

疼痛评分:采取VAS量表进行评估,满分10分,得分越低越好。

护理满意度:采取调查问卷统计对本次护理感到满意、较满意以及不满意人数。

2结果

2.1 疼痛评分的对比

从疼痛评分上看,护理前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一。

表一 疼痛评分的对比 (x±s)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

35

7.67±1.22

1.93±0.33

对照组

35

7.54±1.31

4.52±0.27

T

0.430

35.937

P

0.669

0.000

2.2 护理满意度的对比

从对护理的满意度上看,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为(p<0.05),如下表二。

表二 护理满意度的对比 n(%)

组别

n

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实验组

35

24

10

1

34(97.14)

对照组

35

15

13

7

28(80.00)

X2

5.081

P

0.024

3讨论

疼痛是急诊创伤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同时,疼痛也会增加患者的压力,降低治疗的配合度,不利于临床诊疗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为了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需要重视对患者疼痛的改善情况,而实施干预的基础是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保证准确性的评估,并根据患者的不同疼痛程度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疼痛度[3]

规范疼痛评估可以用成立小组的方式来集中进行疼痛评估方式的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同时以疼痛标尺的方式,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准确的掌握患者的疼痛度,之后以不同的镇痛方式对患者实施疼痛干预[4],从而最大限度的达到良好的镇痛处理,并且减少不必要的镇痛药物使用,与常规护理相比,护理内容更加的完善,针对性更强。

综上所述,在急性创伤患者中应用规范疼痛评估方案可以促进患者的疼痛改善,使得临床诊疗工作顺利进行,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惠玲, 郑雪琴, 任慧琳. Orem自理模式理论在急诊创伤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 027(031):3529-3531.

[2]黄秀, 金清河, 金盈盈,等. 疼痛管控结合共情护理措施在急诊科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8, 18(09):24-27.

[3]余金蓉, 彭洪梅. 预见性创伤护理对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J]. 西南国防医药, 2019(8):868-870.

[4]田培. 急诊创伤患者护理中应用规范疼痛评估的效果观察[J]. 健康前沿, 2018, 027(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