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临床技术操作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6
/ 2

急诊临床技术操作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及应用

邓敏敏 1 李建 2

1. 菏泽市急救指挥中心 , 山东菏泽 274000 2. 菏泽市市立医院 ,

山东菏泽 274000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急诊临床技术操作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式及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5月期间在某医院急诊内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生60人为研究对象,2019年6月—12月期间的30人为对照组,2020年1月—5月期间的30人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急诊临床技术操作实践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将知识融入到急诊临床技术操作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模式,对比两组学生出科临床技术操作考核成绩、临床实践综合理论考核成绩;对两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满意度问卷调查,对比两组学生对各自带教方法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生出科技术操作考核成绩、临床实践综合理论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临床技术操作实践中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临床技术操作的水平,增强学生对临床疾病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激发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急诊医学;临床教学;实践教学;技术操作;教学改革

引言

急诊临床技术具有较高的实践性,而且其发病和病情比较危重,对于急诊临床教学而言,主要指带教教师应正确指导实习生,提高对急诊临床实践的高度重视,确保所学知识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确保实习生质量的稳步提升。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应进入到不同科室之中,急诊科的工作性质和环境,与其他科室之间的差异性较大,所以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实习生良好的适应能力,进而不利于急诊临床实践工作的开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急诊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生60人为研究对象,均为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每组各30人。对照组学生年龄(23.26±1.01)岁,男17人,女13人,毕业考试成绩(85.37±6.54)分;实验组学生年龄(23.68±1.34)岁,男16人,女14人,毕业考试成绩(87.24±5.68)分。两组学生年龄、性别及毕业成绩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带教老师由具有副主任医师职称的同一组老师担任。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入院时,对所有实习生进行医院介绍、科室基本概括,对急诊科工作进行相关描述,介绍环境、相关规定等,挑选临床经验丰富的带教老师,实行一对一带教,带教老师依据实习情况表对实习生进行教学,介绍急诊科相关知识、仪器设备的使用。让实习生观摩带教老师的操作,并逐一讲解,在实习生出科前进行考核。观察组采取情境模拟教学模式,具体如下。①准备阶段:挑选本科学历,工作能力强、责任心强,并具有带教经验、知识、技能专业性强及副主任医师职称人员为带教老师,并选取一位总带教。②制定教学计划:在实行情境教学前,组织所有带教老师进行模拟教学方案的培训,挑选最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作为带教的重点,依据教学大纲对理论与实践知识进行详细讲解。③科室内设立1~2间模拟诊断室,安装摄像头记录实习生的真实表现。提前告知实习生由他们独立进行查体、诊断、问诊及开取需进行的检查项目,训练并挑选合适的实习生或志愿者作为模拟患者,事先准备好各项检查、检验指标。在带教教师不在场的情况下,实习生独自询问病史、查体,独立做出初步诊断,自行决定需要做什么检查及进行哪些检验。初步诊断、鉴别后,再予以实习生需要的检查、检验结果,让实习生根据这些客观的检查结果分析、完善并修改最初诊断,提出下一步的治疗原则和方案。同时,模拟患者可提出问题请实习生解答,整个过程带教老师不干预、不指导,最大程度保证模拟的真实性,充分发挥实习生的自主能动性。之后由实习生查阅相关书籍、资料,带教教师与实习生一起观看录像,共同指出问题和不足,并总结改善。最后,带教教师进行总结归纳,讲授相关知识和技能,传授自身经验。

2结果

两组学生的出科临床技术操作考核成绩、临床实践综合理论考核成绩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对融入局部解剖学知识的临床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 论

急诊医学是以临床各科知识及技能为基础的、具有全科性质的、实践技能要求高的医学科学,突出在急、危、重症方面及应急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上,一个合格的急诊医生不仅要有广博的医学知识及扎实的急诊技能,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关系学心理学及法律知识。随着国内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医学生不再是精细化培养,多是经过四年的理论学习后直接进入临床实习,在临床带习老师的指导下接诊处理病人,多数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缺乏责任感、使命感,尤其缺乏急诊医师应有的“急症”理念和“团队合作”理念,急救技能的缺乏,必要法律、法规知识欠缺,行政管理、协调能力的低下,导致其毕业后不能独立担当临床及科研工作。笔者结合近年协助急诊医学教学及临床实习管理的经验,从临床理论学习和临床实习两方面入手,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更新急诊理论教学观念:①突出急诊医学的“急”和“救”两大要素;②运用多媒体演示或通过小班制在抢救室授课,将理论知识与急救技能有效结合;③培养学生们先“开枪”后“瞄准”的急症处置理念。其二,提升急救技能,积极组织岗前培训、组织观看录像、熟悉抢救流程、设计模拟病人利用模拟人参加急救演练和训练基本急救技能,以此提高实习医师的急救技能水平。其三,增强急救意识,采取模拟演练、现场亲身体会及观看紧急救援录像和急救案例分析等方式,有意识的进行这方面的综合训练。其四,增强实习医师的法律意识和解决医患纠纷的能力,组织的法律知识讲座和医疗纠纷个案分析等方式,增强实习医师的防范意识,同时强调实习医师必须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范,杜绝诊疗中的随意性和不规范行为。其五,加强学术交流,定期进行以实习医师为主的专题讲座课、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等,采取 PBL 教学方式,在平时的临床工作中,通过数码相机拍摄实物标本、典型病例体征、实验室及物理检查结果,对成功的案例急救过程进行录制,收集大量的医学图片资料,把抽象的、复杂的理论通过表格、图片、照片、录像等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利用多媒体模拟现场进行情景式教学,让学生感受急诊氛围,增加学习兴趣,并向学生灌输急救理念,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急救知识与技能。

参考文献

[1]付国强,王伯良,任彬,等.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7,31(1):81-83.

[2]李春燕,孟华,段志军,等.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临床基本技能培训的探讨[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25(6):948-951.

[3]洪永波.浅谈针灸临床带教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效果[J].继续医学教育,2018,32(10):86-88.

[4]姜宪,金昱,李光昭,等.局部解剖学与临床手术外科融合教学探析[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18,41(3):229-230.

[5]包义君,陶山伟,李力卓,等.以手术入路为核心的神经解剖教学在神经外科规范化培训的应用体会[J].解剖科学进展,2016,22(3):359-360.